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2018-04-02 22:07:09程增委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化学核心

程增委

(江苏省邳州市新集中学 221300)

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化学学科的主要目标.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实验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更通过实验,强化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实验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借助于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下面,结合具体实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一线的教师们分享.

一、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动力.化学知识源于实践,如果不借助于化学实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难以掌握,如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个知识点,如果教师采用灌输的模式,不借助于化学实验,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强行记忆,难以形成长久记忆,而如果教师让学生每一个小组进行实验,点燃一条镁带,让学生观察镁带燃烧时看到的现象,这样,发出耀眼的白光,会记忆深刻,且经久难忘,并且,做实验、观察实验、总结实验、交流实验现象等过程,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做、勤思,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

初中化学只有在九年级才开设,在初中升学压力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学生会倍感压力之大,而如果课堂上少些知识的灌输,让学生亲自试验,亲自试一试、看一看、想一想,增强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构建和谐轻松的化学氛围,这样的化学课不仅激发学习兴趣,也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升学的压力.为此,借助于化学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在趣味性的活动中,激发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例如教学“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性的问题,如一氧化碳燃烧的火焰是什么颜色的?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的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为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本来对学生来说就有趣味性,学生在亲自试验、亲自观察,更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实验、讨论,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效果.

二、增加实验环节,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激发兴趣、培养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都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也是化学学习的核心能力.

新课改以来的化学课堂,不再以知识习得的多少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指标,不再是决定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参考标准,而是增加核心素养的要素,把能力的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任务,其中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不容小觑.

化学实验是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验任务:蜡烛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并组织学生讨论:(1)在实验中,石蜡和氧气反应后情况如何?(2)想一想,石蜡和氧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和总结:蜡烛燃烧,逐渐变短,天平发生偏转.教师提出问题:火柴、酒精等燃烧,最后留下什么?铜片在火焰上加热呢?他们的质量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组织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探究中,促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探究能力,强化合作意识,从而发展核心素养.

三、开发简易实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也是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之一,也是新课改下要培养和发展的主要能力,创新能力也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能力和基本要求.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开发简易的小实验,通过设计建议实验,并动手操作,养成实验的好习惯,既培养创新能力,也发展探究实验的能力,从而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如上文提到的,蜡烛燃烧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小实验,通过实验设置的设计,实验操作等培养创新实验的能力.

化学教学中的实验,不能局限于课堂和实验室,应将化学实验带进生活中,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究生活现象,提出实验方案,用日常生活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课内外、校内外随时随地都能设计简易的实验,培养实验的好习惯,也发挥小实验的大功能,培养实验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如“氧气的性质”的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前、课后用自主设计S、C、Fe以及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应注意的事项,如Fe的燃烧时,在瓶子底部铺一层细沙,或者装少量水;观察蜡烛燃烧时,瓶壁上有水雾,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思考为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类实验,举手可得,鼓励学生勤思考、多试验,既发展兴趣,也发展创新实验的能力,养成实验的好习惯.

四、依托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新时期教育教学主要培养的学习能力之一,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模式,新课改倡导“自主先学”、“先学后教”等理念和模式,而这些理念和模式的基础是“自主学习”.化学教学中,依托化学实验,同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的习惯,从而落实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素养.

对于化学实验,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实验预习,实现实验的知识的储备.如课堂上上做铁丝的燃烧的实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先预习该部分的内容,明确Fe燃烧的实验需要哪些器材等,为课堂实验做好铺垫和储备.再如“金属与酸的反应”的教学时,学生应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初步了解Mg、Al、Zn、Fe、Cu等与稀盐酸的反应,除了Cu之外,都有气泡产生,初步了解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的大小是Mg>Al>Zn>Fe>Cu,并初步熟悉这些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课堂上再观察演示实验或者进行操作实验,也心中有数,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探究,提高课堂效果,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新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是应用学科,更是实验、实践学科,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核心素养是化学教学的主题目标,中学生正值科学素养、核心素养发展的黄金时期,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化学学科的科学性、实验性、实践性、生活化,增大实验环节,依托化学实验,综合发展科学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化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