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8)
20世纪末,“互联网金融”诞生于美国,从此开启了金融业发展的新篇章,随后在世界各地区迅速发展起来。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处理的互联网支付业务金额突破2 000万亿元,到2017年已达2 139.1万亿元,仅从移动支付来看,2017年我国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笔数同比增长85.82%,金额同比增长45.59%,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处在不断增长的成长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从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逐渐发展成具有一定竞争性质的垄断竞争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很高,这是一种金融抑制下具有较高垄断性质的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且我国商业银行业极有可能将长期处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状态,短期内难以被打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四大商业银行注资的同时引进战略投资者,这一举措使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异军突起。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仍属于寡头垄断性结构,但是,四大商业银行在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同时,其经营绩效方面却远远不如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
在这个阶段,许多研究结论指出我国商业银行集中度非常高,各大商业银行也意识到市场结构的垄断性质不利于竞争力的提高,这不仅促进了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内部改革,还鼓励了一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从此,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虽高但趋于下降,垄断状态逐渐被打破,市场结构开始由极高寡占变为高集中寡占型,从寡头垄断、高度集中型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当集中型。
互联网金融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金融互联网化,指的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性工具替代了传统金融业的业务处理方式,如网上银行等;另一方面是指互联网金融化,信息技术不再局限于工具,已经衍生出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如第三方支付等。无论哪一种互联网金融,都会对商业银行发展产生影响。金融互联网化拓展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为其创新业务模式提供有效途径,而互联网金融化的影响则需要对商业银行不同业务类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多表现出竞争的关系。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三大业务造成不小冲击,从而引起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与一般商业零售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在三大业务产生的影响,与“互联网+零售”对传统零售业经营业绩、商业模式的影响类似,会引起金融脱媒,最终危及整个商业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和商业模式。
综合来看,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金融供应链;(2)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立足客户需求设计产品;(3)创新商业模式,树立互联网思维;(4)加大自身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为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郭品和沈悦运用“文本挖掘法”构建了互联网金融指标。运用此方法,刘忠璐和林章悦通过145家银行数据的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对商业银行盈利造成不利冲击,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尤其大,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却是个例外,其盈利能力不降反升,充分证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那些积极调整盈利模式的银行,是具有正向效应的。但是,黄锐和黄剑运用同样的方法测度互联网金融,通过98家商业银行数据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研究,却得到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冲击和倒逼效应的对比下,倒逼效应更胜一筹,对比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后者受互联网金融正向影响更为明显。
从整体上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商业银行业不得不提升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投入产出率,并且逐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以提高商业银行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规模效率的影响,各学者观点不一。管仁荣、张文松和杨朋君认为,由于我国资本总量大,银行数量多但整体规模很小,离最优规模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所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的整体规模效率有负面影响,但是对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具有提升作用。然而,仓明、鞠玲玲和孟令杰则认为,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迫使商业银行停止扩张,进行内部机构整顿,努力提高自身规模效率,所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的规模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制约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提升。
通过上文的比较总结,有关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的商业银行都处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加剧了银行业市场的竞争程度。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造成极大冲击,凭借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优势,逐渐挤占商业银行的市场。为了生存,商业银行不得不调整其商业模式以及管理结构,从而使银行业的竞争程度愈加激烈。
第二,互联网金融主要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以及中间业务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和内部结构。寻找互联网金融通过什么途径、如何影响商业银行是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必不可少的,商业银行应该树立互联网思维,应用大数据,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第三,互联网金融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不尽相同,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整个商业银行业的运行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不是颠覆性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还存在倒逼效应,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第四,对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目前为止还存在许多不一致的结论,而要寻找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之间协调发展的方法,促进两者双向融合、互利共赢,就务必要使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