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波
摘要:音乐课堂实施整合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交流中也经常会遇见。我市教研员早在教学研讨中提及,并多次强调:经典的作品要详听,普通的作品要合着听;经典的合唱曲认真唱,普通的歌曲跟着唱,这便是整合教学的理念。本文将从整合教学的意义、整合教学的初探(1.由乐器进课堂引发的整合教学思考;2.由两节公开课引发的整合教学尝试;3.由公开课研讨引发的整合教学论坛)、整合教学的实效这三大方面来阐述一次教研活动对于义务段音乐课堂的整合教学的初探过程。
关键词:整合教学 音乐课堂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4-0084-03
一、整合教学的意义
整合教学,是根据当地学生能力特点,将现行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细致梳理,详略教学适当调整,内容布局重新安排的一种教学方式。
音乐课堂实施整合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音乐感受与欣赏层面,更应该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音乐能力培养。目前通过的音乐教材如人音版教材面向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定位,对于地域需求方面会稍微削弱。我们则可以通过对现行教材的适当整合,适当扩充,让教学内容更具有地方性、知识逻辑性和系列性,更贴近我们学生的当前音乐知识水平,更符合我们学生在音乐能力方面发展的需求。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有了音乐课堂整合教学的意识,在教学中也已经有了音乐课堂整合教学的初探,已经形成了音乐课堂整合教学的雏形。
二、整合教学的初探
(一)由乐器进课堂引发的整合教学思考
众所周知,学习乐器,对于学生音乐技能的增长,音乐素养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艺术节课堂乐器演奏比赛在宁波市开展已有多年。全大市各个县市区都在同步推进乐器进课堂教学,每年在市教研员的组织下至少有一次学校课堂乐器展示活动。面对这如火如荼的形势,音乐老师课堂教学理念也在随之不断转变,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也在不断跟进。
学习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葫芦丝……)并不是一撮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是学校音乐课一周仅仅只有两节,教材中的内容都非常优秀,不可以割舍。拿一周两节音乐课来进行器乐教学,教材中的内容怎么办?在教学中利用欣赏音乐主题,学唱歌曲时偶尔吹奏一下乐器,时间不够,怎么办?——适当的整合教学是实施有效音乐课堂的最佳途径。
音乐课堂整合教学存在音乐作品的学习和乐器学习之间如何取舍这一问题。如何解决,这便需要我们对学生应该达成的知识能力目标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剖析。
(二)由两节公开课引发的整合教学尝试
《笛声悠扬》是一节以竖笛吹奏学习为依托进行歌曲欣赏教学整合,欣赏演奏教学整合的小学五年级音乐课。如何让演奏教学和歌曲欣赏教学达成一个完美平衡,使得整合教学真正做到行之有效?为此,音乐教研员和上课教师在课前对教材内容安排和学生知识能力目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细细通读五年级上下两册教材发现:五年级上册的《可爱的家》、五年级下册《飞跃彩虹》均为教材欣赏曲目,均为欧美声乐作品,并均为独唱作品,而且它们的旋律优美抒情,非常适合竖笛吹奏。《可爱的家》在教材中虽然为管弦乐演奏版本,但经过查证了解到,《可爱的家》原为英国民歌,有了这些发现,便决定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将这两首歌曲欣赏和竖笛的演奏学习进行整合。
从五年级学生应该接受的知识目标、达成的能力目标出发进行分析:学生应该体验声乐作品的情绪情感、演唱形式、曲式结构、乐句构成、音乐与节奏,这些其实就是作品的风格特点。学生应该学习竖笛演奏中气息控制的方法,断奏和连奏结合的技巧,声部之间平衡的能力,这些就是竖笛演奏的技巧。
教学片断:
1.聆听歌曲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你们是怎么区分的?
2.聆听分析第一乐段谱例
师:这个乐段由短短两个乐句组成,可是却藏着三道彩虹,你們能找到么?
为什么你们觉得彩虹出现在这里?
找出旋律中出现的音符的大跳,进行模唱,并用手画旋律线。
3.竖笛吹奏
生各自视奏第一乐段谱例。
师:这一乐段适合用哪一种吹奏方式呀?
学习连奏。
生完整吹奏第一乐段,师伴奏。
4.聆听第二乐段,出示谱例
师:这一乐段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哪几个小节节奏比较紧凑?生:……
生拿出竖笛进行视体验。
师:节奏紧凑的地方适合用哪一种吹奏方式呀?
学习断奏!
