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红
(惠安县小岞中心小学,福建 惠安 362100)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打造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校长的永恒追求。笔者所在学校在特色打造上,主动吸纳地方元素,总结办学经验,传承惠女文化,弘扬惠女精神,构建文化建设的核心,凸显特色创建的主题。
惠安县小岞中心小学地处泉州最东的小岞半岛,是闻名遐迩的惠安女的发源地。惠安女以奇异的服饰、独特的民俗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更以勤劳、朴实、坚韧、自强的个性品质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民俗风情,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学校要求全体行政人员站在各自的岗位职责上,思考学校的优势与短板,集思广益,多方认证,拟定了特色项目——惠女文化。
小岞地处偏远渔村,一方面,学生家长挑山担海,早出晚归,家庭教育很多时候靠的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骨干教师留不住,因为纯朴的民风中包含自大与狭隘。为此,学校在最初“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进一步明晰学校的发展方向,确定学校的发展愿景:以“立足本校、来自区域、面向学生、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为驱动力,以海岛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以促进学生品德和才艺同步发展为抓手,以传承惠女勤朴自强的个性品质为出发点,提炼出以“岞岛文化”和“海洋文化”相融合的“惠女文化”为办学特色,以期达成“教师专业提升有特征,学生健康成长有特点,学校内涵发展有特色”的美好愿景。
1.以密切围绕“岞岛元素和勤朴主题”校园环境优化创设行动和有效实施《海岛资源校本课程》为突破口,彰显地方元素,融合区域(惠女)文化底蕴;
2.以扎实加强“三礼养德、书香正气”德育品牌建设和加快建构“海魂篇——四节一本”学生才艺展示平台为抓手,促进全体学生品德和才艺同步发展,实现“知书达礼,博学多才,阳光向上,把握未来”的培养目标。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创建活动稳步开展。
1.注重“顶层设计”,论证办学特色建设思路。2000年,学校确立“立足素质、全面发展、提高质量、创办特色”的办学目标,经过几任领导十多年来的积极探索,在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现任行政团队提出了以“融合岞岛底蕴发展勤朴人格”为主题的“惠女文化”特色创建项目。为了使这一理念进一步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成立了“一校一特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分管中心校副校长任常务副组长,小组成员有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保卫科及部分校外志愿者组成。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订项目建设实施计划,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定期分析改进活动措施。
2.强调“实事求是”,整合学校已有办学亮点。一所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离不开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校园文化底蕴、区域文化的熏陶和学校自身的人才优势,只有充分挖掘,使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出特色、出成效、出品牌。
3.增加“经费投入”,保障创建条件优化改善。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投入(“百万计划”)。想方设法拓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渠道,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借助社会力量,筹措资金,加快信息化基础建设,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坚持“真抓实干”,克服功利思想、畏难情绪。创建办学特色是一项长期性、创造性的工作,学校领导带头克服功利思想、畏难情绪,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对教师中存在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惰意识、“重成绩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观念及时防范、及时纠正。
5.提倡“只争朝夕”,发扬担当精神。全体教师充分认识、自觉加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上下一心,密切配合,扎实、落实创建工作的每一项活动,确保创建工作的每一个时间节点。
1.着手“岞岛元素与勤朴主题”校园文化规划与创建工作。规划教学楼科技楼区“岞风”(“岞女风情展”“岞岛风貌展”“岞小风采展”)主题步行梯文化设计及材料收集;布设教学楼门楼一层“发展内涵、走向辉煌”学校办学推介展板和“三礼养德、书香正气”德育品牌主题图片展等文化墙;布置“四节一本”学生才艺橱窗内容更新和“人生八德”德育墙等。2.高规格完成“惠女文化馆”建设,2016年9月,学校以“惠女文化”项目被确定为泉州市闽南文化传承基地校,以此为契机,全方位谋划校园文化建设,以“传承惠女文化,弘扬惠女精神”为主旨,设计、布置惠女文化馆,内容主要包括惠女服饰、惠女精神、惠女传承三部分。
