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测评” 之后的班级管理“改革”

2018-04-03 01:14刘阿涛
师道(人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室班干部班级

刘阿涛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们班各科成绩均分都保持在年级前二名,总分均分也位居第一。家长们得知这一消息,可开心了。我心里也暗自高兴,这段时间又是协助数学老师辅导作业,又是帮语文老师抓诗词背诵,还常常趁英语老师不在抓单词默写,总算没白忙活!

考试过后的家长会上,家长们眼神热切,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学生成绩优秀,家长们认同,这或许就是教育的成功。”我的成就感顿时油然而生。

又过了一周,学校组织全体学生给班主任测评打分。 “他们各科考得都好,大多数同学名次都有所进步,想来对我是感恩的,肯定会给我打高分。”我心里这样想着,丝毫没有顾虑。可分数一出来,我彻底傻眼了:全校班主任,就属我的分数最低。 “怎么会是这样?”震惊之余,我有些懊悔:全心全意扑在班级里,从来不敢怠慢;大事小事都是我自己解决,从不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事事为他们的学习着想,结果却得到这样的回报……悔恨,无助,我感觉自己的班主任道路犹如天塌一般,举步难行。

我心灰意冷,没有心思再关注班级管理,整天行尸走肉一般,仅仅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仅此而已。一蹶不振一段时间后,我细细深思: “难道我的班主任生涯就这样草率而过?难道我终身要做个碌碌无为、任劳任怨却不被学生待见的班主任?不,我的路还很长,我不应该沉寂下去,我要把这次惨痛的经历变成我班主任道路上的垫脚石,而非绊脚石。”这样想着,我又鼓足了勇气。

“一个巴掌拍不响”,学生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我本身肯定也存在一些问题,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学生对我有意见。我找来十几名同学,开了个短会,跟他们聊天,旁敲侧击地问他们对老师的看法。可能是畏于我平时的威严,他们个个沉默不语,偶尔有人冒出一两句 “没意见”“挺好的”,也气若游丝。看来他们是憋着一肚子话不敢说啊。会议无果而终。

“还是要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不然我始终找不出自己的原因!”我找来班长,给他一张 A4纸。为了解除同学们的忌惮,我让班长利用课间时间无记名征集意见。同学们一看是无记名,都放下了戒备,争先恐后地说,不到一节课,一张纸写得满满的。我从头到尾逐一看了一遍,大致归为四个问题:第一,凡事亲自操办,不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第二,遇到学生违纪,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按班规执行,有些不近人情;第三,每次通知事情都让班干部传话,这种自上而下的形式让人反感;第四,只抓成绩,不搞一些娱乐活动,班级缺少文化气息。我越看越来气:这些家伙真不知好歹!可越想越觉得对:难道不是如此吗?之前晨跑,每次都是我亲自到操场整队,学生能够快、静、齐,井然有序。有一天我因为开会晚了,没有来得及到操场整队,结果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东一堆西一伙,根本没有队伍可言。问体育委员为什么没有整队,他支支吾吾不言语。这难道不是因为我凡事亲自操办而忽略了对体育委员的培养嘛?!还有一次,一个男生没有交作业,我罚他在课室后面站着听课。最后从家长口中得知,他前天晚上生病,打了一晚上的点滴因而耽误了做作业。当时我不也因自己的武断处罚而自责很久吗?长期以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是的,我在班级管理上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的能力得到锻炼了,学生成长了吗?

痛定思痛,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改变自己。

一、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陈赛老师曾在 《以保护之名——我们到底该怎样爱我们的孩子?》一文中说道: “如何培养一个独立、有担当的学生?不是通过清除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挫折与障碍,而是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自己应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也才是真正的爱学生。在之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不再事事亲力亲为,而是选择性地交给班干部,让他们以学生的身份进行处理。当他们遇到阻碍的时候,我再引导他们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即便我不在课室,他们再遇到类似问题,也能够应对自如。比如自习课的纪律问题,之前我都是时时刻刻地盯着他们,他们暂且安分守己;一旦我不在,他们就吵嚷不停,班干部也管不了。现在我放手让班干部来管理,他们一开始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会儿跑到课室前叫大家小声点,一会儿跑到课室后叫同学别乱走动。后来他们发现,罚站的同学总是吊儿郎当,起不到惩戒的作用。但要是 “罚”他来维持纪律的话,就会立刻变乖。于是班干部和同学们自行协商了一种处罚方式:谁违纪谁就代替班干部巡查,直到发现下一个违纪者,才能回到座位学习。没想到这种方法比我天天盯着的效果还要好!