完整吹奏歌曲《飞越彩虹》。
《荧屏乐声》以一节以口风琴吹奏学习为依托,影视金曲欣赏和演奏教学整合的初二年级音乐课。课设计开始,教师并没有考虑整合教学,当音乐教研员和上课教师坐下来细细进行作品分析和学情分析时发现,影视金曲欣赏和演奏教学整合能使音乐课堂教学更有效。
《雪绒花》是经典电影歌曲,适合唱奏赏,既优美又有规律的旋律也非常适合听记。但是一节课就这么一个作品,教学容量够了吗?让我们来看看教学目标:初中生对电影音乐功能这一知识的掌握层面是了解;初中生对于课堂乐器演奏技能的掌握要求是基本掌握;初中生对于经典旋律的掌握要求是记住;初中生对于简单音符和旋律的掌握要求是能听记;初中生对于中等难度旋律的掌握要求是能够听辨。基于这样的目标分析可得知,我们一节课单单针对《雪绒花》一个作品欣赏是不够的。欣赏和竖笛教学相结合能够促进教学中对学生课堂乐器演奏和旋律掌握方面的目标达成。
如何整合?这节课是赏、奏、练三部曲。赏影视音乐,了解其功能;奏作品的旋律,培养学生对于旋律的敏感度;最后是练,单音和旋律的听辨与记忆。
教学片断:
1.聆听歌曲
老师:《雪绒花》是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2.快乐口风琴
用口风琴来吹奏《雪绒花》。
师范奏歌曲主旋律,请学生关注旋律特点(乐句,相同小节)。
生来演奏主旋律。
强调吸气点,强弱的变化。
师生合作二声部。
生生合作演奏二声部。
3.对比聆听
聆听电影中出现的两次《雪绒花》体会不同情绪。
(三)由公开课研讨引发的整合教学论坛
两节欣赏和乐器教学整合的公开课在老师们头脑中引发了思维风暴,以此想到了教材中其他内容的一些整合尝试。
1.四年级弦乐四重奏整合教学
设定教学目标。通过《牧歌》《梦幻曲》《生日快乐变奏曲》能使学生了解并分辨单一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音色,融合这些乐器,初步了解弦乐四重奏。通过对《小夜曲》的主题体验与合作,能够记住《小夜曲》的主题旋律片段,能够听辨弦乐四重奏中的主奏乐器。这些目标的设定为弦乐四重奏的教学打下了伏笔,一切以弦乐四重奏为核心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推敲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对弦乐四重奏产生较深入的印象,成为了本课的重中之重。利用教学整合将四年级上册的所有资源进行了详略组合,最后得出了听辨单一弓弦乐器,从弦乐四重奏中分辨主题的主奏乐器。
探究教学过程与方法。利用学生熟悉的《牧歌》强化小提琴音色,利用《梦幻曲》扎实大提琴音色,利用《生日快樂变奏曲》整合弦乐四重奏音色,并提高学生对弦乐四重奏整体音色效果的兴趣。用体验、模仿、合作的方法对《小夜曲》进行主题旋律教学并记住,利用课外拓展内容检验学生对弦乐四重奏的掌握程度。
2.三年级演唱形式整合教学
根据教材我们得出三年级很重要的知识点就是了解演唱形式,所以可以将独唱、齐唱、轮唱、合唱四个知识点进行整合教学。
教学目标:了解四种演唱形式的特点,听辨歌曲的演唱形式,学习《嘹亮歌声》,进行歌曲演唱形式的创编。
教学重点:听辨四种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选择2到3种演唱形式进行创编。
教学过程:第一步:认识了解四种演唱形式(通过图片,旋律线等直观了解)连线题,让学生说理由,教师归纳总结(下面的歌曲均选自三年级教材,而且四首歌的演唱形式比较明显)独唱、齐唱、轮唱、合唱《孤独地牧羊人》《只怕不抵抗》《嘹亮歌声》《钟声叮叮当》。
第二步:学唱嘹亮歌声唱主旋律(最好可以用好的录音设备录下学生演唱的歌曲),听辨第二声部(播放之前录好的歌曲,教师范唱第二声部,学生听辨旋律),学习第二声部,两声不结合演唱,说出演唱形式(其包含了轮唱、合唱)。
第三步:拓展创编(当堂测试)运用课外的歌曲片段让学生听辨四种演唱形式(其中讲解独唱和领唱之间的关系)选用《小星星》进行轮唱和合唱两种演唱形式的创编。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认识。
3.三年级音乐体裁整合教学
将回旋曲体裁的管弦乐作品《维也纳的音乐钟》和小提琴协奏曲《春》进行整合,同时设计为一节相同曲式结构的欣赏课,立足于学生对回旋曲这一音乐体裁的感受。
教学目标为:(1)学生欣赏两部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每首乐曲在结构上共同的特点,从而认识“回旋曲”这一音乐体裁;(2)用引导、对比、游戏提升的方法记忆主题旋律,使学生了解“回旋曲”;(3)在感知音乐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能够听辨回旋曲,并让学生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地感受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为:回旋曲式结构的掌握。教学难点为:音乐主题形象的听辨。因为这两个音乐作品同等重要,在教学中笔者也发现《维也纳的音乐钟》主题形象鲜明,与插部有明显的对比,更易被学生理解,所以笔者将《维也纳的音乐钟》定为25分钟,《春》为15分钟。《维也纳的音乐钟》是对回旋曲式结构的引导和认知过程,《春》则是对孩子是否掌握回旋曲式结构的一种巩固和检测。
整节课的设计理念以音乐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引导他们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声势律动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回旋曲这一音乐体裁。
三、整合教学的实效
整合教学的道路起步不久。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谈不上有很大的教学实效,但是,给老师们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它体现在:老师能更深入地进行研究教材;能从宏观的角度去关注整个学段的音乐课;老师更能从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音乐能力的发展去组织教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课之计在与师。只有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会随之变化,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才会迎来改革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