成立“开发海岛课程资源,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课题组并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教导处主任、教研组长及“学习共同体”负责人为核心,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以此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向纵深发展。
1.校本课程实施成为常态,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海岛资源》校本课,分别为三年级《闽南方言》、四年级《海洋生物》、五年级《岞岛民俗》、六年级《凤舞岞岛——岞女服饰探秘》。
2.组织开展《海岛资源校本课程》专题研讨课或展示课活动,每次的教学开放周必有校本课,避免校本课程被束之高阁,保证有效实施。如王爱珠老师执教的《讨海人》(教学开放周)深受好评,王惠琴老师执教的《小岞女服饰色彩探秘》(教学开放周)录像课获县三等奖等。
3.组织开展学生进行“惠女文化”作品创作活动或文艺展示活动,如:①《岞女赞》诗歌征集、汇编、展示活动;②“勤劳朴实向上向善”儿童画创作比赛及优秀作品展;③“岞女布贴画”手工创意制作比赛及优秀作品展;④“岞女阿菜”形象设计与优秀作品展;⑤“美丽岞岛”师生摄影展;⑥“爱祖国爱家乡”大型文娱汇演等。
4.组织《岞岛民俗》编撰及《凤舞岞岛——岞女服饰探秘》修订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并进入校对会审阶段。
“三礼养德书香正气”德育品牌建设方面做到“六个关注”,即关注“理想信念”、关注“养成教育”、关注“基础道德”、关注“学风建设”、关注“激励赞赏”、关注“家校合力”。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把“中国梦”教育与日常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1.在“三礼行动奠基人生”的基础上着力落实《小岞中心校“三礼行动,十好习惯”教育行动方案》,“十好习惯”即:说好话、行好礼、排好队、健好体、走好路、管好嘴、上好课、扫好地、读好书、写好字。分“五个序列”展开工作,即:知、导、悟、行、评。通过“十好习惯”评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六一节期间,表彰了10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十好少年。
2.组织开展以“读万卷书圆中国梦”为主题的年度“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班级图书角建设评优、第三届“跳蚤书市”、汉字听写擂台赛、古诗词过级、“最美小书房”展评(摄影图片展)、“学生自编优秀习作本”班级巡回展、“岞女颂”诗词创作比赛及汇编、“我爱朗读”等活动。
1.组织开展首届“学生自编优秀习作本”评优展示活动,共收集学生作品68本。
2.组织开展校园艺术节活动,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梦·梦之春”班班大合唱、“校园好声音”评选、“我爱岞岛”美术工艺创作比赛、“爱祖国爱家乡”文娱汇演(六一节)等。
3.组织开展“体育节”活动,以“阳光体育健康生活”为主题,充分体现“趣味健康、师生同台、活动生动”原则,活动项目包括“一分钟跳绳”“50米往返接力跑”“单脚运粮”“背靠背夹球接力”“两人三足”等10多个,教师参与面100%,学生参加人数达80%以上。
4.组织开展第二届“创意手工节”展示评优活动,活动主题为“爱家乡爱岞女”,活动项目包括“岞女阿菜”卡通形象设计大赛、“勤劳朴实”岞女精神赞儿童画创作、“岞女”布贴画展评等,共收集优秀作品200多幅。
5.组织开展以“读万卷书,圆中国梦”为主题的年度“读书节”系列活动。
小步快走,经过一年的思考与探索,学校建设了内容更加丰富的《岞女服饰》《闽南方言》《海洋生物》《岞岛民俗》等校本课程、岞女服饰制作综合实践活动室、岞女服饰制作实践基地、惠女文化展馆、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惠女林场社会实践基地等。在传承惠女勤朴自强精神的同时,身处偏远海岛、靠海为生的现代人,更要有大海般博大、宽广、无私的胸襟,要走出岞岛放眼世界,着力健全人格的培养。基于这样的认识,提炼出“勤朴自强、海纳百川”的学校精神。
2017年9月,学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培育)示范校建设”,将根据创建方案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紧扣“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编制《“海魂篇—四节一本”学生才艺展示平台三年行动发展纲要》,使特色创建工作日趋科学性、稳定性和引领性,更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更好地体现积极的教育价值。举行“开发海岛课程资源,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课题开题研讨活动,将校本课程开发与课题研讨相结合,使课程开发有了源头活水。《海岛课程》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打造学校特色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学校特色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在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上,将不断丰富惠女文化的精神内涵,把打造办学特色作为彰显教育追求的载体,以此有效提高办学水平,真正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范明刚.校长专业化与优质学校建设[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2]王铁军,王凯.给校长的101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