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用』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2018-04-02 12:53蕉岭县实验小学谢惠霞
师道(教研) 2018年9期
关键词:李四光火烧云品味

文蕉岭县实验小学 谢惠霞

语文不管怎样学,到最后考查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时,语言运用能力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应该说,一个人的话得体与否,写出来的文章精彩与否,是很能说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从这一点上看,语文教学的“本然”其实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必须定位在“语用”上。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站在语用的高度对教材进行透彻地解读,让每一篇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特点成为 “语用型”教学的内容。

一、品味字词,适时积累

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绝大多数文质兼美,在语言运用方面堪称典范。众所周知,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章的细胞。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传神,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捕捉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细细咀嚼,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 《火烧云》,学到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时,让学生把 “烧”换成“红”进行比较,品味 “烧”用得特别传神,既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又表现了火烧云的动态美。在引导学生感受火烧云颜色多时,让学生理会文中 “葡萄灰” “梨黄”“茄子紫” “百合色”的词语特点——“事物+颜色”。然后抓住“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趁机让学生想象会有哪些颜色,并仿照文中的词语的样子说出来。这样既积累了词语,又进行了运用。

二、领悟表达,学以致用

阅读教学要重视方法习得指导。在品读探究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寻找语言的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学习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 “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我们要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的同时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学习习作的技巧。

例如四年级上册 《皮巧根桥》一文,作者先写三个孩子畅所欲言,幻想自己能够成为英雄、名人,与皮巧根的不声不响形成对比,接着抓住皮巧根的行动描写,写出了他为人们造了一座木桥,是个实干又不张扬的人。引导学生领悟文中的写法后,让学生通过对比、人物的行动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他还说: “阅读得其方,写作的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因此,我们应该抓住阅读和写作间的内在联系,因势利导,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把从课本中学到的语言、章法、技巧自觉地应用到作文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住空白,合理想象

在语文课上,教师经常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品析和感悟,而课文有些地方作者会安排“略写”,这是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解词语表层上,而体会不到深层的含义。如 《一块特别的石头》这课,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回国后执着探索的精神,学生找到 “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这句话,理解了 “足迹遍布”后,我说: “科学家们的探索历程向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李四光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会经历哪些磨难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学生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李四光克服科学路上的艰辛,执着的探索。补白形式的练笔让学生的感悟加深了,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四、模仿范例,进行创作

教材中的选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文章中作家个性化的语言更是学生阅读、积累、仿写的极好资源。

在语用教学中,诗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教学时,除了诵读、 品悟、积累外,还可让学生进行仿写。

在学习四年级上册 《小草之歌》时,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感悟到诗歌运用了拟人、反复等手法写出了小草的作用、精神。学后让学生说说像小草这样虽渺小,却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还有哪些事物?当学生说到 “蜜蜂、粉笔、蜡烛……”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依葫芦画瓢,借鉴课文的思路进行仿写。一个学生的 《蜜蜂之歌》这样写道: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在风雨面前会惊慌躲闪;有了我,花儿才开得更鲜艳,为人们奉献的蜂蜜会更香甜。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大自然有我的许多同胞;大伙哼着小曲儿在花丛中飞来舞去,带给天地间一片勃勃生机……”可以想象,当学生学着运用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各种意像联缀成诗的时候,是何等的兴奋与自豪,而对于祖国的语言又会产生何等亲近的感觉。

猜你喜欢
李四光火烧云品味
品味年画
科学家公益宣传
——李四光
李四光家风
《火烧云》的“变”
火烧云
火烧云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从穷孩子到地质学家
火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