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源(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204)
就“辞典”一名,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极易搞混。因此,系统的区分“辞典”“辞书”“事典”并整理各自的用法与含义都十分有必要。归纳先行研究,并且系统解释其含义,从具体性与全面性上来考虑都有很大的价值。
1.1 辞典的定义
所谓辞典,就是收纳语言、事物、汉字并且解释其词性、含义、背景(语源等)、使用方法(例句)、派生语等的书籍。也称作辞书(じしょ)・字引(じびき)。并且“辞典”“辞书”主要是关于词语(国语辞典、英汉辞典等)的书籍,而“字典”主要是详细解释单个汉字的书籍,若关于故事范畴,则主要使用“事典”(如百科事典)一词。因为“辞典”“辞书”“事典”三词都读作“じてん”并不好区分,因此分别将其读作“ことばてん”(言叶典)、“もじてん”(文字典)、“ことてん”(事典)进行区分。
因为辞书,产生了辞书学。
1.2 辞书的定义
1、据大辞林
①许多语言与文字按照一定基准排列,记录其表记方法、发音、语源、含义、用法等的书籍。
②通过电脑日语输入法,为了将输入的假名变为汉字所录入的词语、熟语、相似词语。
2、据本文
①《荣华物语》时、“辞表”与中文的“辞呈”相似;
②江户时代后期,工具书的总称;
③明治時代、与“字书”混用,含义扩大。
2.1 在中国的发展
1.字书/类书:中国自古存在的词语。古代中文一般由一字构成,因此为“字”。
2.辞典:以前的“辞典”义为:优雅的语言。
3.辞典/词典:①随着中日的交流加深,导入了“查阅用的工具书”这一新的含义, 20世紀50年代以前頻繁的使用。80年代、将“大型的专业辞典”称为辞典。②词典有可能是从辞典一词分化而来。20世紀50年代以后“词典”一词使用变得频繁。80年代、将语文词典一般称为“词典”。
4.辞书:从日本导入的词汇。日本通过汉字与中国古代对于道具书的命名方法,自己创造出的名词。
5.词书: 从“辞书”分化出来的词语,使用频度很低。
2.2 在日本的发展
2.2.1 辞典的发展
说起辞典的发展,以江户为分界线,可分为江户前期与江户后期。“辞典”一词很早就已经产生。江户时代以前的“辞典”意为“辞表”,与此相对,后期的含义与现在大体相同,也就是许多语言与文字按照一定基准排列,记录其表记方法、发音、语源、含义、用法等的书籍。江户时代以前,“字典”一词使用频繁,意为“辞书”的总称。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治时期开始,“字典”有了新的含义,与“辞典”含义相近。
“辞典”与“字典”经常使用混乱的原因大体如下。翻阅《汉英语林集成》可知,明治时代一般“字典”指普通的辞书(外国语辞典)。因此,在命名“辞书”时,为了避开重复,在相同读音的基础上,选择了稍微不同的汉字。
2.2.2 辞书的发展
首先,明治以前的日本经常使用“字典”一词。字典由《康熙字典》得名,“字”指一个汉字,“典”为标准之意。渐渐的辞书的使用变得频繁起来。辞书一般用于翻译类辞典、对译辞典,最初的作品为《日本小辞典》(是第一部正式以辞典命名的书籍)。
1、明治以前,经常使用“字典”是因为当时的汉字单位主要是“字”。
2、随着与西方的不断接触,慢慢了解“字”与“辞”的区别。原来“字典”是“辞典”的总称,后来由“字典”变为“辞典”是为了更好的对应翻译辞典。
3、随着语义的丰富,辞书也逐渐完善。例如:字典(字)→辞典(词语)→事典(事情)。
1、从定义层面
“辞典”指以解说特定的语言与汉字‘词汇为中心的书籍。一般指国语辞典、英和辞典、汉日辞典等。
语言以外,当涉及到特定的科目的知识的书籍,如人名事典、医学事典、百科事典等,比起“辞典”更常用“事典”。
另一方面,“辞书”在狭义上,与“辞典”含义相似,但广义上,“辞书”并不限于书籍,而是指收录所有特定语言、汉字、词汇的含义用法,并进行排列的数据库。
在电脑的日语输入系统以及翻译软件的变换处理时,必须收录一定的辞书文件,并且为了用户登陆的用户辞书也几乎不会使用“辞典”一词。
2、从情绪上来说
金田一先生说,“虽然只是一种感觉,但是比起辞书,辞典总给人一种记述得更加详细的印象。”但是也有认为“辞书与辞典只是名字不同,实质并无区别”的说法。就此,金田一先生补充如下。
如果是“为了记英语单词,熟记辞书的每一页”之类的例句,“辞书”就不能换成“辞典”。也有反过来的例子,《英和辞典》就不能说成《英和辞书》。也就是说,两者含义虽然非常接近,但是既然有不能互换的情况,也不能说两者完全一样。
1、不论在中国还是日本,早期“辞典”“辞书”的定义并不清晰,命名方法也很混乱。
2、名字的确定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经历才可以完成。
3、从辞书模糊的含义到清晰的认识是一个非常艰辛而不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