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正逊 周军
电视问政类栏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在全国多个地市电视台制作播出,并得到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电视问政即政府与民众开展协商讨论的平台,为双方参与协商民主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基础和组织空间。“权力的执掌者、利益相关方和公民,通过一个平台让多方协商讨论,改变个人偏好而达成共识”①,这是协商民主的典型形式。电视问政因此可以被视作协商民主的平台,如何适时把握党委政府和民众在栏目中不同的角色定位以及呈现的不同关系,自然成为其发挥传播渠道和监督平台作用并改进节目制作提升节目影响力的关键。因此,本文重点梳理党委政府与民众在电视问政栏目中呈现的双重关系,并考察当前电视问政类栏目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电视问政类栏目的改进策略。
电视问政作为一种协商民主平台,必须提供和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其一是协商主体的相互尊重;其二是协商主体之间的信息对称”②。而现有的电视问政类栏目的节目设立、议题选择、播出形式等基本都由地方党委和政府主导和决定,扮演着电视问政类栏目的实际“把关人”,节目形式大多仍然处在“我说你听”的阶段。而市民作为参与协商的重要主体,可以说是协商民主最终的服务对象,但他们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往往只能等待被选择,这大大削弱了电视问政类栏目的民主协商功能和吸引力,降低了市民的参与热情。究其原因,是包括党委政府、民众以及电视问政栏目自身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角色认识不清、把握不准造成的。
电视问政作为一档自上而下传递党委和政府政策、主动“打捞”民意并自下而上接收民众声音的栏目,其实质是“政治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③,也就是说电视问政是一种政治传播活动。党委和政府拥有最多的政治信息,是权威发布者,自然地成为了电视问政的传播主体。不管是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杭州电视台的《我们的圆桌会》,还是南宁电视台的《向人民承诺》,都是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保证了党委和政府传播主体的地位。以南宁电视台《电视问政——向人民承诺》为例,节目的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该节目由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监察局、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④,其制作和播出经费则由市财政统筹安排,从制度和经费两个方面确立了党委和政府的传播主体地位。
从公权力的运行角度来看,政府官员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公权力的使用者,应该接受民众的监督。政府官员参与电视问政栏目,目的就是主动公开信息、接收民众的监督和质询,及时对提问进行反馈,在电视问政中就表现出“被问政”主体的角色。
电视问政栏目作为一种政治传播活动,其核心是向民众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这种传播关系中,市民是政治信息的目标受众。但市民作为公权力的监督者,可以通过该栏目获取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利益诉求,要求对政府在施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问责追责,体现在电视问政中就是扮演“问政”主体的角色。因此,在电视问政平台中,市民既是政治信息的受众同时也是参与问政的主体,具有双重的角色。
市民的双重角色决定了其在电视问政中的双重地位和表现。一是市民作为信息接收者,是受众,强调市民的知情权。二是市民作为问政主体可以就自己关心关注的社会问题向政府发问,强调市民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监督权。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明确,党委政府和市民在电视问政中具有双重的角色定位,双重的角色定位是由双重的互动关系而来的,一是党委和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传播——反馈”的传播关系,从而决定着党委和政府的传播主体角色以及民众的受众反馈角色;二是掌握公权力的政府主动接收民众监督而形成的“执政——监督”的政治关系,在电视问政栏目中则以“被问政——问政”形式表现出来。这两种互动关系的形成既决定了双方的角色定位,同时也为双方切实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提出了要求和参照。
党委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传播——反馈”关系要求政府应借助于电视问政这一平台,自上而下积极公开公布政府的相关信息和政策,主动“放低”“身段”参与对话,承担起前期的议题设置、中期的参与融入和后期的问责追责等任务。党委政府与市民之间“被问政——问政”的政治关系,是由市民自下而上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质询甚至问责和追责而产生的。由此建立的关系就要求市民可以就自身关心关注的问题向政府“发难”,主动设置议题,要求政府予以解决,并对解决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
