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苏迪罗”(201513)台风洪水灾害调查分析

2018-04-02 07:34夏丽珍
浙江水利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成县防洪台风

刘 彪,夏丽珍

(温州市水文站,浙江 温州 325300)

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于8月8日22时10分,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沿海登陆,最大风力13级(38m/s),中心气压970hPa,受其影响文成县8— 10日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此次台风最大过程雨量755.5mm(桂山站),并局部山洪暴发,给文成县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 台风“苏迪罗”雨情、水情特点

台风“苏迪罗”(Soudelor)是2015年第13号台风,于7月30日20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热带风暴级),其中心7月31日5时位于美国关岛偏东约1490km(北纬13.7°,东经158.6°),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8月2日2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下午增强为台风级;8月3日凌晨加强为强台风级,下午14时加强为超强台风级,随后达到其强度极值(17级,65m/s,910hPa);8月5日晚减弱为强台风,之后再次加强;8月7日夜再次加强为超强台风,创造第二次巅峰(16级,52m/s,930hPa),但仅6h后,其再次减弱为强台风,并于8月8日4时40分在台湾省花莲秀林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m/s),中心最低气压940hPa。之后,“苏迪罗”于8日中午进入台湾海峡,旋即减弱为台风级,并于22时10分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m/s),中心最低气压970hPa。登陆后,“苏迪罗”逐渐减弱,8月9日2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9时减弱为热带风暴,15时进入江西,23时减弱为热带低压,10日上午进入安徽省,17时在安徽境内减弱为低压环流,停止编号[1]。

“苏迪罗”深入内陆,影响范围广,带来的风雨强度特别大,其残余势力与冷空气结合导致暴雨强度再次增强。本次台风特点。①风雨强度大:“苏迪罗”最强时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曾达到17级以上(65m/s),再次登陆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沿海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达13级(38m/s);②移速变化大:“苏迪罗”生成后,一直以20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前10d路径变化不大,但在登陆台湾后,“苏迪罗”受地形影响,中心出现跳跃,移动速度加快,速度达40km/h以上;③深入内陆影响范围广:“苏迪罗”影响范围涉及台湾、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11个省(直辖市),是2015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台风。此次台风暴雨主要发生在华东区域,除台湾岛外,过程雨量50.0mm以上的覆盖面积有43.8万km2,100.0mm以上的覆盖面积有18.5万km2,250.0mm以上有3.3万km2,500.0mm以上1716.0km2(浙江省762.7km2,占44%)。

2 降水分析

文成县受“苏迪罗”台风及其外围影响,8月6日开始全县普降中到暴雨。此次台风具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雨量强等特点。

2.1 降雨时间分布

据文成县58个雨量遥测站的实测数据统计,台风“苏迪罗”从8月7日受外围影响,文成县开始降小雨,到了8日,降雨明显加大,一直持续到9日。据统计,此次台风降雨主要集中在7— 9日,文成全县3d面雨量367.8mm。过程最大降水为桂山站755.5mm。文成全县超过400.0mm的站点有31个,超过500.0mm的站点有8个,超过600.0mm的站点有1个,超过700.0mm有1个,各测站过程降雨量前20位统计见表1。

表1 文成县2015年8月7— 9日各测站降雨分析表 mm

2.2 降雨空间分布

此次台风,飞云江南面降雨量明显大于北面大部乡镇,桂山乡、分水村、郑岙村、五新村等乡镇,8月7— 10日最大三日降雨量都超过400.0mm(见图1)。

图18 月7— 10日最大三日降雨量柱状图

在以上飞云江以南几个乡镇降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强,降雨总量大,各地都出现局地山洪暴发,珊溪镇南阳村、五新村尤其严重。其中,受13号台风影响,五新村出现大暴雨(8日时段降雨分布情况见图2),根据五新雨量站实测台风过程雨量达531.5mm,是文成县雨量最集中的乡镇之一。

图28 月8日五新村雨量站时段降雨分布图

3 洪水位调查分析和水库调度

3.1 防洪工程现状分析

3.1.1 防洪堤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成县城防工程建设取得成效,飞云江沿岸的珊溪镇和巨屿镇, 沿江防洪堤基本形成闭合区,而且上游建有可控制性水库 — 珊溪水库进行调洪,防洪标准大大提高,珊溪镇所在地达到20a一遇标准,其他都按10a一遇设计,20a一遇校核;飞云江支流泗溪中下游的县城,城防按20a一遇标准设计,龙川乡的龙溪小流域经过农业踪合治理,标准也达到20a一遇;飞云江支流玉泉溪中游的玉壶镇,城防按20a一遇标准设计。为有效改善农村河流的行洪能力,降低山区小流域洪水、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投入并整合各类资金4000多万元,推进文成县重点山区小流域综合整治,以全面提高山区小流域防洪减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实施南田坑、黄坦坑、龙溪、公阳坑、李井坑、驮田坑等6条山区小流域综合整治,建成拦水堰坝78座,防洪堤24.1km,疏浚14.7km,排灌渠道52.2km,农桥18座,泵站11座,受益农田0.19万hm2(2.85万亩),保安人口3.24万人。

