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8-04-02 14:32孙通罗敦雄陈洁星高松龄
关键词:体医融合体医医学院校

孙通,罗敦雄,陈洁星,高松龄

(福建医科大学 体育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7)

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国家于2016年推出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1]。所谓“体医融合”就是通过运动手段促进身体健康,在“医疗”的概念中加入体育元素[2]。体育和医学都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两者从不同角度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尤其在预防控制慢性病方面成效显著[3]。现代医学不能解决所有健康问题,但是可以通过与体育结合,在治疗中引入运动处方,有效促进疾病康复治愈。作为医学院校,应充分认识到体育与医学之间的联系,将两者紧密结合,并以体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医学与体育的知识壁垒,开展“体医融合”教学,以实际应用为基础,融合二者知识,培养出既懂医又能体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探索出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体医融合”之路。

一、“体医融合”是健康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体医融合”是促进健康的必然产物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意识到体育运动对健康有巨大促进作用,是一剂良药。在我国,健身防病的思想由来已久。《黄帝内经》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我国健康事业中倡导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战略最早的源头,其中传统健身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书中蕴含丰富的健身思想。汉代的《引导图》记录了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各种身体运动来进行健身保健。华佗在引导术的基础上,总结创作了一套“五禽戏”,通过模仿虎、鹿、熊、猿和鸟的动作,配合气息调理,来达到以动养生、强身健体的功效。除此之外,“八段锦”和“太极拳”都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术,它们以肢体锻炼为主,通过配合呼吸调节,既能增强身体素质、抵御外邪,又能缓解疲劳、安神健脑。近年来,由美国学者提出的“运动是良医”理念与我国传统医学理念不谋而合,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并且开启了医生开具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实践,体育锻炼在美国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组成部分[4]。

“体医融合”的效益得到了大量科学研究的证实。合理的运动对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能进一步改善器官的机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7]。运动还能帮助个体对抗抑郁,减少焦虑。对罹患心理疾病的患者采取运动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怖等症状,运动导致的生理变化同抗抑郁药效果类似,促进患者身心恢复健康[8]。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进程中,“体医融合”理念在新时代的中国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全国多地掀起了“体医融合”热潮,其中武汉市创立了一种全新的社区体育综合服务模式,集体检、健身、健康指导及技能培训等为一体,将健康以个性化的方式深入群众中去,并成为全面提升人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9]。

(二)“体医融合”是解决社会健康问题的有效手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据调查,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每年因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死亡率为533/10万[10]。不仅如此,慢性病已经开始危及青少年的健康,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高血糖检出率66.6%,高血脂检出率43.2%,高尿酸检出率为39.7%,脂肪肝检出率16%[2]。所幸的是肥胖以及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内的慢性病都是可以通过体医融合来预防、控制、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运动损伤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全民健身”思想普及下,学校体育和大众健身活动将不断增加,学会运用科学的健身方法以及运动损伤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关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中出现的运动损伤的相关研究为数不多,凸显体育中健身指导的缺失[11]。在高强度的训练和高对抗性竞技体育领域,运动员更需要科学高效的运动训练方法,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相关研究表明,缺乏运动损伤知识和医务监督,盲目训练容易造成运动员受伤,其中违反身体结构和运动力学原理、技术动作要领不清导致的身体局部负荷过高,不注重恢复性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等因素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体医融合正是要打破“体育搞体育,医疗搞医疗”的局面,使二者形成合力,整合优势资源,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

二、“体医融合”对医学院校体育教改的指导意义

(一)体育课中增加医疗保健常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全良好状态。医学生作为医疗服务行业的后备军,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环境和复杂的医患关系,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满足社会需求,胜任工作岗位。然而一项调查显示,医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普遍缺乏爆发力和耐力,其检测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准[12]。要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唯有摒弃传统的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理念,体医融合,发挥医学专业优势,结合体育技能知识,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二)医学课中融入运动健身理论,培养“体医融合”医学人才

