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凯丽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7年生产手机19亿部,其中智能手机14亿部。①手机作为当今互联网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它的广泛使用催生了一系列手机应用软件,其中手机社交软件更是占据了极大的市场,因其广泛的受众面和影响力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社交软件指依靠web2.0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交媒体,允许互联网络用户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技术和平台。社交软件具有信息海量、交互性强、信息及时、个性化定制为主的特点,受众可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和下载。②我们传统上将微信、微博这样的即时通讯软件称为社交软件,但笔者提倡一种“泛社交软件”的概念。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软件都可以被称为社交软件,因其具有社交软件的特征,互联网的特性让人们实现了实时在线互动。从音乐软件,如网易云音乐到直播软件,如花样直播,以及知识分享平台,如知乎,他们都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因此这些都在笔者研究的范围之内。
社交软件在互联网的使用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社交软件中使用率排名最靠前的是微信朋友圈、QQ空间和微博、知乎。此外,手机用户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大部分将时间用于社交、游戏、直播,这三种类型的娱乐活动在“泛社交软件”的概念之下都可以被称为社交活动。
手机社交软件作为以手机为依托的新媒体,它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结合,对于我们研究传播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笔者查阅了国内社交软件的研究,多是基于某个具体的社交平台,研究社交平台的发展历史、传播策略、成功路径、营销方式等。本文跳出传统的微信、微博等狭义社交软件的限定,立足于当下较为流行的、具有时新性的社交软件,以这些市场化媒介为依托,进行社交软件媒介的文化分析。笔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员,属于调查数据中使用网络最多的群体,所以笔者选取了身边同学常用的社交软件作为分析对象,如即时交流的QQ和微信,观点分享类的知乎、微博,音乐软件类的网易云、QQ音乐,直播平台如花样直播。笔者的志向不在于具体分析每个社交软件使用的具体数据,做这样研究的大有人在,笔者意在揭示藏在这些社交软件背后的媒介负功能,以及在技术快速发展之下,人们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丧失,具有理论上的探索价值和实践上的应用价值。
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别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③在《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一书中,作者将基本文化概念分为哲学的、艺术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等九种,④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把社交软件的遍地开花看作一种文化现象,置于整个社会大背景之下进行分析。它是一种与原来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以手机为依托的文化。尼采曾经说过,社会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历史总会以同样的方式重演。新媒体的诞生不是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产生冲击的“破坏性创新应用”,而是一种相互继承的关系,这种继承关系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符合时代的需要。
微信是2011年腾讯研发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是较早的、功能最齐全的社交软件,通过使用流量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语音通讯工具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宜与便利,其他一些功能摇一摇、漂流瓶也促使人际之间的交往以一种较隐秘的方式展开。摇一摇和漂流瓶多数是在一个人寂寞的情况下采取的功能,给人带来了一种消遣无聊时光的新方式。根据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社交需求,因此社交软件的开发无疑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为什么社交软件这么火,因为人际关系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和维系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日常生活中人们由于羞怯、男女比例失衡等原因无法成功进行社交的缺憾由网络来补上,但也导致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出现沉默状态。⑤
微信之所以能够在QQ和微博本来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之下横空而出获得市场,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了受众的情感需求。微博虽然是开放性、海量信息的集合场,拥有大量粉丝的明星或者公众人物可以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大范围的传播,而普通受众的喜怒哀乐很容易就淹没于大量信息之中。微信不同于微博的匿名性,采取实名制的注册方式,你确切地知道每个人的身份,尽管发展到后来微信好友中充斥着一系列的微商和推销,但至少你知道甲是卖鞋、乙是卖面膜的。其次,微信里的朋友大多是工作生活中有来往的,有一样的生活圈的,人都需要认同感,认同(I-dentity)的意思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我或我们有什么特别的素质而使得我不同于你,或我们不同于他们”。⑥认同感在人的生存发展过程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克斯·韦伯将理性划分为工具理性和道德理性,所谓工具理性具有鲜明的功利目的取向,要把手段和目的相比较,做出合乎利益的权衡。人们大肆发展科技、技术,沉浸于征服自然的快感中时,却在无形之中被自己的发明所控制,发明本来是一种创造力,但这种创造力最终在对工具的依赖中失去了,机器的存在应该是为人服务的,最后人们却成为了机器的奴隶。而价值理性是对一个信念的无条件信仰,⑦人们追寻的社会原始的真善美。如今社交软件的流行,人们看似在劳累的工作之中有了更多的娱乐选择空间、娱乐场所,但事实上只是遭到异化,成为了工具的囚徒。根据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人们似乎在工作之外的时间里利用社交软件进行社交和娱乐来获得心灵的放松,如人们在朋友圈中点赞和发布信息看似是一种社交行为,个人的社交需求在一来一往的互动中得到满足,从而获得快感以及自我认同,但我们在孜孜不倦发朋友圈的时候已经沦为了互联网平台上的“数字劳工”,⑧免费为社交平台创造内容。人们看似通过技术来实现自身价值、实现对世界的绝对控制,最后却受困于自己的发明之中,也就是韦伯所说的“现代性的铁屋子”。
