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靖(衡阳市艺术学校,湖南 衡阳 421000)
舞台表演是视觉、听觉、空间、时间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1]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视觉与听觉之间的联系。视觉和听觉是人们在意识到事物和感知事物时使用的最直接的感觉。舞台表演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的有效结合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让观众能够在现场欣赏表演。观众欣赏他们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唱,但同时他们更关心舞台上的对话和情感表达。只有当听觉和视觉完美结合时,他们才能够与观众共鸣。
其次,视觉和空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观众通过视觉了解舞台上的所有内容,并利用表演者、舞台布局和灯光等因素欣赏舞台表演内容。通过这些不同的因素,整个舞台将变得更具吸引力。这会让观众觉得在这样的舞台表演会带来视觉享受。如果这些因素不能巧妙结合,就会使整个舞台看起来不伦不类,无法达到视觉冲击和感染。
再次,视觉与时间的关系。在单一时间内,视觉只能形成单一的画,但只有通过不断延续的时间才能产生连贯的画,使视觉具有更高的审美体验。通过延续时间上,舞台上的所有活动都在不断地进行和改变。通过这些变化的美丽,视觉享受是激烈的。同时,当执行视觉刺激时,大脑会反映各种相应的画面。
最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互补的,一切都是在时空的共同铸造下创造、改变和发展的。舞台表演也是如此。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的巧妙结合,舞台表演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成为艺术表达的不可替代的形式。
舞台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所以情感在舞台中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拥有较强情感表现能力的艺术表演者可以将表演更加的成功。情感表达是艺术表演者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通过表演者的舞蹈,可以评价表演者的演绎水平,情感是否充分的展现能够决定舞台表演的成败。当然舞台表演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与情感比起来,技巧的重要性就显得较为次要了,观众需要通过表演者情感的展现去领略艺术形象的艺术魅力。
舞台表演需要充分展现艺术感染力,而感染力往往不是取决于舞台表演技巧,而是取决于情感的表现力。艺术表演者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能表现出情感的爆发,而在此期间,观众会与之产生共鸣,震撼心灵,无论是欢喜还是忧伤的艺术形象,都会在一瞬间得到充分展示。艺术作品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是艺术形象的生命力所在,更是舞蹈表演者情感与艺术的融合。
情感的表现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舞台表演者而言不仅是艺术魅力的展现,更是一种生命的怒放。好的艺术作品会充分的融入情感,通过艺术表演者的舞台表演,使受众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这既是受众所期待的审美愉悦,同时也是艺术魅力所需要展现的灵魂所在。
舞台表演者若想表演出与众不同的效果,就必须要用心、用情来表演。舞台表演者除了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别无他法。因此,舞台表演者更要学会将情感贯穿于动作与表情当中,无论是手、眼、身、法、步,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之间都要富含深刻的情感,从而更加感染观众,给观众带来更加极致的享受。尤其是在面部表情方面,因为其能够直接表现出舞台表演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锻炼面部表情尤为重要。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舞台表演者需要通过眼睛来传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帮助观众理解舞台表演的中心内涵,若是舞台表演者的眼睛空洞无神、没有任何内容,那么其整场舞台表演也将显得枯燥乏味、苍白如纸。可以说,一个生动的表情、一个动人的眼神都是舞台表演的画龙点睛之笔。[2]
表演者技艺精湛,情感表达良好,不仅能带给人们审美愉悦,而且能丰富作品的内涵。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游戏,而是一种内心的评论,一种经验的回顾。每一种旋律、节奏,每一个章回故事都有不同的内容。
(1)深刻体会艺术作品的情感意蕴
首先,表演者必须充分研究作品语言的内涵。如在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中,歌词是基础。表演者应该逐字逐句学习歌词,将情绪放入歌词中,结合自己的想象力,体验到歌词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充分展现音乐的魅力。
其次,表演者要对每一部艺术作品的整体风格进行掌控。作品创作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经历、生活态度之间的差异,导致作品风格以及基调也有很大的差异。表演者全面掌握艺术作品的整体风格,了解艺术创作的文化背景,才能将作品诠释得更好。
(2)构建作品必须深入作品
古典主义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不在谱上,而在谱子之间”。舞台表演者要结合作品的语言,展现作品的内涵,通过二次创作将艺术作品的抽象内涵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声乐演唱中,一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不仅要具备创造力,还要具备深入挖掘作品内涵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挖掘出无尽的音乐魅力。所谓“心里有,嘴上才能有”,说明了表演者要深入拥有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心中有了具体的形象,通过演唱,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并赋予其情感和魅力,使表演更加完整、富有感染力。没有内涵、心声的歌声是空洞的,不能打动观众。[3]
比如说舞台表演中的声乐表演。作为音乐创作的载体,声乐表演者是提高音乐作品感染力和表现力的关键。基于心理学的视角,表演主体的直觉是敏感而直接的。无需解决语言问题就能理解音乐的内涵。许多人也将此能力称为音乐感。
以作品《黄水谣》为例,它选自《黄河大合唱》。作曲家是中国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直至今天,这首音乐的传唱率依旧非常高,充分说明这部作品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黄水谣》的主题是表达人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崇敬。声乐表演者进行表演前,首先要对歌曲本身进行研究,萌发情感,体会作品的灵魂,理解歌词的内涵,充分体悟中国人的愤恨,将日本帝国主义当时“奸淫烧杀、一片凄凉”的情境表达出来,展现当时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在此基础上,表演者通过二次创造,从不同的角度领会作品主旨,把握作品的内涵,在脑海中形成不同的直觉和情感,然后通过合理的演奏方式,将这些情感表达出来,使听众产生共鸣。
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人的情感,创作主体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注人自己的情感。可以说,声乐表演能力由嗓音条件,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三部分构成。在上述三个要素中,情感表达能力是最不易理解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