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涵(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南北东三面濒临黄海,海岸线长达500公里,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县级市。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最集中的渔民居住地,荣成有着许多渔家风俗习惯。渔民自主举行祭祀仪式的渔村主要分布在荣成市南部沿海。这些渔村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渔家锣鼓应运而生[1]。
渔家锣鼓是瓦屋石村渔民在长期海上作业的习俗中形成的以锣鼓这种古老乐器为表现形式的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早在明代,当地人就用锣鼓这种古老的乐器演奏乐章,歌颂大海的雄浑浩瀚,表达满载而归的喜悦。如今,渔家锣鼓经过后人的加工、创新,掺和了舞蹈元素,已从渔区的船头、码头跃上了都市的艺术舞台,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精品。2009年被选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李永喜,荣成市俚岛镇瓦屋石村人,渔家锣鼓传承人,祖上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李永喜在七岁时就学会了渔民号子与渔家锣鼓。
从2007年以来,李永喜便开始从事渔家锣鼓的整理创作。他将原本抽象的旋律用乐谱的形式表现出来,再配以不同的文字,整理出完整的渔民号四段,整理和创作出渔家锣鼓十余段。这些曲调知道的人越来越少,只有通过文字资料等形式才能使其永久的表现出来并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有效传承。
渔家锣鼓所需要的乐器有:大鼓两个、大钹、大锣多面、小鼓一个、小镲一副、中镲一副、手锣一面、中锣一面、唢呐两个。鼓,音色较低,但可以产生极强的共鸣,用于重奏,其声一响,似雷声阵阵,响彻云霄; 锣,声较鼓高,沉稳、浑厚,演 奏时铿锵有力,大多乐曲都以锣声结尾; 镲,声洪亮、高亢,穿透力强,热情、富有号召力与其他乐器一起可奏出层次分明的感觉,起到和声的作用。这些乐器各有特色,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根据各自的特点,按一定的比例分声部演奏时,其音响效果浑厚、激昂,如雷贯耳。威风锣鼓的音响集平稳、豪放于一身,时而婉转悠扬,时而震天动地。有云:“威风锣鼓未见其行先闻其声。”随着队伍的壮大,为加强音响效果,演奏中增加了鼓和锣的数量。
乐声响起,人们的身体也会随之手舞足蹈,这原本是听觉的展现,却同时变成了视觉的盛宴,达到了音乐与身心的共鸣。锣鼓是表演的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击锣打鼓时,表演者的身体随着鼓点的节奏一曲一伸,做出张弛有度的律动。鼓、锣、镲的击打与身体的律动相呼应,时轻时重,时柔时刚,动作完成得整齐如一。[2]
渔家锣鼓作为渔民生产劳动中不可缺少的古老歌谣和精神号令,在荣成沿海区域广泛流传。它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原始生产形态,对人们研究渔业生产的历史及区域特色都有着重要价值。但随着渔业资源的枯竭,渔民社会群体身份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渔民“洗脚上岸”,退出海上作业,转向其他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削弱祭海的原始功能。渔家锣鼓的节庆化、娱乐化是这个时代无以回避的大势所趋。因此,如何在传承文化脉络的同时,立足当下,使得渔家锣鼓既能推陈出新,成为当地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助推器,又能传承我国优越、独特的海洋民俗文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大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使渔家锣鼓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
渔家锣鼓作为山东鼓乐的代表,几千年来,它的传承和发展始终只依靠着民间的业余爱好者。不管是它的历史由来还是它的流派区分,始终没有较为完整的资料文献可供参阅。而它的教学更是各师各法,没有形成风格和章则。将渔家锣鼓作为地方特色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中,将会是拯救这一渔家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让每一代荣成儿童熟知与自己根源相关的文化知识,让感兴趣的孩子们进入正规的锣鼓教学班学习、训练,让渔家锣鼓自信地走上世界艺术舞台,让荣誉和掌声激励一代代荣成人自觉爱护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保护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改变以及对民间信仰的淡化,发展渔家锣鼓若是单纯依靠现有的、传统的曲目和乐器,势必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要求,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而年轻人则恰恰是传承和发展渔家锣鼓的主力军。若能运用现代的创作手段,在渔家锣鼓的旋律走向、和声配器、乐器应用和鼓点组合方面加入时代的元素,鼓手的表演在原有的单纯打鼓动作中加入现代的舞蹈动作,对锣鼓队形、阵势重新进行更多元化的组合排列,作品注入新时代的精神,引用当代人们兴趣所在的故事情节,重新赋予渔家锣鼓新的生命力,必然能够使渔家锣鼓重新得到注视。宣传、鼓励年轻人参与大锣鼓的创作并引导他们自觉地为荣成文化的发展献计献策,使传统与创意得到和谐融合,唯有这样,才能使大锣鼓符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
结束语:民间音乐是一种艺术,一种“母语”文化,然而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有些民间音乐也会因为没有了先前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活背景而逐渐消失。渔家锣鼓明天的发展,有赖于每一位荣成人从自身出发,有意识地、主动积极地去维护祖先留下的每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爱护自己的“艺术家园”,让渔家锣鼓在世界艺术文化殿堂中大放光彩。
注释:
[1]宋宁而,左凤云.胶东祭海仪式变迁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5.
[2]张玥.临汾威风锣鼓的表演特色及文化功能.当代音乐2016年10月号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