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41)
桥梁美融合于环境美之中,环境美不仅局限于自然环境美,也包含人文环境美。世界闻名的桥梁,通常因其造型独特、赏心悦目、宏伟壮观,而凸显出人民富有创造力的智慧;以其鬼斧神工般的工艺、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展现出当时社会的生产水平,从而被人们所熟知赞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国古式桥梁在世界桥梁的建筑艺术中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古桥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各异、造型美观,不断受到外国旅行家的赞誉。其桥梁特点是勾勒出美丽的桥梁线条使之与朴素的自然环境相完美融合,为美丽的自然景观再添上奇妙的一笔。
现代桥梁建筑艺术水平的明显提高还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世界上相继出现各种桥型的桥梁,且十分讲究桥梁的美学。标志着桥梁美学已不由分说的得到各方建桥者的重视。
桥梁美学与桥梁技术无法分离的。我们造桥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车辆、行人等跨越山谷、江河、海峡而建造设计的,因此,所谓技术美并不是以美为动机的,而是一种技术产物,这种美由其功能造型凝聚而成。技术美主要由形式美、功能美、与环境的协调,三要素构成。
桥梁是三维的空间构造物,但其实也可将其看作是一维的水平长度方向的建筑物。这就相当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个构件组合成整体所展示出来的外形而展现出的美称为形式美。
1.形式。为了更好的发挥桥梁的功能,需要建成最适宜的形式。注意细节与整体间的形态同一,才能展现出协调感与韵律美。不同的桥梁外形给人的视觉冲击感也不同,比如梁桥和斜拉桥,梁式桥的跨径通常比较小,其形式也比较简单明了,而斜拉桥的跨径通常比较大,看上去更加雄伟壮丽,其拉锁的布置也为桥梁增添一份琴弦般的韵律感。
2.比例美。结构在局部和整体间的比例协调,在满足力学要求的前提下,为桥梁赋予一种均衡与和谐的美。均衡美又有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桥梁虽然是静止的固定在某一地方,但其仍然能够展现出动态均衡美,一般来说,对称的建筑结构展现的是一种静态均衡,而非对称的建筑,在结构合理的情况下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动态的均衡美。
3.对称美。很多时候为了取得结构在力学上的平衡,将桥梁建成对称的结构形式,这却恰恰展现了其对称美的一面。但其实并不是认为对称就美,不对称就不美。
众所周知,桥梁建设初衷是用来供车辆、行人等跨越障碍的,桥梁更多的是以其功能来体现其价值,因此,相比之前的形式美,功能美的地位仿佛更加重要。
1.静中有动。桥梁这类结构是建造在具体地点、固定不动的,无论在客观还是主观上,它都是静止的,这与汽车、飞机等这类动态的结构物是不同的。即便桥梁在外观上是静止不动的,但在其内部无时无刻不在抵抗着外力,这种呈现出的力的紧张状态,展现出力动感的功能美。
2.装饰。一些不是以美为动机所建造的产物,可在其表面加以装饰来点缀。这就像是在衣服上设计各种图案来装饰美化衣服一样。中国古桥很多都在桥的栏杆上做雕刻,比如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其形态各异,每一个都是那么的独一无二,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令人流连忘返,并由衷的赞叹先人们那精湛的雕刻工艺。
由于桥梁的建造地就在人类的生活圈中,在那原本空旷或者单一的空间中拔地而起,因此,如此庞然大物必然吸引人的眼球。如果它与环境协调,能很好的融入周围环境,那就是锦上添花,但如果设计的桥不合理导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那它相当于画蛇添足,即便桥梁本身是多么的惊艳,那它也不会给人们营造出它该有的意境。
1.环境和景观。“环境”就是与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世界,它对不同的生物种群有着不同的结构,但都受环境的支配。越高等的生物,受环境的影响也越大。一般在心理学上,将环境划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三类。
环境的内容是变幻无穷的,如灯火通明的繁华街道、充满静谧欢乐的公园、忙碌奔波的港口码头等又或者是充满悠闲和鸟语花香的田园之地、海滨和林木的苍翠之地、峡谷岩石的山区之地等,还有充满文化气息、历史悠久或宗教、民俗氛围浓厚之地。
2.桥梁与环境。桥梁是构成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实实在在的客观的存在。用于建桥的材料有木材、石料、混凝土、铝合金和钢材等,现在对木材和石料的使用基本停止。每种材料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与生俱来的特性,虽然它本身具备的特点不可改变,但可改变其构件的断面组成和拼装方法,来给人呈现出不同的印象。
“形式美”、“功能美”、“与环境相协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桥梁的技术美,而色彩是这些要素关系中不可或缺的视觉要素。色彩是建筑的一种表现手法,但在我国的公路桥梁中专门用色彩来装饰的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建桥的用材一般都是石材和混凝土居多,而这种材料的颜色与天然的调和色彩相近,极易与环境相协调。随着建筑涂料的不断发展,有时为了更好的衬托景观并与环境相融,就需要在桥上进行涂装。
不同的配色对人产生的心理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暖色之间的配色一般给人温暖、活泼的心理暗示,冷色间的配色给人冷漠、清爽、宁静的感觉,而冷暖色互搭能让人感到满足与舒适。
一般来说,比较极端的颜色,像那些非常昏暗或光怪陆离的刺眼的颜色,都不会给人带来好感,容易破坏人的心情。现代人的审美更趋于简单,或许是见惯了城市的灯红酒绿,更喜欢看到一些朴实无华的事物。
同样的物体,在它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情况下,图上不同的颜色,对人在心理上的重量感是不同的。亮色的比深暗色的给人感觉更轻,一般来说,暖色系比冷色系轻。
桥梁是社会交通中非常重要的建筑,更是一种艺术品。桥梁美学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要很好的表现出桥梁的技术美与艺术美需要在设计桥梁时做好相应的美学工作,虽然对桥梁美的理解与个人的美学修养有很大的关系,但结合对桥梁美学的认识与大众审美观,能很好的培养我们的美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