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祥
(长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 长乐 350 2 0 0)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以本课程为主线,探寻与其他学科及各项体验活动等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实现整合,让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服务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鲜活的社会生活是品德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要激活德育价值,教师就必须紧扣教学主题,通过设计层层深入的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重新“发现”生活,在体验与探究中学会参与生活,从而实现认知的深化、情感的升华、行为的笃定。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第3课《我生活的社区》一课,就有教师聚焦社区这一主题,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社会生活找“发现”。让学生课前围绕着“我家住在 ”和“社区里有什么?”这两个问题开展课前调查,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小区,并对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进行对比,区别二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中发现城市社区不但有商店、副食店、理发馆、书店、幼儿园,还有健身馆等;农村社区虽没有城市设施那么齐全,但也是应有尽有,如,小百货店、医疗站、种子站、卫生站、照相馆……还有镇政府,邻里乡亲彼此之间互相走动,非常熟悉。
2.公用设施真正好。教学《社区里的公用设施》一课时,教师请学生用儿歌、谜语、自述等不同方式,了解自己社会生活中最熟悉的“朋友”,如公用电话亭、报刊栏、邮政信筒、健身器材等,并出示小区里的快递柜图片,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些“朋友”,可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在交流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社区公用设施的作用,并齐诵自己创编的童谣“公用设施好,生活离不了。默默为我们,真是了不起。”
3.我为“设施”来代言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公用设施不断出现。在图文并茂地介绍几个新型公用设施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便设计新“朋友”,并通过画示意图作简要介绍。学生创意无限,设想了植物浇水感应器,可以自动感应小区植物的湿度,及时为小区植物浇水;还有自动感应路灯,自动吸毒隔离器等。
公用设施为人们服务,但有时它们的生活并不幸福。教师出示被压碎的窨井盖、被撞弯的交通标志、被垃圾掩埋的小花坛图片,请学生听一听它们的诉说并阅读关于公用自行车使用情况的新闻报道,了解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以此激发学生对公用设施的关切、同情,进而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自己去了解身边“朋友”的心事状况,并拍下照片、写下感言。在聆听同伴讲述调查结果后,学生们开始思考:身为小学生,我们能为“公用设施”做点什么?在热烈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付诸行动:走进小区仔细观察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建议,交给小区物业;采访一些成年人,总结他们的想法,制作“公共自行车使用提醒卡”,挂在车铃铛上;设计卡通宣传画,交给城管部门;开展“我的‘护友’行动”记录,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爱护公用设施。
如此层层深入的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从认识到了解、从怜惜到保护,不仅获得了感性认知,更付诸实践,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切身体验,生动实践,在问题解决中初步感知公民的权利与责任,了解社会的规则与法治。品德教学一旦打通教材与社会生活、儿童世界的联结,就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学会参与社会生活。
在现有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不同学科往往编排有同一主题内容,它们以不同形式传递着相同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学时,教师可以打破学科壁垒,通过有机整合,发挥联通效应,引领学生实现“跨界”生长,构建系统的道德生活。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第2课《起来,不要做奴隶的人们》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强大,一百多年来不怕牺牲,英勇反抗外来侵略者的不屈不挠精神。如何让遥远的历史故事贴近学生的心灵呢?教师联手各学科教师和同年级各班,开展一系列“重温红色经典”活动:
1.“故事串串”识英雄。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故事会,让学生讲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的海娃、视死如归的王二小……一个个故事,一次次感动,让孩子们懂得了:踏着英雄的足迹,努力学习,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2.“烽火赞歌”赞英雄。结合“红五月班班有歌声”活动,各班开展唱响英雄歌曲活动,如《闪闪的红星》《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等旋律,雄壮的气势震撼着每一个少先队员。“准备着!时刻准备着!”这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庄严宣誓。
3.“影片画展”立鸿志。通过带领孩子们观看抗战影片,阅读抗战书籍,在班级开展抗战知识竞赛活动,掀起明历史、学英雄的热潮;又通过让孩子们动手绘画、书法,用一幅幅独具匠心的图画、一张张工整俊秀的书法,以书言志、以画传情,表达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对伟大祖国的祝福。
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串起了学生碎片式、零散的生活故事,实现了不同学科德育资源的整合融通,引领学生建构起系统而完整的道德学习生活。
现场教育体验活动是学生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生活的意义,领悟现实生活情境中的道德原则和实践智慧。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借助开放性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现场,亲历道德情境,不断实践体验,深切感悟生活的道德意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1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一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身边各行各业劳动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教学时,教师创设了现场体验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通过“四部曲”走近身边的劳动者:
1.观察生活找达人。走上街头,寻找生活中身怀“绝活”的师傅,通过拍摄视频,拍下心中的达人绝活。所谓“绝活”不是“仅此一人”,而是其在某个方面技艺娴熟、高超,比一般人做得出色。比如,刀削面味道独特的师傅,鞋子修得又快又结实,修补针织衣服天衣无缝……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从平时视若无睹的人群中,发现一个个普通却独特的劳动者。
2.设身处地看绝技。通过播放视频聚焦达人的“绝活”,仔细观察其劳动时的动作和神态,真切体会其“绝”。这里的观察不是平常的观看,而要聚精会神,像体育频道中播放慢镜头比赛过程一样,将劳动者的动作分解开来,从而真切地了解劳动步骤。
3.拜师学艺试身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着“劳动达人”娴熟、轻松地完成作品,学生也许会觉得这活儿轻而易举便能干好,没多少技术含量。教师在让学生观看后,向“劳动达人”拜师学艺,尝试其中的部分工序,用心体验这项劳动的滋味。由此,学生深切感知到看似普通的劳动其实有着诸多“不易”,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
4.刨根问底知心声。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当他们亲眼目睹一个个令人“惊奇”的劳动镜头时,心中会产生一些问题。教师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采访“劳动达人”,注意提问有礼貌,认真倾听,提取关键信息。让学生在劳动者朴实无华的回答中获得启迪,受到熏陶。
看绝技、试身手、提问题,这一系列真实的过程悄然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在体验中有所感悟。这样的学习活动环环相扣,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磁场,一颗颗童心就这样在“行知”中润泽、愉快中生长。此外,在品德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家长资源,共同深化品德教育,提升教育实效。如,教学《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时,请不同行业的家长来校介绍自己的工作性质等,让不同形式的“请进来”激活家长资源,家校协同,实现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