二、变 “法官定性”为 “医生诊断”

著名校长沈茂德说过: “校长管理的真正价值在于 ‘诊断’与‘服务’的过程之中。其实班主任的管理亦是如此。”是啊,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便于管控。生活中我们固然需要法官秉公处理一些事件,但在学校,我们不仅需要 “法官”,更需要 “医生”, “诊断”出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健康成长。之前我们班有个男生,经常迟到,也多次因迟到被我按照班规处罚,我却从没有深究其迟到的原因。处罚虽然起到了严肃班规、震慑他人的作用,却让我无形之中失了人心。这学期,这个男生还是时常迟到。我没有再贸然批评他,而是耐心地问他迟到的原因,他才娓娓道来。原来,他奶奶生病住院,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忙着照顾奶奶,无暇照看他和五岁的弟弟。他每天除了照顾自己和弟弟的饮食起居之外,还要送弟弟去幼儿园,有时候难免手忙脚乱,耽误了时间……原来之前的“迟到大王”竟是一个独立懂事的可敬少年!我不禁为之动容,也深深地反思了自己。我和他一起拟定了时间规划表,引导他合理规划时间,既不影响自己的休息,又不会迟到,还能够帮妈妈分担忧虑。最近一段时间,他迟到的次数和之前相比已经少了很多,而且见到我时也不像以前那样躲躲闪闪了,有时目光中还透露出感激的神色。

三、以活动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促发展

著名的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让每个同学的内心增值,这个班集体才能增值。我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室环境,却苦求而不得:同学们每天到课室都是愁眉苦脸的,上课的时候也是呆若木鸡,可想而知听课效率有多差。后来我发现,如果硬性地要求他们 “轻松” “愉悦”,他们只会更加反感。而且,仅靠我一人之力是无法营造一个这样的环境的,应该发动全班同学的力量,让每个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轻松愉悦。新学期,我不再一味地抓成绩,而是借活动为载体,从多方面开展文化教育。当时正值端午节,我让家委会购买了一些粽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粽子;还有同学从书籍、网络学来一些关于端午的知识,大话端午。那天,同学们你帮我剥粽叶,我帮你拌砂糖,都玩得很开心。或许,这一言一行,就是同学情谊最好的表达。除了常规的文化建设之外,我还组织同学们举办了辩论会 《抖音要不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软件;进行 《找到自己的球》游戏,让他们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学们在活动中既开心,又明白了一些事理,规范了内心世界与外在行为。我想,这是任何要求都达不到的效果。现在,他们每天进课室,都神采飞扬,充满活力与激情,一如刚入学的样子。他们感知到学校是个开心的地方,精神面貌改变了,课室里自然充满了轻松与愉悦的气氛。

四、从自上而下的命令到彼此平等的对话

对话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我以前自上而下的命令让同学们产生了反感,于是,新学期我改变了与同学们交流的方式。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趋于成熟,他们渴望被尊重,因此我便尝试用成年人的方式和他们交流。之前我有什么事情要通知,总是让班干部充当传话筒;有时去课室巡视,一见到学生就板着脸,严肃地问:作业做完了吗?去哪里?快上课了还不回来?即便是出于关心,可学生无法体验到老师的温情。现在,我课间总是到班级里逛一逛,不再追问他们作业做完了没,而是耐心地问他们上课能不能听懂,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有时还和他们一起商讨数学题。通知事情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生硬死板,而是用幽默的口气跟他们说。有一天,我无意中对他们笑了一下,有学生就在作文里写道:“原来老师也会笑啊!老师笑起来真好看!”或许只有把老师当成普通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他们才敢和老师产生感情。

几个月下来,学生对我的态度转变了,他们又像刚入学那样,重新围在我身边,跟我谈天说地,有事情也不再忌惮我,而会事先和我商量。我也不再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而是当作跟我平起平坐的成人。一切又回到了当初美好的样子。庆幸班主任测评后我没有气馁,而将它变成了我从教道路上的垫脚石,让我的班主任生涯有了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室班干部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广东理工学院校园课室共享APP 的设计研究
竞选班干部
高校多媒体课室管理模式初探
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室的建设与管理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基于二维码的课室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