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涛(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399)
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上世纪末中国高校开始了合并和扩建的浪潮,这一浪潮的结果是目前我国高校中有90%以上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校区,多校区成为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高校多校区办学是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高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校区同时办学,其不同校区之间可以互相毗邻,也可以分处异地。[1]普遍存在的多校区现状为高校自身的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确定管理模式、整合校区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促进资源共享等等都是多校区大学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教育学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已较多地就中国多校区大学的形成方式[2]、管理模式[3]、资源配置共享[4][5]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都为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在资金投入有限、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在各校区间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多校区大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多校区大学资源共享而言,目前的研究更多的是数据化资源共享的研究,如信息库资源、图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资源等等,而非数据化资源的共享却常常被忽略。非数据化资源往往是关系到教学、科研、管理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也关系到师生的日常生活,文体活动等方方面面。由于受资源稀缺性、不可复制性和空间距离、时间、所有权、成本摊销、管理制度、服务模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资源的共享是摆在多校区大学面前的管理难题。管理不当既影响效率又容易形成抱怨和不满,因而系统、科学地解决非数据化资源的共享问题对于多校区大学显得尤为重要。
非数据化资源种类繁多,总体上讲,它是指不能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不能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资源总和。具体而言,大学非数据化资源主要是一些有形的办学资源,这些资源是可以直接使用或开发其价值的,又被称为硬资源,总体上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以教师为主体的人力资源,高校所拥有的货币资源,学校土地、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文体活动场所、行政用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纸质藏书等实物资源,还有校办企业、实习基地等企业资源,以及校友资源和政府资源等。所有这些资源是大学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系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另外,大学还有无形的办学资源,这部分资源是依附于有形资源而存在的,是指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对硬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所显示出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被称为软资源。[6]这部分资源包括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学品牌资源,以精神、信仰、价值观和理念为特征的校园文化资源,教育法规、管理架构和管理方法等制度资源,知识产权、专利和科研成果等知识资源。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大学非数据化资源中有形的办学资源部分,这部分是非数据化资源的主体,也是共享难度最大的资源。
对于多校区大学来讲,非数据化资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资源分布在不同的校区,资源分散,物理空间上的距离大。大部分多校区大学都是各校区位于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这样,非数据化资源分布具有分散型的特点。第二个特点是非数据化资源可分为可共享资源和不可共享资源。可共享部分主要用途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文体等活动服务,它主要包括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当中,没有划入经营性资产的部分;不可共享部分主要包括被划入经营性的资产,主要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用途是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对外投资、合作、服务等模式获利,尤其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创造经济效益。经营性资源要按经营的规则实行有偿服务,是不可任意共享的。非数据化资源第三个特点就是它分为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两类。可移动资源主要包括图书资料、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卫生医疗器械、文体设备、标本模型、工具、量具和器皿、家居、行政办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交通运输工具等。也包括基本建设资金等流动性资产。师资是大学非常重要的资源,当然也是很重要的可移动资源。不可移动的资源主要有实验室、图书馆、教学科研场地、会议室、礼堂、文体场馆、学生宿舍、房地产、实验基地等。
