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融入大学生“朋友圈”方法初探

2018-04-02 11:15□岳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朋友圈好友辅导员

□岳 颀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日益普及,以微信等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根据201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我国网民已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智能手机,使用率为97.5%,微信作为主流即时通信工具,使用更加普及。作为微信的重要功能,“朋友圈”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网络社交的重任,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新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

1 辅导员要积极融入大学生“朋友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辅导员要做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面对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络环境,教育部在2017年新出台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要求辅导员“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辅导员不仅要在现实生活中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还必须积极融入大学生的网络“朋友圈”,这既是丰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2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特点

微信“朋友圈”是腾讯公司主营的社交软件微信上的一个重要功能,于微信4.0版本2012年4月19日更新时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音乐、短视频等分享到“朋友圈”。另外,用户还可以对好友新发的内容进行“评论”或“赞”,实现即时互动。微信一经推出,迅速占领移动通信市场,很短的时间内数以亿计的注册用户震惊了全世界。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微信的许多实用功能令他们着迷,“朋友圈”更是成为大学生使用最频繁的模块。笔者随机对所在大学园区多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大学生群体中78.66%的学生在使用微信,没有使用过微信的学生也有58.87%的人准备尝试实用,其中使用微信的大学生中有88.35%几乎每天都登录“朋友圈”。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把线下的人际交往、阅读浏览、资源获取等部分转移到了网上,他们渴望交流,渴望得到肯定与关注,而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恰恰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因此,辅导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朋友圈”,就要积极研究微信“朋友圈”的特点。

2.1 “朋友圈”是微信技术性能特点的集中体现

“朋友圈”可以看作是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社区,只要有网络流量,不需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通过一部智能终端设备注册账号登录,准入门槛极低,甚至不需要实名认证。“朋友圈”内容丰富,通过来自不同人群的信息发布与转发,实现着网络信息资源的聚合,各种信息以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的形式在这里实现多元化交流,多媒体整合输出对感官冲击力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同时,微信的好友关系搭建方便灵活快捷,可以轻松导入通讯录联系人和QQ好友,或是通过“摇一摇”“扫二维码”或“附近的人”等位置共享来搜索、添加好友,“朋友圈”内成员相互熟悉,关系紧密,互动性强,社交覆盖面广。

2.2 “朋友圈”是相对封闭的自媒体社区

大学生“朋友圈”的内容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社会交际、所思所想所悟等自媒体信息;二是众多好友之间通过转发、评论、分享等方式,在“朋友圈”中传播的其他新息。和微博、QQ空间等其他社交网络平台相比,“朋友圈”是相对封闭的,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比如只有好友才能查看用户发布或分享的“朋友圈”内容,非好友最多可查看最近十条信息(用户可设置陌生人不可见),这和微博等只需关注即可查看的广播方式完全不同。

2.3 “朋友圈”是取信度较高的网络信息平台

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对象都是朋友圈内的好友,多为同学、朋友、亲属等关系密切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出于各种关系考虑,有起码的信任基础;加之相似领域的人本身有着相似的学科背景和兴趣爱好,对于事物的认知也会有较高的契合度;另外,好友之间存在着“朋友圈”的交叉重叠,一些传播内容经常被重复传播、反复转发,形成短时间内的“堆积效应”,如最近网络上广泛传播的“魏则西事件”等,这种短时间内的重复刷屏,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相关内容的取信度[1]。这也是“朋友圈”网络传谣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中就指出,微信已形成“超媒体”生态系统,网络传谣日益严重,微信辟谣难度大。

2.4 “朋友圈”是情感互通与互动交流的有效载体

“朋友圈”中的好友在社会关系、生活兴趣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有较大的相似性,彼此之间互动频繁。正处于青春时期的大学生,多愁善感、感情丰富,渴望得到关注与回应,他们通过“朋友圈”这一媒介进行情感表达、情绪宣泄,在互动中增进感情、提升友谊,有效避免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人际交往的尴尬,已经成为大学生情感互通的有效社交平台。

3 “朋友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但辨识力、自控能力也较弱,容易受各种各样的影响。微信“朋友圈”的特点决定了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发挥其优势是广大辅导员工作中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3.1 “朋友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合理利用“朋友圈”,能够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距离。长期以来,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直是学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只入耳,不入心”“学生左耳听,右耳出”,都是困扰辅导员工作的难题。而根源正是主客体之间的距离感,这种“教与学”“授与受”的矛盾,无形中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微信“朋友圈”的出现带来了转机,在“朋友圈”中,辅导员和大学生以“好友”的身份相处,师生身份得以淡化,极大缓解了这种身份上的尴尬,避免了学生与老师面对面的心理压力。同时,师生线上互动的增加,彼此更加熟悉,加之语言的生活化,其中所蕴含的处世哲学和人生导航也就显得不那么生硬,变得好接收了。

(2)合理利用“朋友圈”,能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生硬,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大学生接受度不高。而依托“朋友圈”使辅导员的工作与大学生的生活更接近,通过了解他们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某个点进行教育引导,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微信“朋友圈”中本来就有许多精品资源,采用图像、音频、视频的形式,冲破以往灌输式教育模式的束缚,感染力非常强,教育的实际效果也很好。再者,微信“朋友圈”依托移动通信技术,完全避免了固定时间、固定场地集中教育的不便,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进行教育引导,更有利于现在碎片时间的