践行“体医融合”关键在于人才,医学院校要肩负起“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输送的职责。目前阻碍“体医融合”全面发展的就是人才短缺的问题,既具备医学知识又拥有运动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运动医学人才短缺。由于体育和医疗分属于不同的体系部门,在职权、资源和人才方面并无过多交集,导致系统的“体医融合”人才培养机制欠缺。作为隶属于临床医学下二级学科的运动医学在我国并没有本科专业,全国培养运动医学人才的机构分别来自5所体育学院、15所医学院校和11所综合性大学,均是授予运动医学硕士学位。由于相关人才的极度匮乏,国内真正开设运动医学科室的医院寥寥无几[13],在社区健身体育的指导员也大部分是兼职人员,他们在科学健身、健康教育和医学服务方面存在很大不足[14],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健康指导需求。为此,医学院校应发挥自身学科特点,并加强运动健身知识的传授,用于培养运动医学健康指导人员、运动医学临床医师、运动医学护理等人才,将医学实践与运动健身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体育知识技能融入到医学传播、治疗和护理康复中去,使其真正成为“体医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三、“体医融合”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通过对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医学院和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调研,笔者对当前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教师教学的方式以及医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就“体医融合”教学状况访谈了主管部门领导以及专业教师,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1)医学院校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体育课开设两个学年即4个学期、共144学时,并普遍采用1+3模式即第一个学期开设以基础体育课程和太极拳为主,第二至第四学期以专项运动技能为主,这样的课程设置与普通院校存在较大的共性,教学内容仍偏重于教授体育知识和传授运动技能,没有突出医学院校的特色。(2)医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课余时间不运动或很少运动的现象,除了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外,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空间没有得到较好的拓展,表现出重课内、轻课外的状况。(3)体育理论授课比重较少,仅有的课程讲授也仅限于一般性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缺少对于医学生利用“体医融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4)体育和医学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与医学融合的重要性,缺乏实施“体医融合”教学的必要素质,难以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为此,“体医融合”成为了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树立“体医融合”思维

“体医融合”背景下的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遵循“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体医融合”思维,开展科学的体育锻炼,并通过加强体育医疗保健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学生运动学方面的防病治病的能力,塑造体医融合复合型医学人才。为此,学校方面要重视体育锻炼对学生健康的益处,对学校体育制度建设、体育环境等方面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学生方面要转变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通过加强医学和体育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培养健康运动指导能力。学校制度建设可以通过完善体育课程安排,增加学生课外活动频率和时间,合理维护体育场馆器材,建立体育活动或竞赛的管理奖励机制等实现。体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物质环境应满足学生各种体育活动的需求,包括体育场地的建设、现代化的健身器材和灵活的校外资源。人文环境是推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不竭动力,通过加强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及时给予专业指导,在增进师生关系的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二)完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体医融合”的课程设置应符合医学生的健康需求和职业特点,在保证学生医学专业课程学时的前提下,体育课时可通过增加理论授课的比重、开设医疗体育课程等,有针对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和内容。理论知识课程是学生了解运动项目的直接途径,其内容包括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前者包括该运动项目的历史、发展、名人轶事、热门赛事、技术指导和注意事项等,后者可通过实例或者科学研究深化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增强学生的认同感。素材丰富、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兴趣,通过学习可以补齐医学生体育知识结构中的短板,达到“体医融合”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认为1~4学期的课程应为必修课,5或6学期为选修课,其中理论课为必修课并贯穿2学年中。这样通过系统的学习为医学生了解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体育疗法的手段和方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体能课是大学一年级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以全面提高医学生身体综合素质为主[15],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耐力水平上,可以选择耐力跑和游泳两项。在大学二年级的必修选项课中可针对临床、护理等专业特点需求开设体育项目,通过由运动带来的健康效益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大学三年级通过选修选项课以增强学生非医疗健康干预的技能水平。其中可开设应急救护技能课,使学生了解基本救护常识及自救的方法,掌握包括心肺复苏、中暑、大出血、烧伤与烫伤、骨折与搬运等一系列突发性伤害的应急处理[16]。通过运动处方课来培养学生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使其能根据个体的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给予科学运动指导[17],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疗法,为接下来的临床实习工作做好准备。

(三)建立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新进的体育教师在学历层次上明显提高,对体育研究也呈现多样化,青年教师应具备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育医疗的双重教学能力。由于运动医学人才短缺,运动医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彰显出医学院校培养体育教师医学知识的优越性。可利用医学教学资源,使体育教师掌握运动解剖、运动生理、康复、救护等医学知识,打破教师只会“体”,不懂“医”的尴尬局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同时合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积极的学术交流,使得授课教师具备“体医融合”的知识结构,并要保持不断的更新,教师只有拥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才能使得学生获取体医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保证教学切实有效。

(四)建设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建设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是反映“体医融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评价体系应有学校和社会两种尺度。前者以衡量学生健康水平为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目标:应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通过反馈信息对下一阶段的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改进;(2)评价形式: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处方作业报告、实践操作等,综合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3)评价手段:结合定量和定性、阶段与综合、学生自评和教师互评等手段,力求对“体医融合”教学效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医学生质量如何,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因此,学校应重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建立一套与用人单位时时对接的毕业生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通过用人单位把实习生的评价意见和需求及时反馈给学校,帮助学校按用人单位需求进行质量监控,这样可以促使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和社会的需求评价形成合力,完善多样化的评级体系,促进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的一致性[18]。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体医医学院校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理论基点与践行向度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