多校区大学非数据化资源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力、物力、财力在各校区之间形成共享,以便在少增加或者不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的作用,提高大学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是通过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从而实现共同使用资源,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在共享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管理难度大、各校区交通联系不方便、共享条件不足、共享制度不全、共享政策配套不够、共享动力不足、共享意识不强、各校区文化冲突等等。这一系列的制约条件在总体上可归为主体、客体和共享环境三个方面,即是谁参与共享,共享对象是什么,怎样共享这三个方面的制约。三者中主体制约因素(共享主体)起着决定作用,客体因素(共享客体)是通过影响主体的决策而发挥作用,环境因素(共享环境)不仅影响主体的决策,还能够改变或减少客体自身属性所带来的制约。[7]
多校区大学非数据化资源共享的主体包括资源需求方和资源提供方。资源共享首先源于其中一方的需求,需求的存在是资源共享发生的根本动力。同时,资源提供方愿意提供所拥有的资源,资源共享才能够实现。从共享活动本质上来看,共享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是主体实践的内在动机,是激活主体能力、驱动主体实践的力量源泉。[8]因此,资源提供方的利益和资源需求方的需要是影响共享的关键因素,而在追求利益和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多校区大学非信息化资源的共享主体会遇到各种障碍。在多校区大学里,各种资源分属于不同的校区,同一校区内部又是分属于不同的院系和部门。这些资源拥有者一方面出于本位主义思想,认为资源是属于本单位、本部门,没有共享意识,也不愿意把资源拿出来共享。另一方面,如果把资源拿出来共享,则必然涉及资源耗损、承担共享成本以及收益得不到保障等风险,这都会影响资源提供方共享的意愿和行为。当然,资源需求方也存在共享成本的问题,包括获取信息的成本和直接的资源使用成本。
客体因素是指主体之间进行共享的对象,多校区大学非数据化资源作为资源共享的客体,是主体开展资源共享活动的客观对象,是满足共享主体需要的基础。共享活动的开展是基于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和主体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制约共享活动的客体因素主要包括:第一,非数据资源的地域性和不可移动性。对于那些有形的非数据化资源,例如实验室、图书馆、教学科研场地等,这些资源分布在不同的校区,其在地域上的不可移动性会造成资源需求方使用成本的增加,降低了共享收益,不利于共享活动的推进。第二,资源的专属独一性。资源的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源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使用的程度。资源的专用性程度越高,资源在不同校区之间进行转移成本就越高。比如某些授课教师的专业性很强,只能属于某一个院系,或者某些实验设备只能针对具体某些实验,其他实验是无法共享的。第三,资源归属性不同。多校区大学各种资源归属在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有自己的资源使用规则。比如一些高校内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业务协调机制,使分属于各部门的资源不能有效的利用。正是由于缺乏一个协调机构来对它们进行综合应用的统筹安排,造成一些资源重复购置,使用率偏低。
共享环境是影响共享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就环境方面而言,多校区大学在非数据化资源共享方面主要面临条件差异大、管理权限制约和重管理轻服务三大问题。
1.校区条件差异增大共享难度
因空间距离大,多校区大学通常在各个校区设立不同的生活条件、图书资料、医疗条件、实验器材等方面的设施。由于学科和专业的差异性,很多资源要么利用过度,要么被闲置,而不能充分共享。各校区由于建设时间有先有后,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对于不可移动资源来说,即使不存在共享制度问题、积极性问题或配合问题,但由于校区间相隔相当的距离,从一个校区到另一个校区去分享资源,花费时间长,共享成本高,效率也很低。多校区办学由于相距较远,部分人力物力资源无法共享,同时,软硬件设施的分布不均,使得部分校区,特别是新建校区的学生不能充分享受学校资源,某些新建校区的教学科研设施、图书馆的藏书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尽管不同校区的学生按政策规定有权利使用各校区的资源设施设备,但新建校区的学生往往对老校区存在一种复杂、陌生的心理,再加上空间距离和交通不便,导致资源基本无法共享。
2.管理权限制约缺乏共享平台
多校区大学,特别是由于合并而形成的多校区模式,各个分校区原来既有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会因各自的差异而存在冲突,在组织管理上存在权力的集中与再分配这一矛盾,管理权力的过分集中或过分分散是多校区大学各项活动开展的一大阻碍。多校区大学的非数据化资源,按照管理权限分为两种模式,校部直管和校区管理。属于校部直管的资源,无论是各校区均需要还是单一校区需要,共享难度均较小,学校通过制定相关的共享制度即可实现;而属于各校区管理的资源,共享有较大的难度,受管理资源的分校自身使用需求、购置与管理成本以及共享积极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共享中常会有阻力和矛盾。此外,资源管理分布在多个部门,图书资料在图书馆、固定资产在资产管理部门,有的在后勤,有的在教研部门,缺乏统一的资源使用平台,管理制度因各部门不同的特点而各不相同,给资源共享带来不小的难度。
3.重管理轻服务缺乏共享意识
根据国家对高校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多校区大学在管理上都按照资产的特点设置了相关的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这些大学的资产管理机构虽然名称不同,但工作内容和管理模式差不多。管理的对象主要有实验室管理、设备管理、校园管理、房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分析测试中心管理等,管理的内容主要是计划、采购、登记、保管、审核、监管等方面。教学科研需要资源时需要到这些部门进行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办理相关手续方能使用。这些部门缺乏主动服务于教学、科研的机制和措施。教学与科研人员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多校区大学的各个分校区,由于形成的历史原因、建设时间的先后、所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不同,各校区配套设施、文化氛围、师资力量、教学资源配备都有所不同。特别是某些新校区,由于形成时间短,各项配套设施和教学资源不够完善,尤其需要有经验的后勤队伍去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带动新校区各项服务走向成熟。对于一些基本的设施设备,如不可移动资源中的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及大型学术报告厅等,尽管总量不少,但具体到每个校区又显不足,靠师生流动实现共享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必须从完善校区的基础功能着手。作为多校区大学重要资源的基建经费,投入的方向首先应该是解决校区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提升校园的形象,适当的形象工程要有,但如果在有的校区基础设施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搞锦上添花,势必拉大校区之间的差异。当然,校区之间没有必要盲目攀比档次的一致,首先要解决各校区基本功能健全的问题。
