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文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在Rogers提出的人格理论中,自我和谐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1].自我和谐关注的是自我内部、自我与经验这两个方面的协调[2].如果个体自我内部产生不协调,或者所体验到的自我与经验的差距太大,困扰、焦虑、紧张的情绪就会出现,导致个体的不和谐,这种情况一旦持续,就会导致某种心理上的障碍.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与自我概念的和谐统一,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3].自我不和谐的个体,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客观差距存在的错误认知,可能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不良因素[4].自我和谐与许多其他人格特征存在相关性,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这个概念引起了国外学者的研究热情,涌现出了许多研究成果.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自我和谐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较多关注,开展了许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专著和论文.这些研究,在方式上,从最初的理论综述发展到后来的实证研究;工具上,从国外自我和谐量表的直接引进到针对国内特定对象的修订;内容上,从自我和谐的概念到与其他人格特征的本质联系,主题内容越来越丰富,研究手段越来越多样.但是,国内学者针对自我和谐文献进行梳理式的定量研究较少,没能较好把握自我和谐研究发展的动态性和研究热点的发展性.因此,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梳理我国自我和谐研究的基本脉络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使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共词分析和可视化技术,运用词频分析工具,对国内自我和谐文献进行分析,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高水平期刊的代表,本研究选择这两类期刊作为数据源,通过检索篇名或关键词为“自我和谐”的文献,年限不限,得到354条数据(检索时间是2017年11月2日),剔除目录、索引和艺术类等7篇数据,共得有效文献347篇.
对样本文献统计分析发现,2002年之前,文献资料很少,从2003年开始,数量急剧增加,说明自我和谐在这一年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到2013年,文献增加到最高点40篇,相关研究在国内达到鼎盛,之后文献数量开始逐步下降(见表1).
把每年论文发表数量做成条形图和增长模型图(如图1),文献累积增长趋势的拟合优度R2为0.865 2,符合普赖斯年提出的文献指数增长规律[5].从2014年开始,累积文献量和模型理论值之间差距逐步扩大,可能是自我和谐理论逐渐成熟,也可能是理论研究热点出现转移.
表1 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
图1 文献发表数量分布图
上述347篇文献先后发表在137种期刊上,大部分文献高度集中在少数几种期刊中,少数文献分散在大量期刊上,呈现幂律分布的特征,如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自我和谐文献发布期刊频率分布曲线的拐点在5,发表5篇及以上文献的期刊是主要发表期刊,主要发表期刊共有14种期刊,这些期刊发表的论文占有总数的47.99%.发表量最大的三种刊物《中国学校卫生》38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2篇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1篇,这三种期刊的发文量占总数的23.28%,集中度非常突出.
图2 发表自我和谐文献的期刊频率分布图
347篇文献中共有662个作者,有99位作者发表了两篇及以上的论文,占总数14.96%,第一作者人数为295人,有32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2篇及以上论文,说明中国关于自我和谐理论的研究比较分散.高产作者有王登峰(12篇)、崔红(8篇)、何安明(7篇)、冯正直(7篇)和惠秋平(6篇).
表2 发表自我和谐文献的主要期刊
运用SATI软件统计,本研究发现347篇文献中共计有关键词820个,设定5次为阈值,以此选取33个研究热点高频关键词(表3).“自我和谐”作为关键词出现164次,其次为“大学生”47次, “心理健康”44次.将33个关键词组成33X33的无向对称关系的共词矩阵(表4),当两个关键词出现在同一文献中时,说明两者存在关系,对角线上的数值是该关键词的出现频率.
表3 高频关键词
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中导入33X33的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保存成扩展名为##d或##h的文件,再用Netdraw打开该文件,可以画出32个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网络图(见图3).
表4 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部分)
图3 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图
高频关键词在可视化共词网络图中节点位置、节点大小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在网络图中心位置的关键词,说明该词与其他关键词的关系紧密,也说明有大量的学者在做与该关键词相关的研究.通过计算,中心度排名前6名分别是自我和谐(143)、学生(80)、大学生(59)、心理健康(54)、自我评价(44)、回归分析(34),括号内是节点中心度,这些关键词的节点较大.从图3可以看出,大学生、学生等节点较大,处于节点的中心位置,反映出近十几年来自我和谐研究的热点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学生等群体上.心理健康的节点也较大,说明以自我和谐为视角的心理健康研究也是研究热点之一.结合搜集到文献的具体研究内容,可以概括出自我和谐研究的三个特点.
