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433)
地下连续墙虽然已在我国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软土地基施工中经常会发生渗漏、夹泥等情况。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采取的修复措施也不同,具体如下。
(1)有些是由地质情况不佳产生的。如新白广城际铁路白云机场 T2 车站连续墙施工中[1],出现了地下连续墙接缝处渗漏。针对不同渗漏情况,采取在基坑外侧,两幅墙的接缝处,施打高压旋喷止水桩的修复措施;对于因场地限制等原因而无法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的情况,采用钻孔、预埋注浆管、高压注浆的方式进行处理。
(2)有些是由施工管理不当造成的。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中[2],地下连续墙接缝处存在夹泥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接缝处,采取了高压旋喷桩及袖阀管双液注浆处理等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3)有些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如秦皇岛港煤码头五期工程在开挖时发现严重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情况[3],经过分析认为是因新旧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注间隔时间长,而由于施工工艺不同,地下连续墙开挖时接头应力应变发生突变,导致地下连续墙接头出现裂隙而渗水的问题。因此,采用了两种堵漏方案:①在地下连续墙内侧随其向下开挖逐层用水不漏进行堵漏;②在地下连续墙外侧采用水泥压浆堵漏加固。实践证明两种方案堵漏效果良好。
本文以上海某越江隧道明挖段地下连续墙扭转侵界为例,分析出现扭转侵界的原因并提出修复处理措施。
发生侵界情况地下连续墙厚为 1 m,墙宽为6 m,墙深为 33.3 m,开挖深度约 20.5 m,共布置 5 道支撑,第1、第4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第2、第3、第5道为Ф609 mm 钢支撑。地下连续墙接头全部采用雌雄接头,设计采用墙底注浆减少沉降,设三轴搅拌加固,减少成槽对周边环境影响。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内部结构采用叠合墙设计,上下为两层,主要结构包含底板、下层内衬墙、中板、上层内衬墙、顶板。这项地下连续墙施工开始于 2016年1月12日,或槽共分三抓,成槽时泥浆密度为 1.06 g/cm3,钢筋笼重量为 35.7 t,起吊时间为 2016年1月13日下午 14 点 10分,8 吊点起吊,混凝土浇筑结束于 2016年1月13日,冲盈系数为 1.0,共浇筑 195 m3混凝土。
该处基坑于 2016年4月30日开挖,开挖至第4 道混凝土支撑时,发现该地下连续墙偏移有达 12 cm 侵界扭转,开挖至底后发现最大扭转偏移为 20 cm。地下连续墙结构完好,无漏水等情况。
鉴于该地下连续墙开挖后情况较为稳定,为保证内部建筑结构空间不受影响,对侵界地下连续墙混凝土进行凿除,并对凿除部分地下连续墙进行补强。总体方案如下:①在基坑外侧施工钻孔灌注桩,以加强结构的刚度;②在地下连续墙与灌注桩之间施工高压旋喷桩,以防后续施工中可能有漏水情况发生;③将侵界地下连续墙凿除,使后续内部结构空间不受影响;④凿除部分地下连续墙,进行植筋,使内部结构的刚度得以加强;⑤原有底板结构拆分为两块,先后施工,增设施工缝,以及时补充水平支撑力,保证施工时的稳定。处理方案流程见图1。
图1 处理方案流程图
在地下连续墙与灌注桩之间施工高压旋喷桩时,为保证已有地下连续墙不受再次损坏,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压力控制设置如下:施工中气压应不小于 0.8 MPa,水泥浆液流压力宜大于 25 MPa,旋喷提升速度 15~25 cm/min。高压旋喷桩水灰比为 1∶1,参量为 25%,深度为 26 m,顶标高为+3.5 m。地下连续墙侵界内衬加强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1)在坑外补桩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前,先对未侵界部分结构进行施工,对该块结构板增设一条施工缝。待坑外补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先对底板范围内侵界地下连续墙进行混凝土凿除,凿除厚度应确保衬墙厚度不小于 30 cm。注意在地下连续墙凿除过程中尽量保留地下连续墙纵向钢筋及预埋接驳器。
(2)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同时将第5 道钢支撑拆除后,往上凿除侵界地下连续墙至中板位置,同样需确保衬墙厚度不小于30 cm。
(3)侵界范围内衬墙配筋变更采用4组HRB 400级Φ32 mm×300 mm 钢筋。注意在侵界范围内衬墙钢筋采用单排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配筋同地下连续墙开挖面配筋,底板配筋不做调整。确保内衬钢筋及地下连续墙钢筋锚入底板和顶板内。
为了使地下连续墙施工时保持建筑结构的原有功能,并使后续结构施工有序高效地运行,针对地下连续墙扭转侵界及周边情况,采取一系列结构修复措施。这些有针对性的施工修复处理方式,给地下连续墙侵界的处理积累了经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