3.1.2 重要水库

文成县主江河飞云江中上游珊溪镇处建有大型水库1座(珊溪水库),对下游的防洪起到重要作用,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529.00km2,占飞云江流域面积的47.0%,河长92.4km。水库总库容为18.24亿m3,正常蓄水位为142.00m,相应库容为12.91亿m3;兴利库容为6.96亿m3,防洪库容为2.12亿m3,系多年调节水库。

飞云江支流泗溪河上有百丈漈水库,位于文成县百丈漈镇内,水库集雨面积88.60km2,引客水15.57km2,总库容6341万m3,正常库容3333万m3,正常水位630.15m。该工程在防洪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拦洪削峰减轻下游防洪压力,缩短了排涝时间、缓和旱涝矛盾,使流域内水利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对下游的县城大峃镇,防御洪涝灾害能力提高,极大地保障与促进了文成县社会经济的发展。

飞云江支流峃作口溪流域,建有高岭头和高二电2座中型水库,虽然下游是峡谷,人口稀少,直接注入珊溪水库,防洪任务不是很重,但对防洪调节也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且具有很好的发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防洪调查分析与调度

峃口水位8日8时00分从22.83m开始上涨,到8日20时上涨到23.68m,20时以后水位上涨加快,到9日1时10分最高洪水位达28.55m;珊溪水库从8日8时132.90m开始缓慢上涨,到20时133.42m时上涨加快,10日6时50分到142.00m,此后通过发电泄洪水位基本持平在142.00m左右(最高洪水位和出现的时间见表2,下同);百丈漈水库8日8时619.24m开始缓慢上涨,8日20时621.16m时上涨加快,9日6时上涨到626.6m渐渐变慢,9日12时到628.15m,此后水位基本保持在628.15m左右;高岭头水库8日21时水位775.46m时上涨加快,到9日15时到790.00m渐渐变慢,10日6时到792.00m,此后通过调度水位一直在792.00m左右,到18日8时水位开始回落;高二电水库8日20时水位316.79m时上涨变快,9日1时涨到325.21m时开始回落至9时15分323.93m,随后水位缓慢上涨,9日16时00分到326.89m,此后通过调度水位一直在326.00m左右;其他小型水库由于库容相对较小,水位上涨相对较快,并且都有溢洪。由于大中型水库通过调度,在台风前尽可能多安排发电,腾出防洪库容;台风影响时,日夜发电放水,同时根据来水量进行预泄。因此,此次台风影响时,由于短时降雨强度不是很强,各大中型水库水位上升相对较缓,水位升到汛控水位时,通过发电和小流量放水,水位基本在汛控水位上下摆动,未出现暴涨。文成县大中型水库和重要江河水位参数见表2。

表2 文成县大中型水库和重要江河水位参数表

4 文成县珊溪镇洪水调查

受“苏迪罗”台风外围影响,文成县过程雨量395.5mm,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苏迪罗”带来的大风暴雨,对文成县农业、水利、电力、交通等设施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受灾人口34.6万人,房屋倒塌1158间,转移人口16548人,其中因灾死亡1人,失踪1人。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532khm2,其中粮食减产2.428万t,牲畜死亡0.0241万头,水产养殖损失0.065万t,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1458亿元;停产工矿企业19家,公路中断12条,损坏输电线路42条,损坏通讯线路5条,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2.0643亿元;防洪堤损坏282处计26.84km,防洪堤决口79处计1.59km,损坏护岸924处,冲毁塘坝138处,损坏灌溉设施1354处,水文观测设施8个,机电泵站2座,水电站14座,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约1.6245亿元。

