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晓萍
移动传播的兴起与移动信息终端的发展,不仅对传统广播媒介的收听终端构成替代性,同时也对传统的广播收听场景造成冲击。在新的媒介生态下,新闻作为广播电台的核心内容资源,需扬长避短,打造差异化优势,才能更好地应对已经到来的场景竞争。
人们在不同的场景,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介,消费不同的内容。美国学者认为,“场景时代需要‘五力’支撑,即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①清华大学彭兰教授指出:“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服务)的适配”。②随着移动传播的兴起,几乎所有传统媒体的使用场景都面临冲击和重构。
在媒体发展的进程中,广播媒介的收听场景不断受到挤压。广播由于不受视觉限制,并且其接收终端具有一定的便携性,因此具有较强的场景适应性:人们可以一边刷牙,一边听广播;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广播……电视的出现,抢占了客厅场景,甚至在整个家庭内部空间,电视都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因为人们不仅可以看电视,也可以“听电视”。广播的收听场景第一次遭到冲击。不过,汽车工业的兴起,为广播带来了新的场景——在车上听广播,这也为广播媒体带来了新生。另外,人们在夜晚,临睡前,也喜欢打开收音机,因此睡前收听仍是广播相对固定的使用场景。随着互联网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接收终端发展成熟,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兼具视、听、便携、交互等优势,几乎适用于所有媒介消费场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收发信息、消费内容;在同一场景下,一台手机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介形式的消费需求。这对广播收听场景再次形成挑战。即便在汽车驾驶过程中,人们也可以听手机APP中的音频内容,而不必打开车载广播。到了晚上,人们可以躲在被子里看视频,这样的体验也并不比听广播差。自此,广播的“专属场景”将不复存在。
虽然很多手机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支持广播接收,为广播提供新的传播平台,但是手机所引发的替代性远大于其带来的拓展性。
当移动终端整合了广播功能之后,广播收听的潜在场景也更为多元。过去人们没有随身携带收音机的习惯,听广播主要在家里、车里,虽然收听场景不丰富,但同一场景下并不存在太大的竞争,尤其车载广播,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如今手机成为必备的随身物品,这也意味着人们可以在行走中、闲坐中、卧室里、地铁上……随时随地听广播,但如前文所述,同一场景下多种媒介形式并存,广播要参与每一个场景的媒介竞争。
据统计,受众最愿意收听音频的场景依次是临睡前、家中或宿舍休闲时、乘公交地铁或等车时、做家务时、街上或公园走路时等等。不同场景,与之最匹配的音频内容也不尽相同。譬如在家中休闲时、做家务时,或在单位工作时的休息间隙,由于外界干扰因素多,并不适合收听深度节目或大板块的连贯性节目,比如讲座类、读书类节目。在专注度不够时听这些节目,很容易错过关键信息点,从而导致信息接收的断裂,此时收听的节目应以不费脑为佳。相反,在临睡前、在乘车或等车过程中,有大块的单调无聊时间,可以收听一些具有一定门槛的、有助于自我提升的深度节目。
在众多音频内容形态中,广播新闻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兼顾多种场景需求的内容品类之一,这是由新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首先,新闻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刚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新闻,对于很多人来说,读新闻、听新闻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因此,不论在哪一种场景,很多人都会优先选择新闻。其次,广播新闻内容适宜于不同的收听状态。一方面,新闻本身的信息功能和实用功能较强,满足了人们的功利性目的,因而在一些“深收听”场景,人们也会选择新闻;一方面,广播新闻通常由小版块串联起来,就算错过了其中的一条新闻或一些内容片段,也不影响整体的收听效果。换句话说,广播新闻既可以在无干扰环境下专注地听,也可以在非专注状态下作为一种伴随性的声音背景。可见,广播新闻具有较宽泛的场景适应性,这也决定了广播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强大生命力。
虽然广播新闻具有较强的场景适应性,但其仍必须面对同一场景下不同媒介形态的竞争,以及其他广播频率、音频平台和节目的竞争。面对严峻的场景竞争,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应对之策。
目前对广播电台构成直接市场威胁的是新兴出现的网络音频平台,如喜马拉雅、蜻蜓FM、考拉FM等。与这些新兴出现的网络音频平台相比,传统广播媒体的节目内容质量并不落下风,只是其没有渠道、没有机会被听到。虽然移动终端对传统收音机构成替代性,但技术是平等的,广播内容也可以反过来入驻移动设备或移动应用APP。“危”与“机”往往并存,是机遇更大,还是挑战更大,取决于从业者的主动性。如何实现“移动化”,有很多路径。一般来说,广播电台的体量通常比较小,不适宜开展大型的新媒体项目,成本可控是主要考量的因素。目前看来,依托母台——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资源,共享平台,是较为可行的拓展路径。一来可以节约成本,二来可以形成广播与电视间的互动和互补,产生规模效应。
媒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内容。新兴网络音频平台的优势在于有资本支撑,能够购买大量优质节目版权,再加上平台专业团队的自制内容(PGC)和大量的用户自制内容(UPC),以海量内容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但与网络平台相比,传统广播也有自己的优势。根据赛立信的调查数据:在直辖市城市中,中央级电视台的收听份额只略超过15%,市台以高于80%的占有率稳居榜首;对于省会城市和市县级城市而言,中央级电台的市场份额才略超过10%,省级电台和县级电台则接近90%。③可见,城市受众更倾向于收听本地广播,这是多年来已经形成的收听习惯和粘性。本土化也就意味着差异化,差异化正是受众不得不选择这一内容产品的重要原因。在当前众多广播内容形态中,新闻是最具本土化、差异化特质的内容之一。广播新闻必须坚守本土化原则,以服务民生为己任,方能在激烈的场景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与电视新闻相比,广播新闻具有小、快、灵的特点。广播新闻不需要画面支持,其制作流程中,主要的考量因素是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字的流畅性,以及对部分敏感信息的把关,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可以交给广播主持人播发。不需要像电视新闻那样,除了前期的采访拍摄,还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剪辑、合成、配音等大量工作,在审核上也相对复杂。广播新闻制作审核流程简化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其时效性。在资讯竞争中,广播新闻的时效性要优于报纸、电视。如果广播新闻能够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逐步在受众心中形成这样的观念:“要获知最快的本地新闻,赶紧打开收音机”,或能重新树立其广播媒介的独有形象。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置类似于breaking news(突发新闻)的环节或灵动栏目,只要发生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本地突发事件,立刻打破播出时序,第一时间播发,从而提升整个频率的“新闻感”。
在移动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媒介消费行为是碎片化的;即便是在汽车驾驶、晚睡前等具有相对大块时间的使用场景,人们在电台频率或网络平台内容版块间切换,也往往是随机的。在场景竞争状态下,很难再出现过去那种受众在固定时段守候节目的约会式收听期待。当频率或节目进入用户的听觉,必须在几秒钟之内抓住用户,否则就会被切换。就广播新闻而言,必须在内容编排的线性流程中设置较为密集的“爆点”,才能提升频率被选择的概率。要增加新闻的“爆点”,选题的贴近性以及播报语态的亲和力、悬念感,是制胜关键。听故事,是受众内容消费的永恒诉求。播新闻,本质上也是讲故事。讲好故事,革新语态,尤其是摸索适宜互联网传播的个性化语态,是当下广播新闻节目编辑和主持人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美]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赵乾坤,周宝曜 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②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
③芦珊珊.广播媒体场景运营策略——以楚天交通广播FM92.7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