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8-04-02 12:35: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万众大学生学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上海 201620)

一、引言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随着各省市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业界学界纷纷响应,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但是在这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环境下,虽然有很多挑战,但是也有很多机遇。

二、“双创”政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机遇

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全国各省市都积极贯彻落实“双创”政策,其中,对大学生的政策更是考虑周全,方便了大学生毕业后的创业发展,为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和稳定创业的机会。这些政策还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在创新中获得更多收获,为社会提供更多价值。

在创业方面,例如湖南省醴陵市,政府针对大学生与研究生群体的毕业现状,出台了提供场地,资金与培训以及税收优惠的政策。这些政策给予毕业大学生和研究生一个新型众创空间的平台以及场地免租的优惠。丰厚的创业担保贷款也给了创业学生物质上的资助,而免费的创业就业指导培训则提高学生对创业风险的理解与预判能力,税收优惠也减少了创业学生的压力,增强大家的创业积极性。醴陵市的培养创业人才战略,加大力度育才,坚定踏实地带动学生创业之路。

在创新方面,李克强总理更是在推进在第一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说到: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他还强调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第一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共有1800余所高校、57000多支团队、20万名大学生参赛,并带动百万学生参与,由此可知,这推动了参与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近年来,浙江省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浙江省创业创新高地。而创业创新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去年上半年,浙江GDP增长8.3%,其中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5.8%和11.4%。去年1-8月全省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分别为6.2%、7.2%和7.0%,高新技术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4%。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3.5%,新产品产值率为30.0%,比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浙江省对通过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获得服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的在孵企业和创业者进行财政补贴。浙江省还建立创新集聚高地,青山湖科技城已引进香港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院46家,协议总投资85.6亿元,其中29个已启动建设,港大浙江科技研究院等12个载体建成运营;未来科技城引进各类海外高层次人才1106名,其中“国千”57名、“省千”66名。这些方面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双创”政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挑战

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带来的阵痛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如何解决当前社会就业难的问题,如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已经成为了一个持久的社会问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是在国内大学生就业状况不佳,实体行业被线上行业普遍压低,企业产能过剩等情况下提出的。而根据我国国情来看,实体经济是我国国家发展的支柱,如果实体经济不行,那么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就会缩减开支,裁减人员,所以企业可以提供的职位越来越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更需要继续加快,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不符合普遍的大学生专业对口,所以转型为高新技术和金融行业迫在眉睫。而每年我国大学生一直在扩招,就业岗位越来越少。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提高,毕业生数量也大幅增长,大量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大学生涌入社会,这就使大学生就业困难和专业结构性矛盾等现象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当前,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处于饱和状态,毕业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刚脱离学校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也就处于就业的劣势地位。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一部分大学生却产生了很严重的观念误区,就业心态产生了变化,从而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政府为了预防危机的到来,提出大学生“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口号来引导舆论,就业方向,民间资本投入。可是年轻人创业对行业经验少,领悟低,专业性差,竞争水平低,容易失败,浪费大量民间资本的投资,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同时带来行业内耗。

四、“双创”政策出台后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应有的政策

在社会的现实问题面前,大学毕业生应该何去何从呢。在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面前,“社会-学校-个人”在大学生毕业就业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政府出台相关措施

就创业来说,各省市出台相关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造大学生创业者的梦想。

1.创造优厚创业环境,如场地的免租,可以减少大学生创业者的初始基金,使他们能把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方面;创业积聚地的建立,方便创业者的交流,互相分享经验,在竞争中创造合作。

2.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如宣传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以身边的成功案例感染更多的创业志向者;举办创业成功者的经验介绍会,分享创业经验,培养创业精英。

3.提供创业指导和培训,如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会,介绍创业需要准备那些事情要做些什么,给有创业意愿但不知从何做起的学生一个教育的机会。

4.创设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给大学生创业者一份安心和保障。

5.减免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税收,增强创业的积极性。

就就业来说,各省市重视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出台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措施,鼓励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每年开展一次企业学校对口交流会。发扬创新型竞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在类似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寻找人才,积极培养,给予优待。政府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使社会上有更多符合大学生就业的高新产业有存在之地。

(二)学校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育

就创业来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经说到迫切需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全面发展,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

学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开设创业就业课程,强化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高校应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有着密切交往联系,开展实质性、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吸引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还要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开展专门培训,培养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就业创业之路的教师。

就就业来说,学校应在教学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与时俱进,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专业对口学生,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建立完善与企业对接的就业创业基地,这也是重中之重。除此以外,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学习能力,主动要求进行辅导学生就业的培训,在平时日常教学中融入新的知识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就业的思想。

(三)大学生个人对创业就业的风险意识与创新发现的能力培养

就创业来说,大学生应调整自身心态,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学会肯扎基础创业,也应当学会对风险意识的预判。

其实,就就业来说,大学生应注重自身素养以及专业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1.培养“品学兼优、体能兼备”的素质。参加更多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也充实包装一下自己。让自己成为不怕吃苦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新一代青年形象。

2.面对现实压力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不要过分关注职业的薪资,而是要关注就业后的发展提升空间,将目光放长远一点。

3.学会利用当前政策优势,参加各类竞赛,或者利用网络推销展示自己,将学会的社会资源有效的整合。

五、结束语

在社会发展中,符合时代潮流的无疑是最重要的。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是社会与政府都值得思考以及为止努力的问题。利用好机遇与挑战,社会与政府应该起着提供资源的作用,落实更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有利的政策;学校应该起着引导作用,积极引导以及培训教育学生在今后毕业道路上做出的选择;学生应该主动发挥自身积极性,明晰自己的就业创业道路,努力出彩出色。

猜你喜欢
万众大学生学生
万众期待
环球时报(2022-06-09)2022-06-09 15:25:59
万众守望
心声歌刊(2020年3期)2020-08-12 09:37:30
万众抗疫颂
公民与法治(2020年7期)2020-05-11 02:14:5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万众归心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