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隐喻与克制的表达
——解读电影《嘉年华》的叙事风格

2018-04-01 18:01:46林曦玺
视听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文嘉年华雕像

□ 林曦玺

《嘉年华》是导演文晏执导的第二部剧情片,该片让文晏获得了第54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电影讲述了小文、小新两个幼女在旅店被高级官员刘会长性侵后,不断受到家庭和社会的二次伤害的故事。这起案件的唯一知情者只有在旅店打工的小米。在一番挣扎之后,小米终于拿出了关键的证据。

本文将对电影中的丰富隐喻符号进行解读,同时探究电影克制的表达方式背后的社会诉求,从而解读《嘉年华》的整体叙事风格。

一、《嘉年华》中的隐喻符号解读

在对电影的文本分析中,隐喻、象征与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论为解读电影美学特性和文化内涵提供了线索与方法。电影《嘉年华》运用了大量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对这些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解析是了解电影深层意涵的关键。

根据索绪尔的观点,能指通常是物理层面可以感受到的语言符号的形式,所指是这种画面和声音带来的心理层面感受到的概念,任何符号都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①而根据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学,符号表意有多个层次。索绪尔的表意系统观点更多地是符号表意的第一层系统,及第一层次的所指可以成为第二层次的能指。多层符号系统的连接便是意指化的过程,即是将符号意义与外在意义结合并类比,从而形成符号的隐喻性。②同时,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③文晏利用影片中无处不在的视觉符号带动观众不断解码,并借此表达导演意识。通过对《嘉年华》里的符号进行解码,能够更好地理解导演文晏的创作思想,使能指达到所指。

巨大的梦露雕像在电影中被反复强调,一共出现了五次,无疑带有强烈的符号意识,是《嘉年华》隐喻符号系统中的核心。

作为电影的虚线,梦露雕像经历了从被仰视到被玷污,最终被拆卸的过程,与影片中的实线平行叙事。它的第一级符号系统的所指即是美艳、纯真的金发女郎,是性感的符号。在第二级符号系统中,所指为性感、纯洁的美丽符号,并通过象征与隐喻的修辞,派生出第二级符号系统的能指。梦露这一美丽的符号是男权社会中“被凝视”、被消费与被观看的对象,象征着男性视角在定义女性美中的话语权,梦露隐喻了在男权文化中被物化的女性。影片中,小米、小文也仰望梦露,象征着女性自觉接受男性权力的规训,履行“被凝视”的义务和被男性消费。梦露雕像被贴满了小广告则隐喻了影片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同时,梦露雕像也是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象征。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梦露雕像被工人拆掉。硬调的画面具有浓重的象征色彩和戏剧性,下坠的镜头运动暗示着女性符号的倒塌。最后,被卡车拉走的梦露雕像以全景的形式出现,小米也主动打破电瓶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锁链,逃离妓女命运。二者的相遇暗示了女性的自我觉醒,不再是任人摆布的女性符号。

除了梦露雕像,影片中还有不少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隐喻的女性符号,比如白裙子、口红、金色假发等。例如金色假发是被性侵的小文所留下的,被小米捡到后珍藏起来。后来,这顶假发被小混混小健拿走并以此作为敲诈的筹码。金色假发不仅仅是对梦露的符号学应用,④也构成了被欺凌的女性之间互相观看与认同的镜像,是将电影叙事中实线与虚线连接起来的情感要素,从而象征了更广阔的女性问题与女性命运。白裙子也是一个重要的符号隐喻,梦露穿着白色裙子,小文、小米也都曾在片中身着白裙。小文在被第二次验伤再次受到伤害后,来到沙滩,前景是失去童贞的幼女,背景是身着白色婚纱的新娘。这一镜头颇具象征性,暗示着女性的宿命,那就是步入婚姻,也是本片英文名Angels Wear White的写照。⑤

值得一提的是,在隐喻于电影的应用中,如果喻体过于生硬,就会显得浅露和晦涩,变得落俗而做作。⑥但是,《嘉年华》中的符号隐喻虽然丰富,但却没有刻意堆砌,并不冗余。以梦露雕像为例,它不仅是女性的隐喻,也见证了片中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命运,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在小文离家出走后,梦露雕像是其蜷缩的落脚地,小文对雕像仰视的视角也暗示了梦露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当梦露雕像被“牛皮癣”玷污的时候,片中的女孩们,包括小米、小文、莉莉都曾被男权社会伤害过。总之,片中隐喻符号的运用贴合故事场域,也推动了人物心理活动变迁。符号的展现根植于电影文本的土壤,并非刻意安插的意象,是疏离而冷漠的,不会给观众带来堆砌的不适感。

