课内大量阅读并非不可实现
——榆林市高新区第四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历程

2018-04-03 01:35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课文实验

为了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转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打破“语文阅读只能靠课外”的传统观念,学习和推广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我校2015年9月申请加入高新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开展“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研究。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已小有成效,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形成一定的模式,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很快。

一、迎难而上

通过对语文课程的高度开发,让学生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学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与统编教材相匹配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最终实现小学6年平均每年课堂阅读大约100万字,6年学生课内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000万字的目的。

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我校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优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营造书香校园,全面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快乐地学习成长。

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让部分老师们感觉要求太高,担心每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当堂有效完成,在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有过很多困惑和难以调和的难题,现在回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

1.读书时间不够

“语文主题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大量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实验丛书的使用至关重要。随着年级的升高,每学期的丛书数量都逐渐增加。四年级时我们一学期有4本丛书,五年级一学期就7本,加上语文课本一共8本。要想在短短的一学期(4个月)中学习8本书,还要完成学校的各种作业本和练习册,时间根本就不够。如果让学生回家读书,有的自觉性差的学生根本就不好好读或不读;如果让学生课堂上读,那时间更紧张了。经过几次讨论后大家认为,可以将每单元课堂上读不完的篇目放在课后,每天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发布在小组QQ群中,比比谁的感悟最真实,每单元的阅读分享课可以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读书方法,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老师上课时间紧张

语文学习的任务十分庞杂:字词句段篇的落实,语用知识点的运用,朗读背诵,难点句子的理解,拓展运用等等。目标太多,如果精读细讲,面面俱到的话,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导致课堂时间紧张,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经过“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启发,我们确立了“一课一得”的理念,各年级课课确立核心目标,确定语用训练点,节节有所收获,从而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3.改革作业形式

我们将原来繁杂的“一课一练”作业改成了按单元主题进行,分为基础题、阅读题、积累运用题三种类型,由老师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出题,这样就节约出了一些时间用于实验丛书的阅读和交流。

二、办法总比困难多

“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目的是使课堂变得轻松,使语文变得简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实验的总体目标是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速度,扩大阅读数量,少写字,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随着每学年学生阅读量的显著增加,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正在初步形成,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普遍提高。

现在,我校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无论是教学管理者,还是一线的老师们,都已经不但在理念上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完全认同了“语文主题学习”,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寻求着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教学形式,并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加深入地推进课改,加速“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实施步伐,我们组织部分课改骨干,进行了数次专题研讨会,2016年12月,高新四小的语文教师就“语文主题学习”的各种课型进行了展示,并邀请榆林“语文主题学习”专家丁玉明老师亲临指导。

在专家指点、总结教学课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校借鉴各地先进的教学思想,制订了一个大致的教学框架,意欲创设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教学模式,以便引导老师们快速、稳妥、有效地踏上“语文主题学习”的课改之路。

下面以三年级语文教学为例,作简单的介绍:

三年级语文教材共八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课文都由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组成。每个单元用两个周的时间教学,两周语文课的实际教学时间为10课时(作文训练课暂不计入),全册教材总计教学用时16周。除了教学中的“带文”课外阅读之外,还剩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或组织复习。因此,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课外阅读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其中,这10个课时的教学计划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课时为单元整体预习课。导学的目标是初步认识生字词,读熟课文,并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明确单元学习主题、感知单元学习目标。

第二和第三两课时教学本单元第一课,并以文带文。这一课一般是一篇精读课文,两个课时共80分钟,其中,50分钟用来教教材,30分钟左右的时间则完全用来“带文”。形式主要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内容则可多可少,可以是一段、几段,也可以是一篇,甚至几篇。因为这一任务主要在第二课时完成,且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所以我们把第二课时称为阅读带文课。两个课时教学时间比例上,可以随着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增强,逐步增加课外阅读的时间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真正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

第四和第五两课时教学本单元第二课。第六和第七课时教学本单元第三课。这两课也都是精读课文,所以,教学课型设计思路基本和第二和第三课时相同,不再赘述。由于第一课的教学完成了一些单元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掌握了本单元课文的阅读方法,所以相对来说,后面两课的教学就轻松了许多,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过程中学以致用,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课文,然后节省出尽量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也就相应地会更多一些。

第八课时教学本单元第四课。这一课一般是一篇略读课文,导学任务相对更简单轻松,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只做必要的引导或点拨。并且要节省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带文”,扩大学生阅读量。

第九课时为积累运用课。主要教学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兼以对本单元的部分语言性内容进行归类积累或者梳理等。我们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死记硬背,要注意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不仅掌握这些知识,关键还要学会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第十课时为阅读分享课。主要任务为自主阅读、展示分享。目的是激发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切磋指导阅读的方法、展示分享阅读的收获、锻炼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

十节课,一个单元。在实验中老师们普遍认为,这样安排既可以夯实语文基础,完成知识积累,又使大量阅读的设想落到了实处。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式的实施运用,从根本上成为了学校推进课改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再不像原来那样只能通过理论上的空谈来盲目地要求老师们课改了。

三、初见成效

可以说“语文主题学习”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学,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的理念。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有鲜明的特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体现了依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思想。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支配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而教师则是引导者。规划课堂教学流程,为学生设计预习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教师的引导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习得能力,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们所担心的成绩不仅没有下滑,而是有所提升。现在,我们学校的“语文主题学习”已初具模型,但还是尚未成熟,相信在我们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与团结协作之下,学生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定会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课文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做个怪怪长实验
背课文
“语文主题学习”中的文本整合
我的“语文主题学习”探索之旅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山区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初探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