从电视问政中党委政府和市民构建的“传播——反馈”关系来看,电视媒体做好“喉舌”,以最快的速度、最简单的形式、最亲切的表达,传达好、诠释好党委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这是电视媒体最基本的职责。但“政治传播并非政府(或政党)单方意志的表达,政治传播的策略制定和执行需要充分考虑民意倾向”⑤。市民对于政策的发布、落地和执行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电视问政应该发挥好政策“缓释”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市民的反馈信息同样需要电视媒体通过采访调查,并借助于电视问政这一平台展开讨论,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党委政府,以便及时对其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党委政府和市民之间“执政——监督”的政治关系在电视问政中体现为“被问政——问政”关系,电视媒体的这一监督权力来自于市民监督权利让渡。电视问政需要了解社会中出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民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及时曝光和监督,特别是对新出现的热点问题应该及时跟进,听取和反映百姓的意见态度,为民众自主设置议题创造条件,以帮助民众反映问题并对政府实施监督。
目前开办的电视问政栏目从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单项传播的问题,存在“重传达轻反馈”“重宣传轻讨论”的现象,无法真切把握“传播——反馈”关系。而在处理“被问政——问政”关系时,过于注重对政府官员的问责追责。而社会问题需要政府正确的政策指导以及民众的配合和监督,单单问责和追责官员无法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因此,电视问政栏目应该从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形成的“传播——反馈”“被问政——问政”的双重关系出发,坚持和完善这两种关系,形成制度化的“传播——反馈”“执政——监督”机制,发挥好自身的平台作用,以适应社会治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党委政府与民众之间在电视问政中的传播关系,应完善为党委政府形成决策、电视问政搭建平台、市民参与讨论、意见反馈返回党委政府的双向“传播——反馈”关系,从而激发市民参与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积极性,提高政府政策执行的效能。具体做法包括以下两点:
老职工居民区,低矮破旧的老平房拆得差不多了,新建的都是五层楼的新房,类似于城里的保障房,有几栋正在建。迟恒看俩老头树荫石桌上下棋,正好一人要走,迟恒补了他的位。
一是电视问政节目现场,电视问政的编辑记者应注意扩大民众参与讨论的机会,真正将民众的意见纳入到政策制定中来。与网络问政等形式不同,电视问政能够给市民提供面对面与政府官员对话的机会,而以前栏目主要以专家学者的现场点评为主,市民的反馈主要集中于现场的“民意代表”,社情民意反馈得不够充分。
二是编辑记者要进一步“下沉”到基层,收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基层群众对于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有什么样的意见建议,不能仅仅依靠电视问政节目现场的提问以及网络留言,更需要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收集民意和民智,并将这些意见带回到电视问政的节目现场,提供给现场的政府官员、点评嘉宾和市民。
与“传播——反馈”关系中党委政府处于主导地位不同,在“被问政——问政”关系中,市民应该处于更加主动的状态,主动就政府的行为和社会热点问题提出问题,设置议题。电视问政作为中间桥梁,需要从以下两点对节目进行改进:
一是电视问政栏目应该主动“打捞”民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设置相应的议程,为公众动议提供渠道。公众动议是指社会公众通过法定渠道向行政机关提出具体详细的立法或决策建议的行为。⑥公众动议的行为以及内容需要电视问政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党委政府,以帮助其了解民情民意。
二是电视问政栏目要帮助市民提高政治素养,提升其参与电视问政的能力。市民作为电视问政的参与主体,其政治素养以及参与能力直接关系到电视问政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市民参与其他方面的政治活动。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需要制度的不断规范、政府官员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政府各部门的相互协作以及市民的理解、配合与支持。电视问政栏目虽然问出了许多“马上就办”的实效,但所谓的“马上就办”是不可持续的,这样只会培养出缺乏沟通意识和耐心的市民,这是“对公众理性的一种严重腐蚀,它使公众忽略了与己相关的具体问题和基本的政治诉求,而沦为围观的看客,理性、批判的公民被置换成消费的市民”⑦,对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并非有利。电视问政需要培养市民理解政策的能力,使其在沟通对话中了解和理解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目的、过程以及结果,增强其参与、支持政府工作的积极性,让市民对于政府多一些理解、耐心和支持。
注释:
①何包钢.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建构一个理性且成熟的公民社会[J].开放时代,2012(04):23—36.
③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4):19.
④中共南宁市委办公厅、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节目工作方案》的通知南办发[2014]24号。
⑤荆学民,苏颖.论政治传播的公共性[J].天津社会科学,2014(04):64.
⑥宋雄伟,政府协商的逻辑起点、基本内涵与完善路径[J].江汉论坛,2016(06):47.
⑦张萍,比较视角下我国电视问政的发展[J].现代视听,20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