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埔县教育局 刘逢纲
写好高考作文犹如雕刻一件艺术品,不仅要匠心独运,还要善用“工具”。那么,写好高考作文有哪些 “工具”可用呢?笔者结合多年教育实践,认为要用好 “三面镜子”。
立意是作文的统帅和灵魂,立意要精巧,必须提前构思好。那如何才能获得精巧的立意呢?不妨使用 “放大镜”来思考。
使用 “放大镜”思考,就应该对准核心问题,找到焦点。把思维聚焦到核心、重点问题上,找到出题老师的立意点、媒体报道的热点和社会的关注点。善于集中火力,围绕一个问题施以浓墨重彩;善于从小口切入,围绕核心问题重点发力。以2017年山东卷高考作文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 “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她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整个材料来看,立意多元,适合个性表达,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写作空间。其一,可从商家、经营者的角度来立意;其二,可从进入书店者的角度来思考;其三,可从这件事的影响来思考,等等。但到底哪个角度最好呢?这时,就会有选择综合症了,难以取舍。我们要综合出题者、媒体报道和社会关注等来考虑,找到核心问题,找到焦点,选择最佳角度来立意。
思路不清晰,问题就讲不清楚,文章就写不好。那如何才能思如泉涌呢?不妨使用 “广角镜”来拓展。
首先,要宽幅度选材。作文主旨一经确定,首要工作就是 “找米”下锅了。收集素材时,要尽量全面考虑,从生活中取材,从教材中取材,从经典著作中取材,从时文报刊中取材……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整理,否则,难免无话可说,无米下锅,套话、空话一大堆。
其次,要多角度思考。比如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或不足;看到客观原因时,也要看到主观原因;看到局部问题时,也要看到全局问题。尽量照顾到各方面的情况,避免顾此失彼。
最后,要多层级划分。在拟制提纲阶段,通过细化提纲可以让思路丰富起来。可以把问题进行分类、分块、分层,沿着问题纹路顺藤摸瓜,往下层层剥开,步步深入,把问题分解为若干不同类别、不同组成要素或不同层次。例如:写 《温暖的母爱》时,可把提纲细化为:
一、开头:迎着风,夜空中洒下温暖的光;伴着灯,亮屋里绽放温暖的花。温暖,就是那么简单。
二、主体:
1.茶暖,冬季母亲手中的一杯奶茶。 (细致描写奶茶,母亲的神态、语言等,详写)
2.话暖,母亲温暖的两句话。(母亲的动作、语言,次详)
3.爱暖,在母亲的怀抱中体验爱。 (写在母亲怀抱的感受,稍略)
三、结尾:夜空洒下的光跑进屋里,温暖的花早已迎接了它,这时的温暖,就是那么简单。人生的暖,生活的暖,其实也就是那么简单。
这样详细的提纲,还怕学生无话可说吗?
修改是保证作文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面对的往往是一些细微问题,还有一些 “深藏不露”的细节问题,这些需要敏锐的眼光才能识别出来。怎样练就一双 “火眼金睛”呢?不妨借助 “显微镜”。
一看主题是否突出。看是否“打开天窗说亮话”,旗帜鲜明地阐明了主题,亮出了中心思想。二看骨架是否稳固。看文稿的架子搭得牢不牢靠,结构完不完整,各条块之间逻辑关系是否清晰明了;看各级标题是否凝练。三看内容是否充实。看文稿要素是否齐备、数据是否准确;看措施是否切合实际,是否瞄准靶心、切中要害。四看标点、字、词、句是否存在问题。标点无误,书写正确,文从字顺,是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边默读边修改,很多问题不通过读是难以发现的,用语感来弥补阅读自己文章容易形成的心理定势。
综上所述,针对高中生学习语文,往往最害怕写作文的特点,善用 “放大镜” “广角镜” “显微镜”,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破解作文写作难题,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