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月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214000)
几百年前孔夫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而这一理念目前也在实践中不断地被改善,到现如今落实到了“分层教学”这一层面上.分层教学是从因材施教引申出来的一种方法,而分层教学听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却是十分有难度的.笔者此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论述应如何正确的开展分层教学.
首先,教师应该清楚分层教学的实质,才有利于之后的分层教学的实施.分层教学不是简单粗暴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分为优生、差生、中等生,然后对他们区别对待,这样可能会使优生更具有好胜心,刺激优生之间的竞争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中等生和差生却可能因为如此,就对自己的定位有了问题,认为自己不是优秀的学生,自己只是中等生、差生,这样的话就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起到鼓励他们学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反而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的分层教师可以在心里对他们分层,或者如果一定要分出来,每个人都知道,那可以取别的名字,如将优生替换为冲刺层,中等生替换为中流砥柱层,差生替换为潜力无穷层,会让学生们幼小的心灵好受一点,毕竟没有人愿意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好.
对学生的分层里还应该包含:协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制定,以及学习计划的制定.目前数学成绩在90分左右的学生,她的目标就可以制定为一个月内数学成绩提高到92分,但这对于一个数学成绩在及格边缘徘徊的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困难了.再如,有的学生可能自学能力非常强,那么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就可以,缩短她的预习时间,增长复习巩固的时间,这样才能是学习效率最大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同,所以切实的学习目标、详细的学习计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而对学生的分层也是分层教学的基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接下来的分层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
学生的分层工作做好后,教师就可以开始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潜力层的学生学习能力可能相较于其它层的学生要弱一些,且他们不能够学好数学的原因可能在于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程根本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首先应该着重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不要以枯燥的说课方式来教学,可以适当地讲一些关于数学名人的趣事,以此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此外,现如今,社会高科技水平如此之高,教师也可以借用多媒体等方式使授课过程更为有趣,才能吸引这群小孩的眼球.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之后,一定要尽量保证这一层次的学生至少能听懂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并往中流砥柱层发展.
2.中流砥柱层的学生应该是学习能力比较强,也能保证对数学一定的兴趣,所以教师不必在考虑他们兴趣方面的事情,但是他们之所以还没有进入冲刺层,原因可能在于他们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教师对这一层次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稳扎稳打,一定要让他们把课本知识学好,才能向“冲刺层”冲刺.
3.冲刺层的学生因为学习能力很强,也处于正冲刺阶段,所以小学数学书上的内容是远远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的,教师此时应在保证他们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延伸一下课本内容,多补充课外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冲刺层的学生当然也不是说已经达到顶峰了,他们也还有进步的空间.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这是教学的关键,但因为很多客观因素,这亦是教学的难点.
家庭作业是小学生课后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部门,课后的训练不仅是对一整天数学学习的巩固,也是对他们一天数学学习情况的检测,亦是对他们独立数学思维的培养.上课时,学生大部分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听老师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时甚至老师讲错了也没有注意到,课后训练则是他们离开了老师后独立思考的机会.
而课后的训练也必然是应该分层的,分配给潜力层的学生的训练应该以基础题型为主,类似奥数题的高高难度题型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就算布置下去了他们也没有办法完成,所以这对他们来说是无效的训练;中流砥柱层的训练应紧抓基础知识,着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要求他们一题多解,并适当提高题型难度;而冲刺层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已经学得非常牢固了,所以应侧重培养他们对重点、难点题的突破,奥赛题也应该放手让他们试着做一做.
同一张数学试卷不同层次的学生考出了同样的成绩,他们所受到的评价理应不同,或批评,或表扬,或鼓励,这是为了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并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小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主要来自课堂,所以课堂的质量对他们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课堂的质量决定了他们学习的质量.“课堂”作为他们知识的源泉,教师不仅要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还应该保证课堂氛围的质量,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这群低龄学者的学习.
总之,基于分层教学的小学教育任重道远,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教学难度增加,但人民教师是绝对不可以就此言弃的,教师们要“对症下药”,才能将这些祖国的花朵培育成未来的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