二、克制表达下的女性主义社会批判

《嘉年华》的叙事十分克制。片中运用了大量长镜头以及冷静客观的手持镜头,多用自然光,保持了旁观者的清醒与客观。文晏审慎地运用情感,将被性侵的过程模糊处理,把重点放在事后受害者的经历和人们的态度上,并不特意展示痛苦和残酷的画面。文晏并没有刻意煽情和调动观众情绪,观众也不会有代入感,整体风格显得沉郁和疏离。除此之外,限知角度的视角选择以及内敛自然的表演风格也促进了克制的表达风格的形成。

与全知视角相对应,限知视角就是将认知限制在人物的认知范围内。比如,文晏多次运用了主观视角,以近景和特写的方式,让镜头跟随主人公小米而运动。情节推动在个人视角的表达中退居其次,故事的推进交由旁白补充。真正震撼人心的是主观视角下所展现的主人公心灵遭受的震撼和创伤。在小文第一次妇科检查中,镜头聚焦在女孩受伤和痛苦的表情,画外音的成人则在争吵。这样的视角显得沉郁又疏离。

在表演风格上,小米的扮演者文淇的表演内敛克制,但却自然地将少女的倔强、执拗和戒备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表演没有大悲大喜,细微的神色变化使表演效果非常自然。这种偏向生活化、自然化的表演使影片并没有落入悲情的窠臼中,而是引导观众冷静地观看。

在克制与含蓄背后,文晏聚焦女性的个体体验,揭露出了社会残酷的真相,让观众清醒地审视与回味。在《嘉年华》冷静的镜头语言背后,也展现了文晏作为女性导演的特质和女性主义倾向。片中也有一些温情的镜头,例如在小文和爸爸一起游泳的那场戏里,小文难得地露出了笑容,这是全片为数不多的温暖镜头。这样的安排让影片显得克制但又不失温柔。除此之外,文晏多将镜头放在女性角色身上,特别是第二次妇科检查那场戏中,着重突出女性被审视的个体经验。与之相对应的是男性角色的单薄和边缘化的存在,男性被镜头忽略,或是在与女性的对谈中出现。刘会长作为整件事的始作俑者,与旅店老板等男性角色一起控制着女性,都体现着女性所受到的男性权力的压抑,女性处在无法脱身的男权社会的高墙之中。片中的女性,无论是少女小米、小文,还是青年女性莉莉,她们要么在社会底层挣扎,几乎滑入出卖身体的深渊,要么被性侵,或是被玩弄,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象,她们在信任和依赖男性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在影片的最后,小米穿着白裙,逃离了堕落的命运。这一幕场景为片中的女性主义倾向画上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小米骑着电瓶车上了高速公路,身旁是飞驰而过的汽车。这一危险的行为暗示着小米看似脱离了危险,实际上却处在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自我觉醒并勇敢出逃的小米,将会迎来怎样的境遇?这是引人深思的。

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思索,《嘉年华》批判了荒诞不公的社会现实。文晏并没有对刘会长等人口诛笔伐,引发观众的憎恶,而是对施暴者仅给予符号性的描述,他们仅仅作为罪恶世界的代表,撕开了病态社会的伪装。文晏用留白的方式引导观众理性思索,唤醒大众对性侵问题和女性命运的思考自觉。

注释:

①③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36.

②战迪.从隐喻、象征到神话修辞——电影文本认知的一个重要视域[J].当代电影,2017(09):40-43.

④李岩.《嘉年华》:性别政治的符号互动[J].当代电影,2017(12):17-19.

⑤余余.符号和隐喻:作为社会景观的《嘉年华》[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11-12(019).

⑥曹保平.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J].电影艺术,1987(10):37-38.

猜你喜欢
小文嘉年华雕像
有奖问答
嘉年华里的大肚子熊
大灰狼画报(2022年7期)2022-08-06 07:37:22
世界八大跨年“嘉年华”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1-19 00:41:21
天门石
七步之才
鲤鱼跳龙门
三生 追梦嘉年华
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