3.2 “朋友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

(1)“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来冲击。微信“朋友圈”在信息传播方面是相对开放的平台,各种思潮泛滥,缺乏审核与监管,一些内容明显和我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相符,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面对网络上各种非主流的思想、观点,也显得力不从心。一些辅导员会有这样的感慨,“课堂上辛辛苦苦45分钟讲的理论和思想,可能被朋友圈一个转发帖子就打败了”。

(2)微信“朋友圈”的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带来冲击。尼尔博兹曼教授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说,随着准入门槛的越来越低,媒体的信息都变成了娱乐的泛化,“搞笑”成风,“闹腾”无罪,为了娱乐,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2]。微信“朋友圈”的泛娱乐化主要体现在传播内容上,这严重冲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比如目前充斥“朋友圈”的段子文化,极尽恶搞之能事,各种无节操地讽刺、吐槽,甚至一些经典哲理和富含人生智慧的励志语言也被重新解读和歪曲,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3)“朋友圈”的多元价值理论不断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微信“朋友圈”内容虽包罗万象,却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加之审核机制的不健全和监管不到位,造成各种理论思潮纷涌,这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现实的冲击,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也面临极大挑战。如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极端人权理论等,都对大学生冲击很大。同时,由于信息传播的大众性和复杂性,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低级趣味的信息随处可见,甚至于色情、暴力、反动信息蔓延,这些内容弱化了大学生的自我道德控制底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和信仰动摇。

(4)微信“朋友圈”的兴起对辅导员的个人素养与人格魅力提出新的要求。“朋友圈”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面对全新的网络社区环境,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决不能被动选择失语,漠视其存在,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拱手相让。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意识形态的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如果不去占领,那么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辅导员应着重提升信息素养和网络技术水平,不断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语言艺术,提升被关注度,避免被学生技术屏蔽(不看辅导员朋友圈或不让辅导员看自己的朋友圈)而成为“孤岛式好友”。

4 辅导员融入大学生“朋友圈”的策略解析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不同。”[3]面对迅猛发展的微信“朋友圈”文化,广大辅导员如何“想方设法融入,言传身教引导,潜移默化影响”,是能否不断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

4.1 顺势而为,建立微信账号融入大学生的“朋友圈”

准入门槛低本来就是网络媒介的重要特性,加之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壁垒的限制就越发微不足道。大学生作为新新人类,他们接触、适应新事物的速度超乎想象,面对微信“朋友圈”发展的新形势,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微信“朋友圈”给大学生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去利用而不是消极逃避。首先,尽快建立个人微信账号(最好使用实名账号),认真学习微信的各个功能模块,尤其是“朋友圈”的结构布局、好友查找和信息发布等,熟练掌握“点赞”和“评论”的使用方法;其次,辅导员要俯下身子和大学生交朋友,积极引导大学生与自己互加微信好友,在“朋友圈”中经常互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并评论他们感兴趣的时事新闻和热点事件,全面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最后,要发挥专业所长,在参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过程中,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积极的、健康的、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通过微信朋友圈推送出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4.2 主动提升,增强辅导员驾驭“朋友圈”的素养和能力

微信“朋友圈”归根结底只是即时通讯软件的一个功能模块,如何发挥好它的作用,为我所用,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提升应用此类软件的水平。首先,辅导员应具备移动通信的技术基础,从最基本的用智能手机打字、拍照、录短视频,到信息整合、微视频制作等,能否快捷高效地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和各种辅助类APP,是在朋友圈中有所作为的基础;其次,要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观察并参与他们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时事事件讨论,积极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互动;再次,要努力学习网络生活中惯用的表达方式和流行语,不断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产生天然的亲切感;最后,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技巧和人格魅力,通过在“朋友圈”中分享、转发和评论,凝聚辅导员的光芒和影响力,潜移默化地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成长。

4.3 加强引导,提升大学生的“朋友圈”生存能力

辅导员能否顺利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关键还在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青年学生。大学生正处于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生关键时期,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朋友圈”环境,他们的思想观念、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都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加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容易导致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的偏移。因此,辅导员应格外注意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和引导,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体系与是非观,提升他们在网络上的适应与生存能力。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中的优秀人才成为网络上的辅导员助手和微信“朋友圈”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来自于学生中间,在学生群体中有着广泛的人际关系和公信力,通过意见领袖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信息,会有更好的说服力和亲和力,有时能起到辅导员不能达到的效果。

4.4 虚实结合,实现线上线下“朋友圈”的全方位辅导

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4]”因此,辅导员一定要在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上下功夫,积极融入大学生在线上和线下的“朋友圈”。面对新的媒体环境,既要主动适应占领新阵地,又要把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加强传承和坚持;做到“思政理论课打基础、日常教育补短板、线上互动防变转”,切实通过线上线下的全方位辅导,为大学生筑好基于微信“朋友圈”网上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朋友圈好友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属羊
删除好友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雪花特快专递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