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思潮影响下的高校学生宣传思想工作方法探析

2018-04-03 00:19马天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思潮高校学生错误

马天平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重庆 4007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竞相发声,既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思想理论界一定程度的混乱。一些错误思潮常常假学术的外衣,凭借互联网的快速传播,竭力同我们争夺群众。高校是多样化社会思潮最为集中的场所,是思想论辩、交锋最为激烈的地方,也是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同我们争夺青年学生的重要阵地。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各种错误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积极探索错误思潮影响下的高校学生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在对错误思潮的整体把握中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引领

社会思潮是群众思想上热点、焦点问题的反映,分析和准确把握各种思潮的表现、主张、实质、动向和影响,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提。从当前影响高校学生的主要错误思潮看,既有从右的方面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也有从“左”的方面否定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潮;前者旨在使我国“改旗易帜”,走资本主义道路,后者则只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势必回到闭关锁国、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1]。这两类社会思潮都割裂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内在联系,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其在高校的蔓延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信仰危机、信念危机、信任危机。高校学生宣传思想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这些错误思潮,在思想领域斗争中将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统一起来。

一方面,要对一个时期以来出现的各种右的思潮及其相互联系进行分析。在当前国内思潮和西方思潮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情况下,许多国内思潮或受西方价值观影响,或反映西方价值观,表现出鲜明的“西化”倾向。这些社会思潮尽管名称不同,呈现的面貌和观点也有差异,但实质上都是要否定和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资本主义的所谓“自由”、“民主”制度取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在本质上就具有一致性,都是从右的方面攻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这些思潮,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注意跟踪其滋长变化,把握其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发生、发展的规律,在批判一种思潮的同时也要警惕其他思潮对学生的影响,在思想领域斗争中既要突出一定时期的重点指向,有所侧重,又要树立整体观念,从宏观上观察和把握思想领域的动向,探究一个时期以来各种错误思潮的思想关联性和所反映的利益诉求的实质,力求从本质上认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在思想领域斗争中出现预见性和主动性不强、面对错误思潮被动应付的局面。

另一方面,必须既要反右,又要防“左”。在党的历史上,“左”和右的倾向常常交替出现,在反对一种错误倾向时掩盖另一种错误倾向。当前,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右的势力不断兴风作浪,矛头直指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与此同时,一些来自“左”的方面的思潮以总结改革开放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为名,试图从根本上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一些人发表所谓的《对党的十七大的献言书》,从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环境资源、对外经济关系、资本家进入共产党、工农大众沦为弱势群体、社会风气和思想领域的问题等方面指出改革开放的“罪过”,进而否定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2]。一个时期以来,有人宣称中国要避免彻底的“颜色革命”,就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清除“邓路线”。这种言论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截然分割开来,将邓小平理论视为“颜色革命”的“最大推手”,以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了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他们还炮制出“新社会主义”的概念,指出这个概念的思想来源和基础主要是毛泽东晚年文革思想。他们认为,理想的治国理念应该是毛泽东的“人民治国”,“人民治国胜过依法治国”。而他们所谓的“人民治国”,实际上就是“阶级斗争治国”、“政治治国”、“思想治国”。这些言论以“革命”的面目出现,带有底层关怀色彩,容易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然而,“左”的思潮既不能辩证地看待社会变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拿不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合理办法。它们缺乏理性探讨问题的平和心态,容易误导青年学生,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对于“左”的思潮,高校学生宣传思想工作者同样要小心提防,揭露其“革命”面目掩盖下的社会危害性,引导学生理性对待。

总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登高望远,细心体察,从整体上把握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加强应对各种思潮的整体规划,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二、在比较鉴别中使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学生思想高地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3]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对于那些严重侵蚀青年学生的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必须大力挞伐和批判。但这是就我们应当持有的立场和遵循的斗争原则而言的,如果具体到舆论斗争的方法,则要注意比较鉴别,充分说理,澄清思想认识,巩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

历史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促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转化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因而要力戒居高临下、简单粗暴、空洞说教,避免用大原则压人。对于错误思潮,不能简单宣布它们是片面的、错误的或反动的。当然,也不能有意无意地封锁“危险”信息,靠“捂盖子”求得一时太平。事实上,在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时代,对信息的封闭和控制不仅越来越难以实现,而且还会激起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造成宣传思想工作的低效、短效甚至失效。压服的方法,“捂盖子”的方法,说到底都是心中没底、缺乏自信的表现。自己心里“发虚”,工作就不可能做实、做出成效。实践表明,只有以开放的思维对各种错误思潮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比较鉴别,以理服人,才能真正掌握群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注意搜集对青年学生产生较大影响的错误思潮的代表性观点,在宣传思想工作中适时适度地引入对相关思潮的阐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错误思潮理论上的偏颇和实践中的危害,在坚持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分析解决青年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真正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界限,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就目前情况看,思政课教学中注重思想“搬运”,在比较视域下说理教育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针对错误思潮对高校学生的现实影响,我们可以尝试使一些错误思潮“显性化”,根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适当引入对这些思潮的讲解,透析这些思潮的缘起、实质和影响,帮助学生澄清思想认识,在比较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科学的理论观点。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切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讲解;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切入“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的讲解;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切入“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的讲解;将“新自由主义”思潮切入“全球化条件下仍然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讲解;将“狭隘民族主义”切入“理性爱国”的讲解;将“人的本质自私论”及“存在主义”等切入“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讲解;将西方个人主义切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讲解;将“西方多党制”思潮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讲解;将西方“宪政民主”思潮切入我国“依宪治国”的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和理性地思考问题,在比较鉴别中形成正确的判断。当然,思政课内容多、课时有限,如何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引入社会思潮的讲授和讨论,使这样的教学设计不至于影响和冲击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在比较的视域中阐明理论问题,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对比较的对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就是说,要关注它们、研究它们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评判它们。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较的时候做到有理讲得出、讲得清、讲得透。另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和使用切合学生实际的素材,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用丰富的材料说明深刻的道理。也只有这样,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做到明辨理论是非、正本清源,使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学生思想的高地。

