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灿 肖燕怜
“媚雅”与“媚俗”同源,都代表了放弃真正的艺术格调和文化修养的“坏趣味”,但二者也有鲜明对立性。“‘媚俗’重点在‘俗’,指迎合观众低级趣味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而‘媚雅’重点在‘媚’,指迎合高雅艺术的审美主体,形式大于内容的虚假行为。”①
“媚雅”现象是一种具有虚假性、自媚性和夸饰性的文化现象,其话语修辞堆砌、繁复和空洞,有着明显的拆解、拼贴的“碎片化”特征。②在“媚雅”现象里,忽略高雅文化背后的逻辑和内涵,简化为一系列象征符号的作品比比皆是,“自由独立”等同于一个呐喊的“姿势”,“思想”即是一句口号。其文化产品并不承载深刻的意义,而是渲染一种精致而琐碎的“情调”。
“媚雅”现象“形式大于内容”的特性,与中产阶级的兴起密切相关。一方面,较为优渥的经济基础催生了对高雅和精致文化品味的渴慕。另一方面,因经济水平而联系起来的阶级成员复杂且松散,迫切需要建构新的身份符号和文化认同。因此,具有艺术色彩且易于模仿和复制的“媚雅”符号,一经出现就受到了中产阶级的追捧。
“媚雅”最初进入文化领域时,还因其“先锋性”受到部分推崇,但进入21世纪时,就引起了警惕和批判。那么,担负着文化传承责任的传统新闻媒体,为何没有在“媚雅”现象中实现有效干预?面对新时期的转型压力,又将如何应对“媚雅”现象中的角色冲突?本文以“媚雅”现象作为研究的切口,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导致传统新闻媒体的文化职能缺失的深层原因。
近代中国新闻业肇始于近代报刊,最早由外国传教士引入,但很快就被近代知识分子和革命家用作宣传思想、启迪民智的政治武器和阵地。鲜明的政治属性赋予了传统新闻媒体的政治角色和功能。从“报刊有益于国事”到党性原则的确立,传统新闻媒体的政治的先赋角色一再被确认和强调。这一时期的传统新闻媒体的角色间的支配地位明显,政治角色作为整体角色扮演的首要且单一的选择,经济角色和文化角色仅作为从属角色。因此,这一时期的传统新闻媒体的角色认知清晰而鲜明。
传统新闻媒体的单一政治角色立场,一直持续到市场经济引入,“去政治化”趋势显现。“学者王中所倡导的‘报纸的商品性’作为‘党和人民性’的补充被赋予了学术正当性,成为20世纪90年代媒体大规模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缘起。”③李良荣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闻的双重性”,这一说法既调和了新闻政治性和商品性的矛盾,也完成了对其经济角色正当性的赋权。
1978年,《人民日报》等要求新闻业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获批,这意味着传统新闻媒体的经济角色和功能得以强化,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化主体,传统新闻媒体迎来了第一次角色的转换。与此同时,民营资本大量涌入传统新闻业,有关政治与经济的角色冲突开始显现。
媒体的第二次角色转换,源于具有移动互联技术特征新兴媒体的兴起。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巨头,在传媒行业投入巨额资金,以实现全方位布局媒体矩阵。资本介入之下,传媒业态再一次面临巨大转变,传统新闻媒体也难逃被裹挟的命运,由“原来的纯粹国有制,变为纯国营、纯民营以及国营与民营混合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④除此以外,还有参股、合办、收购等混合形式的交织,背后的资本力量错综复杂。
背后资本力量洗牌的同时,传统新闻媒体还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无论是优质传统新闻媒体人的“离职潮”,还是广告收入的“断崖式”下跌,腹背受敌的传统新闻媒体加剧了自我角色认知的困惑。
“求生欲”强烈的传统新闻媒体转而追求经济资本,以《深圳晚报》的头版改革兴起为标志,进入了一个小高潮。刊登大幅图片、精简文字报道、强调标题作用和海报式版面设计,并联合新兴媒体制造“爆款”。这种极致的做法引发了普遍的质疑,但如何在转型过程中把握好传统新闻媒体的“三种角色”,如何在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中寻求微妙的平衡,成为当下传统新闻媒体解决角色冲突的关键。
尽管传统新闻媒体角色有向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但政治对媒体属性的控制不可撼动。事实上,“私营经济的壮大本身就是改革开放一系列政策所打造的结果,用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和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⑤私营经济的政治姿态始终是合作的,但同时也以控制媒体股权、广告投放等市场化的方式,不断扩大对媒体的影响力,促成了对媒体控制权的抢夺。
消费领域的阶层分化、精神文化消费增长,经济条件优渥的新兴中产阶级成为媒介市场所争夺的优质受众群,“文化资本逐渐取代政治资本,成为衡量媒体质量的主要标准。一旦这种衡量标准被市场接受,文化资本便与经济资本结成同盟”。⑥
文化与经济的结盟,意味着可观的收益,但同时也极易被商业逻辑裹挟,陷入“媚雅”陷阱。以标榜新锐文化的《新周刊》为例,在一轮又一轮“文化概念”的更迭中,它以年轻受众的流行文化趣味为指向,捕捉“新锐”的文化概念符号,却忽略对深层文化内涵的延伸,最终留下大量碎片化的文化符号,为“媚雅”现象的发展提供了素材。
以《新周刊》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媒体以文化为对象,实际上却形成了表现碎片化文化的新闻话语。代表主流文化话语的传统新闻媒体,不仅没有实现其传播文化观念的初衷,客观上还成为了传播“媚雅”的重要信息源,为非新闻媒体提供了素材,催化了小说、影视剧在文化市场对“媚雅”符号的加工和流通。