珊溪镇南阳村、新西坑、五新村等地受淹严重,房屋多处被冲毁,经调查,珊溪上游的福首源遥测雨量站3h雨量达到176.0mm,达100a一遇;文成五新村遥测雨量站3h雨量164.0mm,达80a一遇;短时间的大量降雨向下游汇集,水势大,能量足,大量房屋因此被冲毁。南阳村淹没最深处达2.40m,最长历时为0.5h。深入南阳村、五新村,家家户户基本都在冲洗整理受灾的房子。道路大面积塌方,随处可见倒塌的树木与堆积的泥石,多间房屋倒塌,有不少房屋大门遭到彻底破坏。3座石桥被毁,农田被淹没,原本近7.00m落差的道路、稻田与河道完全被填平。珊溪镇受灾严重,全镇受灾人口共3.02万人,断电村居34个,倒塌房屋达159间,设施农业受灾面积达0.1万hm2(1.5万亩)。除此之外,受灾家禽2.2万只,水利工程损坏86处,公路塌方313处,公路中断34条,桥梁损坏20座。

5 小流域引发洪水原因

文成县地处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是主要灾害之一,每次台风影响常常造成严重损失。主要原因有:

(1)文成县属丘陵山地,境内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河流婉蜒曲折,大部分呈叶脉状注入飞云江。河谷呈V形,溪流比降大,洪水暴涨暴落,文成县很多村庄、集镇是依山傍水而建,常受小流域山洪灾害的威胁;而且山多,坡度大,很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农村住房很多是依着山削坡而建,对地质灾害的防御难度大。

(2)小流域治理难度大。文成县小流域纵多,特别是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防洪堤年久失修,标准低,有的根本就没有设防,河道处于自然状态,一旦发生山洪,河道两旁冲刷很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康庄工程建设留下的弃碴都随意堆放在边坡上,一旦暴雨,全部冲到下游淤填河道,抬高洪水位,严重时造成洪水泛滥。

(3)流域面积小,洪水暴涨暴落。文成县地处山区,多是暴雨中心,且流域面积小,洪水汇流时间短,洪水暴涨暴落,破坏力大,下游沿河谷而居的居民和低洼地带居民常受威胁,如果不提前转移,就没有足够时间组织财产和人员转移。

(4)人类活动水保治理跟不上。土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破坏植被现象常有发生,特别是农业基地开发或土地开发,水保措施没有落实,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在河道内,严重影响行洪安全。

(5)集镇或村庄排水能力低。在打造村镇建设时,没有考虑排洪问题,屋前房后的排水沟过小,暴雨时很容易造成屋内进水;有的为了多占多建,非法占用河道现象很普遍,大大削弱行洪能力。

6 防御对策和措施

(1)进一步强化统一指挥的防台风工作体制。防台风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共同组织、共同防御。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防台风应急工作体制,加强各级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台风防御工作的统一指挥职能,进一步明确各级防指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制,建立统一指挥、部门分工、社会联动的防台风机制,有效地发挥全社会的综合防灾能力。

(2)加强对台风、风暴潮等灾害性气候的研究,完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依托科技进步与水文技术创新,对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区做到早预报、早防范,并和相关部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防洪减灾的工程体系。

(3)进一步加强防台风预警体系建设。文成县山洪灾害发生点多,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小流域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对小流域洪水进行时时监测,逐步完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改善中小水库水电站预警通讯设施和手段,解决乡镇基层防台风预警建设“最后一公里”阻塞问题,避免次生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建议加大水文基础设施及防汛通讯设备投入[2]。

(4)加强洪水调度,充分利用大中型水库的调洪、蓄洪能力,增强下游河道防汛防旱能力。

(5)进一步加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加大水毁工程修复力度,提高工程设施“防强风、防大洪、排大涝”的综合防御能力。提高流域防洪标准 。目前文成县小流域防洪标准大部分在10a一遇以下,防洪能力低下,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对重要河段和城镇建设新标准防洪堤,提高抵御洪水能力。加快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提高水利、电力、交通、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防台风抗灾能力。

(6)进一步加强防台风宣传教育和群防体系建设。加强人员转移避险和安置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及时有效地做好灾害威胁地区的人员转移。

7 结 语

受台风“苏迪罗”的影响,文成县受灾严重,局部暴发山洪,给文成县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通过分析文成县“苏迪罗”台风的暴雨洪水过程,对于掌握暴雨洪水形成的原因,掌握水利工程科学调度的过程是十分有益的,为今后适度提高工程防洪标准,防治暴雨洪水灾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1] 季晓云,张庆曹,厉海斌.苏迪罗台风暴雨洪水浅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3):54- 59.

[2] 白炳锋,林相如.温州1323“菲特”台风暴雨洪水分析[J].中国水运,2014(7):194- 195.

猜你喜欢
文成县防洪台风
台风过韩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圆梦微心愿 爱心助成长
台风来了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浅论文成县农房集聚发展现状及创新型策略
三类空间开发评价与划分研究
台风天外出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