三、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辨识力

社会思潮形成于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它对人的影响通常开始于感性共鸣。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高校学生而言,这种感性共鸣的迸发往往与脱离现实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人的正确思想只能来自实践;离开社会实践,高校学生就极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蛊惑和诱导,从而影响正确理想信念的确立。说到底,宣传思想工作效果的好坏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个实践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4]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无比宽广的实践空间,也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高校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和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中,可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纠正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偏差,提高对社会思潮的研判能力。

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主题包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革命历史传统教育、中国社会和民生状况调研、志愿服务、国家战略的宣传和融入(如团中央启动的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价值尺度、价值遵循及指路的明灯,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各种错误思潮的狭隘、片面和谬误有更加深切的感悟。例如,学生通过感受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魅力,可以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思潮的荒谬性;通过接触和融入社会与自然,可以对社会思潮现实依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认清某些错误思潮赖以生成和蔓延的现实依据的片面性或欺骗性;通过对散布某种错误思潮的特定人群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其阶级和群体基础,站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通过对反科学思潮、拜金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等错误思潮所产生的不良社会后果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及时清除头脑中的错误认识,使社会实践的思想“纠偏”功能得以实现。总之,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辨识力、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高校应为青年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窗外广阔天地间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明确自身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同时,要避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化、操作性不强和学生把社会实践当负担的现象,提升学生的社会观察和理论反思意识和能力,使社会实践活动愈发展,学生思维愈理性,思想认识也愈正确。

四、在密切联系高校学生实际中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

在错误思潮的影响下,高校学生宣传思想工作只有更加密切地联系学生实际,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前,要特别注意联系两个方面的“实际”:

一方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其面临的实际问题。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针对特定社会问题和矛盾提出的解决方案,代表着某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诉求。某种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产生较大影响,是因为它的思想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和利益诉求,为人们提供了可资选择的关于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当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对人们的需要和诉求失语或失灵时,人们就会从非主流或反主流的意识形态中寻找资源,从而为错误思潮的滋生蔓延提供可乘之机。高校学生是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正在觉醒、思维活跃、富有批判精神而理智尚不够成熟的特殊群体,容易受一些非主流的、标新立异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如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能与学生自身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不能将针对学生思想实际的引领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自觉维护学生利益结合起来,其吸引力、说服力和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青年学生的思想就可能偏离正确轨道,滑向错误思潮设置的陷阱。因此,高校学生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生为本”,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仅满足学生对“能够说服人”的理论的需要,同时要围绕高校学生的资助、助学、就业、创业、生活、心理健康和校内公平公正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将一些集中反映青年学生合理利益诉求的意见、建议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政策、制度中来并切实加以落实,使正面教育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辅相成、互为说明,强化青年学生拥护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压缩错误思潮在高校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要密切联系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信息接收(受)方式变化了的实际。今天,我国信息网络化进程不断推进,我们正在迎来一场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之后的“新工业革命”[5]。高校学生尤其青睐微信、微博、贴吧、社区网站、论坛等网络新媒体,这些新媒体已不同程度地嵌入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极大改变了他们接收(受)信息的方式。有鉴于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适应这种新变化,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强化新媒体的思想引领作用。就目前情况看,尽管网络新媒体受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总体上仍处在分享信息、正面宣传教育、发布工作动态和从事组织动员的阶段,有组织、有针对性、有力度的、对错误思潮的分析、研判与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尤其是大数据手段,对校园网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研判、监测,及时把握网络舆论走势,捕捉不良思想苗头,加强管理,激浊扬清,传递正能量;要着力培养和组建一支立场坚定、思想深刻、善于表达、技术熟练的网络发言人队伍,围绕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在一些学生关注度和参与度高的校园微博平台、网络论坛、贴吧上主动发声,加强对错误思潮的网上评论,加大反击错误思潮的力度,维护网络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对于每一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来说,要始终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网络新技术,自觉提升网络运用能力,将经常上网作为必要的功课,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积极回应学生关切、解疑释惑,防止错误思潮对学生的诱导;要主动创设特色鲜明、定位明确的个人微博、微信圈,利用自身理论优势对一些错误思潮进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分析研判,适时发布、转贴一些有立场、有深度、有温度的文章,为青年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批判的武器”。此外,针对网络环境下信息“碎片化”积聚对学生的冲击以及由此造成的学生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不足、理性思维欠缺、易受错误思潮感性诱导的状况,高校学生宣传思想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海量网络信息的包围中仍能够平心静气,独立思考,坚持真理,明辨是非,筑起抵御错误思潮影响的思想“防火墙”。

猜你喜欢
思潮高校学生错误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在错误中成长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不犯同样错误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