在国外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中,目标群体学生和青少年占有较大比例.豪尔(Hower)的自我和谐理论针对的就是处于学生阶段的青少年,他认为自我不和谐是身心失衡所致,这种失衡与青春期生理变化有关;安娜·弗洛伊德(Anna Floyd)将青少年的自我不和谐解释为内在冲突的结果.国内也有大量的学者研究学生或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王登峰在编制、验证自我和谐量表过程中,选择的502名被试就是大学生,他根据Rogers的自我和谐评定量表框架,结合心理治疗实践,编制出了在中国本土广泛使用的自我和谐自陈量表[6];李小玲等人认为,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孤独感和自我和谐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7];陈和平等人研究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认为两者存在一定相关[8];刘婧等人认为,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自我价值感以它为中介变量对其自我和谐产生影响[9].这些研究,虽然内容侧重有所不同,方法各异,但针对的群体都是学生或大学生.
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个体在各种自我知觉之间试图保持一致性,并协调自我意识与经验之间关系,自我知觉之间如果出现矛盾,自我意识与个体经验出现冲突,就会感到内心的紧张、情绪的困扰.个体的自我不和谐,会导致心理的防御反应,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许多学者站在心理健康的视角来阐述自我和谐,在分析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10].自我和谐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心理健康状态,是说明心理问题发生原因的重要心理参数[11].因此,通过对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研究,可以为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预防心理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近十年来,国内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方法除综述类文献以外,主要采用的是定量研究方法.有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如分析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12],也有分析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自我分化、家庭功能和与自我和谐三者之间的关系[13].定量研究中常常使用不同的心理量表来测量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采用SPSS软件来对相关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此外,也有一些研究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自我和谐,如胡军生等利用AMOS软件得出了自我价值定位与青少年自我和谐的路径关系模型[14];李志勇等人用AMOS模型得出自我和谐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中起中介作用[15]. 通过对347篇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定量研究占绝大多数,说明在自我和谐的研究中,定量分析已成为主流.
国内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为认识学生和大学生的自我和谐、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及其他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许多理论参考,但是对自我和谐的研究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深入和探讨.
第一,自我和谐研究对象的范围可以扩展.目前国内文献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其他群体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关研究偏少.比如企业员工的自我和谐与员工满意度、工作热情和企业绩效存在一定相关性,针对企业员工的自我和谐研究值得关注.再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年人的自我和谐与一般群体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老年群体的自我和谐研究可以为解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帮助.对这些群体的研究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拥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第二,影响自我和谐的因素研究可以深化.影响自我和谐的因素有很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方式、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上,这些都属于个体影响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个体因素外,社会因素对个体的自我和谐也会产生影响,如校园环境、人际因素、社会文化环境等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和谐,对这些社会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影响自我和谐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机理,为分析个体自我和谐的影响机制提供积极参考.
第三,测量工具可以丰富.国内大多数文献对自我和谐的研究主要采用自陈式量表来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测量,自陈式量表依赖于研究对象对量表项目的选择.通过一定数量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得到统计意义上的规律,这对一般意义上的自我和谐研究十分有效.除了自陈式量表外,自我和谐还可以采用评定量表来测量.Rogers编制过一个自我和谐的评定量表,用于测量个体在心理治疗时,个体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状况[16].自我和谐评定量表虽然不是一种新工具,但对分析独立个体自我和谐和个体心理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Rogers C R.A theory of therapy,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J].In S.Koch (Ed) .Psychology:A Study of Science.New York:McGraw-Hill,1959:184-256.
[2] She H C,Fisher D. Teacher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tudents’ cognitive and attitudinal out-comes in science in Taiwan[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2,39:63-78.
[3] Evans R I,Carl Rogers.The man and his idea[M].New York: Dutton,1975.
[4] Shin D C,Johnson D M.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78, 5(1-4):475-492.
[5]普赖斯.巴比伦以来的科学[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2.
[6]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1):19-22.
[7]李小玲,唐海波,明庆森,等.大学生孤独感和自我和谐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06): 530-532.
[8]陈和平,陈永进,魏昌武.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09): 666-668.
[9]刘婧,史慧颖.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06):63-67.
[10]李艳兰.大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02):139-140.
[11]荆怀福.农村初中青年教师的自我和谐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 : 447-448.
[12]李丽.某医学院新生自我和谐等因素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 2012(12): 3028-3029.
[13]安芹,邱剑,刘玉利.自我分化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自我和谐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11):851-85.
[14]胡军生,王登峰,张掌然.自我价值定位与青少年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04) :252-254.
[15]李志勇,吴明证.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3): 346-348.
[16] Rogers C R.A tentative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rocess in psychotherapies[M].New York: Free Press,1961:18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