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友棣
2017年终岁末,一场蕴含真实主题的盛会——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热度还未过去,另一场探寻《演员诞生》背后真相的舆论拉锯战便喧嚣而来。对于“真”,人们天生抱有极强的热情。如果说一场冬日里落幕的纪录片人盛会带给我们的是春潮涌动、真情满满的兴奋,那么时下这场综艺真人秀与日俱增的多方对撕已让我们耳目疲惫。
综艺真人秀节目在2012年“异军突起”,其数量之多,节目内容和形式覆盖范围之广,俨然形成霸屏之势。这些节目在赢得关注的同时,却从未断绝各种负面争议。节目方为了流量与收视的肆无忌惮,对“潜规则”的习以为常,已日益消磨了观众的信任,年终这场有关《演员诞生》的舆论拉锯战或许更值得我们盘点与反思。当“情怀”与“真实”不断在综艺真人秀中被透支,纪录片似一股清流绵延而下,一众优秀作品登陆国内各大卫视黄金档,取得不俗的收视,并在新媒体平台上引发热捧。从“中老年节目”变成青年观众的“心头好”,代表纪录片真正摆脱了过去边缘化的地位,走到了舞台中央、聚光灯下。对于饱含真情的精神食粮,人们向来不拒绝。当浅显的娱乐节目已演变为话题和口角之争,受众的心理需要已逐渐由浅层娱乐向内容品质和情感深度发展了。
过去几年,诞生了多部现象级的纪录片,如《大国外交》《航拍中国》《本草中华》《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引发收视狂潮。“用心”“真心”“爱国心”是评论区的高频词。年轻观众特有的弹幕刷屏更显现了一种关注视线不断延伸转移的趋势。他们可以在娱乐中娱乐,同样也能在纪录片的深度中找到价值认同。在浩瀚的节目内容上做到一个“心”字不易,想走入人心更属难得,在娱乐节目盛行的当下,纪录片之火,可以视为一种视觉疲惫后的文化回归,纪录片已能承载起这样的使命,使受众找到心灵回归的依托。
偏向娱乐的基调,决定了综艺真人秀的内容生产和表里涵养。作为内容提供者,需要占据绝对的话语主导权;受众则始终处在一种既接受娱乐又猜疑背后真相的心理界限上。当综艺真人秀运用各种手段,让自身标榜的“真”变得越发扑朔迷离时,观众求真的心就会被激发出来,而平衡一旦被偶然事件打破,舆论倾斜也随之出现,进而演变成为节目与受众的拉锯,《演员的诞生》的开撕正是如此。事件发展到今天,结论如何?后续的影响又将延续多久,一时似乎还看不到尽头,而受众已然失去耐心。
什么是饱含诚意真情?反观最近一部走红网络却“土得掉渣”、质感粗砾的纪录片——《寻找手艺》,其影像呈现方式虽极其粗糙,甚至连同它的拍摄队伍也显得很不专业,但仍然引得观众口口相传,投入无限热情,这是偶然孤立的吗?是什么造就了它?我们千方百计讨好观众,想博得满堂彩,最终依然要回归一个“真”字。相比注水剧的粗糙、“扣图”“演技癌”等,观众对这样一部同样粗糙的纪录片却宽容很多,给予的多是肯定与理解。“真”字不仅淘洗了观众的取向与审美,使之视线和情感发生转移,也即将淘洗掉那些内容和品位已经不合时代的杂质。
心机与诚意,人们显然更愿意接受后者。当综艺真人秀日益趋向同质化,且负面话题层出不穷、槽点无数时,纪录片正逐渐从无人喝彩的边缘地位,变得日益强势,并拥有越来越高的支持率,甚至登陆院线,与电影一道成为文化大餐。
“匠心”——绝对是2017年电视界关键词之一,当表层的娱乐刺激已越来越难拨动受众的心弦,由时间沉淀出的纪录片便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匠心”并不算新概念,之所以还依然热乎,也正说明了一种缺失。在电视内容“快餐化”当道的今天,需要小火慢炖才出味的纪录片似乎正逐渐让人们找到了那一口久违的佳肴。综艺真人秀当然也标榜它的“真”与“诚”,但很多时候却遮不住它的一脸心机。我们暂且不讨论纪录片“真”的绝对值,但“真”始终是纪录片遵循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一条件也就使他们所观看的内容已经有了差不多原汁原味的保障。受众对“真”有一个收视的情感预期,当呈现的内容达到这种预期,精耕细作的品质足以引起共鸣,纪录片走入主流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尽管中国电视人不遗余力在淡化真人秀的娱乐色彩,但这种基于“秀”的“真”仍然显得苍白。作为真人秀节目伴生品的花絮片,同样以纪录片的面目出现,这种服务补充主体节目、强调幕后真实可信度的内容形式,不仅延展了节目的收视惯性,拓宽了经济营收的渠道,收视效果也还不差。对于这种接近还原节目自身真实流程的伪纪录片,起码从收视率来讲,受众是仍然买账的,由此可见受众对于真实的期待值。而一旦综艺真人秀的情感套路被大众摸清,节目中很多瑕疵的细节也就被无限放大,任何“作”的成分都有可能被无情揭穿,再让受众入戏,就已经缘木求鱼了。
过去的几年,纪录栏目正逐渐成为省级卫视的王牌内容,所播出的纪录片开始走向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多部主旋律纪录片在上星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并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关注。北京美兰德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上星频道在播纪录片共433部,累计视频点击量达7.16亿次。以广东卫视为例,2017年共播出纪录片14部,总时长达2564分钟,在上星综合频道中排名第四位。这些片子的平均收视率为0.17%,市场份额为0.56%。从数字看变化,在继新闻、综艺、电视剧之后,纪录片成为2017年卫视荧屏当中的“第四驾马车”,全速驶进观众视野。随着收视惯性的形成和纪录片质量的不断提升,纪录片将日益成为人们文化需求不可或缺的精神正餐。
近乎疯狂的速度突飞猛进,野蛮生长的状态,是国内综艺真人秀节目过去几年呈现在屏幕上的面目,同时也衍生出诸多问题。总局层面由此下发的“限娱令”“限真令”,传导出的多是一种行政控制,但真正能迁移受众视线的依然是内容,纪录片的兴起可谓恰在其时。
《演员的诞生》中的一次看似正常淘汰引发的风波,将真人秀生生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让人得窥一些真人秀竞技节目无法言说的内里。是炒作也罢,是矫作也罢,当“做人不能太××卫视”成为热词,也就预示着娱乐过头的崩塌。从一场“秀”的争论,拉锯到一场场“真实”的心灵回归,纪录片成为这场回归的心灵基石。
当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的综艺真人秀热潮不再,当我们转换视角,将镜头对准真实的生活、真正的故事,回到真正广阔无限的时代细节中时,由这场争论历练出来的受众,将会以他们越来越专业的眼光来审视真正符合这个时代的“真”内容,从而回到真正能触动他们内心的那种真实。
纪录片是高端与高层次的媒体内容,与综艺真人秀注定分属两种不同的语境形态和生产方式,差异也是必然的。一个“真”是它们的共性,同样也是它们分道扬镳的根源。人们呼唤真实,当新的一年到来,一条以“真”为界的分水岭已经显现,只追求娱乐的节目或许即将走出主流视野。喧闹久了,情感会返璞归真,而纪录片的确养心。在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期间,出现了这样一个预言——纪录片也许将拯救电视,希望这句预言会成为分水岭边的一袭“真情”春风,来年时,吹开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