传统新闻媒体无法充分发挥文化职能的关键原因,首先在于其对高雅文化缺乏真正的鉴别力,为了与“媚俗”划清界限而盲目追求“小众化”。其次,高雅文化的艺术门槛不利于直接复制和模仿,需要在理解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与现有文化传播特点和文化发展需求相结合,并尽量缩小媒体文化话语与日常话语之间的差距,形成一种具备高雅文化趣味的大众文化话语。
媒体文化话语不仅包括文化的新闻话语,还包含以媒体为载体的其他文化话语,如文化节目、文艺副刊和专栏,以及借由其媒体平台所传播的小说、影视剧等。目前的媒体文化话语仍然是传统和精英式的,以文化新闻为代表的新闻话语呈现出一种与公众日常话语严重错位的状态。文化是文化,生活是生活,难以产生持续影响。
“社会是文化的保留所和传递器,凡是文化都有社会的意义,都以社会为基础。”⑦传统新闻媒体的文化话语长期不能与日常话语产生勾连,这种错位一旦成为常态,势必会失去社会土壤,导致文化的话语权被其他媒体所抢夺,削弱文化话语的权威性。
这一点在业界已经有所察觉,不断探索深化文化新闻内涵的方法,试图打破狭义的文化新闻概念,“把时政、社会、地域和文化结合起来,让文化新闻落地”。⑧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文化新闻话语,非新闻文化话语更为多元和繁荣。其话语的表现既有拼贴、堆砌、消费文化符号的“媚雅”一面,同时也出现了贴合大众生活的“雅俗共赏”的新趋势。
以央视的文化节目为例,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早期文化节目,形式单一,注重文化氛围渲染,题材与内容小众,“碎片化”特征明显;以《中华好诗词》为代表的中后期文化节目,加入了竞赛形式和线下互动,考虑古今文化语境的差异,注重文化内涵在现代生活的延展性;以《经典咏流传》为代表的最新文化节目,以音乐的形式重新翻唱经典诗词,赋予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新的内涵和意义。同时,歌词与诗词具有音韵、象征和意境等相近的文本特性,巧妙地避免了诗词话语与日常话语之间出现断裂。
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央视的转型意味着一种良性的趋势,即文化传承的核心不在于符号化的复制和模仿,或单纯的知晓和累积,而在于为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寻求新的文化土壤,不断赋予传统文化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新的内涵和意义,在发展中传承。
“媚雅”现象的本质在于对先进文化的渴慕所引发的模仿,“在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团体的接触中,出于想要与文化高的团体并驾齐驱而模仿”。⑨模仿是文化进步的途径,但一味地模仿,也会促使民族文化甘于落后,产生惰性。这显然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的文化诉求不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有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
传统新闻媒体在“媚雅”现象中的职能缺失,反映了现阶段对先进文化的发展定位仍然很不清晰。现代文化仍以模仿为主,尚未突破文化惰性,不仅对优秀文化的改良和创造尚未形成常态,还转向一场消费和占有文化符号的“虚假的”狂欢。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在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其不适用的部分,并没有引发文化创造的冲动,而是直接被简化为易于复制和模仿的形式和符号,湮没在琐碎而无意义的情调中。
“媚雅”现象不仅显示了当下文化的乱象,以及利益驱动下的浮躁心态,更体现了我国目前文化创造力不足的问题。文化是延滞的,而非演进的,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的长处,与发展要求相适应。
文化本来就是人为的和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本身就几经变换。“四千年前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结绳以记事的文化”⑩,与两千年前讲求礼仪、比邻而居、歌以咏怀的文化已然大不相同。现代文化不必拘泥于对传统文化的生搬硬套,也无须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应该寻求具有民族特色、符合现代发展的全新文化,而这正是传统新闻媒体文化传承角色的要义所在。
注释:
①肖炜静.错位与回归——“媚俗”术语的东方语义之旅[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5(01).
②陈舒劼.媚雅:小资的文化符号生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8).
③向芬.新闻学研究的“政治”主场、退隐与回归——对“新闻论争三十年”的历史考察与反思[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④郭雅静.论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混合所有制[J].新闻大学,2017(03).
⑤[美]李成.“中产”中国:超越经济转型的新兴中国中产阶级[M].许效礼,王祥钢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81-282.
⑥刘海龙.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362.
⑦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78.
⑧满羿.突破狭义的文化新闻概念[J].青年记者,2017(09):31.
⑨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64.
⑩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