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结义,束玉洁
1.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芜湖, 241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近年来,习近平通过国际会议、重要节假日视察高校与师生座谈、与支教支边大学毕业生的书信往来等场合和形式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青年如何成才以及青年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观点和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新时期青年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成才以及为谁成才等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习近平青年成才观体现了当代青年运动的趋势和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成才观的一贯坚持和创新。共青团组织是党和政府的后备军和助手,更是扮演着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角色。因此,全面贯彻习近平青年成才观,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凝聚青年、联系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提升广大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感的同时,使广大青年有更多的获得感。近年来,学术界对习近平青年成才观问题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研究的内容重复较多、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较为单一、研究视角较窄,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首先探讨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成才观的主要内容;其次,深刻阐明习近平青年成才观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启发;再次,探索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机制,使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方法在习近平青年成才观指导下进一步得到创新与变革。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所打破,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随后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也遭遇到严重的挫折。在曲折的历程中逐步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了勃勃生机,并逐步迈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队国防、“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阔步前进,这些都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广阔的平台和机遇。青年的成长成才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进行的,中国梦的伟大梦想需要广大青年用奋斗变为现实。
习近平青年成才观的逐步形成既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关,也离不开他对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作出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习近平始终将青年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指出:“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的重要因素”[2]。习近平关于青年成才的相关论述内容丰富,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具有强烈的思想冲击力和穿透力,是新时代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科学指针。
青年是人在一生中思维最活跃的时期,是最富有朝气和梦想的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每个人都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有出彩的机会。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为之奋斗。习近平将青年看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承担者,希望广大青年有理想、有责任担当。习近平提出五个“一定要”,表达了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殷切期盼。习近平认为,首先,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广大青年实现梦想的前提。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之“钙”,缺乏理想信念之钙,必然会导致各种思想问题。第二,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通过勤奋好学,增强各方面的本领和能力,为成就一番事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创新和创造精神。青年要敢于创造、勇于创新,要做创新创造的先锋和排头兵。第四,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定要矢志奋斗。奋斗是青年永恒的主题,理想的实现绝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付出汗水和努力才能得来。第五,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高尚品格。崇高的道德品质是青年成才的基础和条件。
针对当前社会面临的深刻变革,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并借助新媒体工具大行其道,使广大青年在价值观选择上存在着迷茫和困惑。对于处在价值观关键形成期的广大青年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意味着选择怎样的人生发展道路,决定着是否能成为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人。习近平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扣扣子这一生动的案例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生动地比喻价值观的选择好比人系衣服扣子,人生的扣子一开始就要系好。这就是说,青年在人生道路选择之初就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习近平认为,青年之所以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青年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决定的。青年价值取向不仅是未来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构成,也决定了青年未来自身的发展方向,关系到青年是否顺利成才。习近平对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方针,分别从学、德、辨、行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勉励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饱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又为青年成才指明了明确的奋斗方向。
青年工作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青年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要求党和政府要充分信任、热情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做好引导、服务和保障,为广大青年的成长制定完善的举措,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良好的环境。党委和政府要特别注意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作用。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之根本,而高等教育使命的承担者是教师。因此,习近平也特别注重教师群体的地位和作用。他要求广大教师应当努力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要以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做好青年的人生导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3]。
习近平青年成才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它反映了新时代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地位,明确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的职责与使命,对当前高校共青团开展和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性指导。
习近平强调:“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关键是群团组织必须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69-70这是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的首要原则,离开政治性,共青团组织就会犯各种错误。共青团组织必须要在党领导下开展工作,政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先进性是共青团组织动员和凝聚广大青年的重要砝码,也是共青团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群众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又是共青团组织必须贯彻的工作方法。保持和增强群众性需要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始终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不断巩固共青团的群众基础。
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习近平指出:“共青团要努力帮助广大青年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4]64。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整个共青团工作的每一环节,充分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作用,辅助和巩固第一课堂的效果。要经常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小落细,使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习近平指出,共青团组织要“扩大有效覆盖面,首先团组织要努力做到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4]65共青团组织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特点,广泛延伸团组织的覆盖范围,多关注新兴群体的思维特点,多关注农村青年大学生面临的困难与难题,深入到这些群体当中,引导他们、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让广大青年有归属感和获得感。高校共青团还要及时掌握网络空间信息与动态,利用网络载体开展弘扬主旋律教育,占领网络意识形态制高点,用正能量去感染广大青年,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抵制网络负面信息,提高他们的辨别是非能力。高校共青团还要善于引领时尚和风气,努力创新工作方法,用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开展共青团工作,提高广大青年的参与度,激发他们自觉地关心、支持共青团工作。
高校共青团的核心使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多种渠道和载体引导广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广大团员青年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切实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高校共青团要构建思想政治引领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思想引领的效果和影响力。
“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青年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领域越广泛,理性认知就越深入”[5]。志愿服务是承担高校共青团服务育人的重要载体,高校共青团要制定一系列志愿服务的规章制度,使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通过建章立制,可以让志愿服务在内容上更有创新、形式更加丰富、育人功能更加凸显。高校共青团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实施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针对当前社会志愿服务团队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但志愿服务的内容却重复化、机械化等倾向,高校共青团要学会统筹布局,主动思考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样的志愿服务,如何达到服务效果等根本问题,从而逐步改变服务对象“被服务、被志愿”等现状,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活动做到精细化、精准化,吸引广大被服务对象主动参与进来。
“共青团的任务是要引领青年思想、凝聚青年力量,新媒体对青少年个性特征、心理基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影响,将会使各方面工作难度大大增加”[6]。信息掌控难度的加大、纷繁杂芜的信息量以及真伪信息传播的同等权等,给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带来极大挑战。当前,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广大青年在特定的时空语境下成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高校共青团无论是在理论学习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要了解和掌握新媒体时代下的话语特点,善于跟踪和捕捉青年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和兴趣点,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正能量的态度去积极抢占网络制高点,进一步挤压直至消除错误价值观的生存和传播空间。要学会用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去传播正能量。积极用新媒体技术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到各类主题教育中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增强辨别能力,自觉抵制网络错误价值观的侵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7]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如何将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的呈现。高校共青团可以组织线上或线下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如朗读国学经典、读家训、寻家史、拍摄传统文化微电影、宣传片等理论和社会实践形式,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逐步渗透到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内化自身和外化力行的方式,增强广大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身边的学习和生活中。
典型和榜样必然是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特征和道德品质,是广大青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学、可见、可感的标杆和旗帜。典型和榜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励、教育、感化被教育对象。高校共青团通过树立典型,为广大青年提供可参考的范本,为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样本。高校共青团要积极主动地发掘校内校外典型,使广大青年学生感受到典型和榜样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典型和榜样的激励,使他们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从而达到“见贤思齐而思进取”的效果。榜样示范的形式多种多样,网络访谈、先进事迹报告会、校园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成绩图片展等都是榜样示范的有效形式。高校共青团在组织和开展典型示范活动时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要契合学生的话语体系、注重从自身经历出发、情理结合、以小见大、声情并茂,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思想启迪和心灵震撼的效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青年的历史地位及青年与中国梦的关系,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在青年实现中国梦中的历史地位、青年成才的核心条件、青年成才的重要保证等方面形成了诸多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高校共青团实现思想政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指南。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以习近平青年成才观为指导,在志愿服务、新媒体运用、校园文化、典型示范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功能。同时,“有效的思想引领仅仅依靠政治信仰和道德要求还不够,共青团应该结合青年自身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领”。[8]这就要求共青团组织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及时回应学生诉求,使思想政治引领力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