规模经济理论和范围经济理论表明,多校区大学办学资源不足和办学规模过大,都会导致学校整体效益的下降。因此,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按照统筹兼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资源,加强各校区办学资源的协调和统一配置,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制度,有效利用和盘活现有的办学资源存量。为了克服公共资源是各部门所有,重复建设的问题,这部分基础性项目、公共项目和重大项目,应该由学校统一建设,由各院系共同使用,从而减少资源配置的闲置性浪费,部分物力资源如图书资料应该尽量共享。同时还要整合各校区的院系分布,根据各校区的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和师资特点,统一合理布局专业,这样才能更充分有效地利用相应的资源。比如对低年级的学生,可安排在基础课条件较好的校区,而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的高年级学生,就可安排在实验实训条件较好的校区。对于有关联的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所使用的很多基本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是相同的,这时候就要统筹安排这些资源,如语音室、实验室、图书资料,分不同时段统一安排使用时间,让这些资源在不同的时段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对于共享资源提供方来说,共享收益会促使共享行为的产生,因此可以建立一种利益补偿机制,以促使二级单位所支配的资源能够拿出来与他人共享,并保障其从共享中受益。比如学校为提高大型设备的利用率而制定政策,校内的单位因教学等公益原因使用就免费,如果是校外单位使用就进行收费。同时还可以建立大型设备开放基金,校内使用该设备的话,就向设备所属单位给予补贴,以此鼓励各单位开放设备进行共享。调动校区分享所管资源的积极性,是搞好资源共享工作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制定校区资源共享的相关规定,明确分享所管资源是各校区义不容辞的职责,把分享所管资源作为考核各校区工作的内容之一,同时建立检查评比制度,对资源共享贡献大的校区既要在精神上鼓励,又要在经费上给予适当的扶持,比如由学校按照资源共享的成绩拨给校区一定的资源维护费,以减少校区分享资源的成本和各种顾虑。
要对各个分校区科学定位,掌握好资源集中和分散的规律,建立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转体制,以做到物尽其用。同时通过网络把资源有效的统一起来,包括规章制度、机构设置、运行办法等,从体制和机制上确保资源共享。另外要把相近学科或要使用相同资源的学科尽可能安排在同一个校区,避免空间上的隔离,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无论是校部直管还是校区管理的非数据化资源,均应建立数据库方便各校区查阅;第二,设立在线共享平台,制定在线申请、审批制度和费用支付的在线手段;第三,针对可移动资源,建立一支送货上门的服务队伍,及时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通过这支队伍也可实现资源使用后的回收和验收工作。比如图书资料或教学仪器设备等,在完成在线申请和审批等手续后,可由专门的服务人员将其送到使用者手里,酌情收取服务费。使用者也可自行到相关部门办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共享机制,变单一的管理为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缩小管理部门与教学科研的距离,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的使用率。
要根据多校区大学的校情和各校区不同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合自身条件的管理模式。无论是条式管理、块式管理、条块结合式管理,一旦确立,它都是多校区大学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的基础,是学校办学目标实现的组织架构保障。为有效开展资源共享,学校还应建立专门的相关管理机构保障运行,机构成员可由行政机关、教学院部及参与共享的其他方组成,机构主要是负责制定资源共享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共享各方的职责权利,制定共享的奖惩规定,以维护共享制度的严肃性、公正性和规范性;同时还要规划共享优质资源,协调解决共享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每一共享事项均要具体约定,便于操作实施;另外还要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化系统平台,确保共享信息渠道畅通,保障共享规范有序;对共享的结果,要建立共享监督考评体系,对共享资源评价偏低的、共享率偏低的、共享效果不佳的,及时予以调整,确保参与共享的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
总之,多校区办学的大学需要意识到资源全面协调共享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因校区过多或过远而产生的资源共享问题的方案。非数据化资源共享并无固定的模式,不论是多所高校的合并,还是一所大学的拆分,都必须以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为原则。多校区大学实施资源共享,能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实现各校区优势互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运超等.浅论多校区大学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11-115.
[2]李泽,姚加惠.简论中、美多校区大学形成过程的特点[J].高等理科教育,2003(5):19-22.
[3]刘晓筱.国外多校区大学典型管理模式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7):46-51.
[4]贾丽.图书馆非书资源在线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实践[J].图书馆论坛,2009(8):93-95.
[5]杨小云等.浅议多校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1(7):67-68.
[6]倪晓娜.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8.
[7]张铁男,陈娟.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10(7):131-134.
[8]杨静等.应急管理中的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研究[J].管理评论,2005(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