卢梭对现代文化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他认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没有改变社会风尚,反之使人的社会生活更加复杂,使人类堕落更深。人们都仰仗技术的进步来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看到技术好的一面,却没有看到马尔库塞所说的技术的恶的一面。社交软件改变了我们的娱乐方式,将受众限定于一定的框架之内,受众每天看一样的东西,如一样的心灵鸡汤公众号,如“咪蒙”灌输的鸡汤《那个嫁给了富二代的校花,说很羡慕》《她从40岁阿姨变成18岁美少女,只花了一下午》,受众的心灵已经受限于一系列模板化固定化的东西,形成了思维定势,从而丧失了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认可了“不合理的合理化”,最终成为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社交软件的匿名性、不在场性,也让社会的道德出现了危机。微博的话题参与者可以肆无忌惮说出在现实生活中因道德约束说不出口的话。人肉搜索和网络站队等极端行为让作为“群氓”的大多数人出镜的频率更高了。人们在网络之中越来越丧失理性,成为了无差别的大多数。此外,社交媒体充满了欺骗性,例如人们通过朋友圈的构建来展示自己,但那只是自己的一部分,而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人们往往根据看到的朋友圈去构建朋友的形象。人们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把“拟态环境”当作现实环境,并对“拟态环境”做出一系列的回应,整个社会仿佛成为了为楚门构建的世界。
市场化下的社交软件拥有越来越丰富的功能,具有信息海量、交互性强、信息及时、个性化定制为主的特点,这种看似个性化定制的背后,其实是对受众的思维的局限,将受众限定于一定的内容框架之内。从外生性原因来看,媒介信息的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从内生性原因来看,人的惰性以及从众心理,导致受众往往会无意识地被迫接受这些信息。一系列的社交活动看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事实上体现的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的浮躁感。许多手机软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应该是为人们节约了时间,比如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繁杂的功能如免费的文字、语音、视频等功能似乎为人们带来了便捷,缩短了人们以前的社交方式如写信、见面所需花费的书写和在路上的时间,但与此同时,他们同样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微信上,如朋友圈、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的功能上,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人们花在社交软件上时间最多的是朋友圈。朋友圈是一种形象的构建,与其说是人们在分享自己的生活,不如用“晒”这个词来形容更贴切,“晒”体现的是一种人无我有的优越感,如晒品牌、晒旅游的方式,观看者能够一眼洞察其炫富本意的方式,但仍然乐此不疲地参与“炫耀”和“围观”的活动之中。在现在以手机为中心的社会,人都趋向于塑造一个关于自己的美好形象,尤其是当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圈逐渐被解构,浮躁的社会风气使人如同旋转的陀螺,背后总有无形的鞭子在抽打让人没有办法停止。他们缺少一个互相交流、获得对方认可这类行为发生的场所,于是微信朋友圈成了这样一个表现自我的场合。“晒”的背后恰恰反映的是一种心灵的空虚和落寞。况且由于生活的忙碌,人们更愿意选择偏安一隅,藏于社交软件之后,为了逃避现实生活的压迫与剥削。笛卡尔也强调“理性世纪”,提出怀疑一切是思考的动力,但如今的社交媒介让人们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社交世界,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对于这个世界,人总是习惯于去接受。这个世界是媒介构建出来的样子吗?答案是否定的。
社交软件作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满足了大众的社交、情感认同等多方面的需求,但我们在享受社交软件带来的便捷之时,仍应对其保持敏锐的批判能力,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也应该具有反思性,对于工具和人的交互关系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人是工具的创造者和驾驭者,而非工具的奴隶,不要将自我困于工具之中,落入看似自由实则束缚的陷阱之中。
注释:
①工信部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http://www.miit.gov.cn/n1146312/n1146904/n1648373/c6048688/content.html.
②王文娟.手机阅读软件“ZAKER”的传播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5.
③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
④资料来源:《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阿尔费雷德·克洛伊伯,克莱德·克拉克著)。
⑤王静溪,李威.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基于天津师范大学大学生调查[J].新媒体与社会,2014(03).
⑥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7.
⑦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8.
⑧吴鼎铭.网络“受众”的劳工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网络“受众”的产业地位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