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电视台频道制探究

2018-04-01 18:01:46段晶
视听 2018年9期
关键词:频道竞争受众

□ 段晶

2010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改革,将实行多年的“中心制”改革为“频道制”,地方基层电视台也纷纷效仿,进行了频道制的改革。几年过去了,频道制对于电视媒体的激励作用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凸显出许多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继续推进改革,使得基层电视台能在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中尚存一席之地,是多数基层电视台频道制改革创新的关键所在。

一、频道制的内涵及优势

(一)频道制的内涵

频道制又被称作频道总监制,它是指在电视台或集团的统一管理下,设置以频道为单位的综合管理层,管理下面所分设的栏目、编排、制作、人力资源、广告经营等,是将频道作为独立的经营机构和完整运营实体的现代电视媒体的管理模式。将电视台以往的中心制管理模式变为频道制管理模式,实质就是将电视台以频道作为运营的实体,通过频道的专业化使资源优化整合,有力地提高竞争力。

(二)频道制的优势

1.有利于机构运转灵活,降低运行成本

中心制将电视台的所有机构和运营统一归口管理,具有多层管理的组织结构,一般推行中心、部门、科组、栏目这样的级层管理形式,各个中心只注重节目,忽视频道,频道没有专门的责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而频道制通过将频道变为独立运行实体,变成了从频道到栏目的两层管理,由频道总监对频道负责,权责统一,层级简化,从而降低了运行和管理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有利于形成品牌优势

中心制只对本节目负责,不考虑频道节目衔接、频道的特点与风格,很难对频道实行同一定位,不利于形成品牌。而频道制将频道作为整体,通过对观众的细分,可以形成清晰的频道定位,拓展频道的专业化,提高频道的辨识度,增加受众的关注度,形成具有特色的频道品牌,从而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3.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频道制使电视台将经营权下放到频道,频道就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任务分配到各个频道,落实到每个人自身,自主权得到提升的同时,驱动力也获得了增加。频道制充分调动了频道人员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节目质量提高的同时,广告收入也大幅增长。

二、基层电视台频道制存在的问题

频道制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基层电视台与国家级、省级电视台相比,存在着先天的不足,频道制在基层电视台推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容易导致频道不专业,难以做到受众细分化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争夺了用户资源,造成电视媒体受众流失严重。目前电视媒体,尤其是基层电视台,其受众大多为市民阶层,而且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基本上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获取新闻和信息。受众结构的不合理性使得电视台的频道制难以对受众做出专业化的细分,根据细分来调整电视节目。另外,基层电视台的频道虽然各有自己的特色节目,但离真正通过频道的专业化来吸引受众还有很大距离。

(二)容易导致频道不顾大局,不利于统一管理

频道制以频道为中心和独立实体的模式在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附加带来的就是容易造成电视台内部频道各自为政,各有各的利益,不利于统一管理。对于涉及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可能出现互相推诿,谁也不负责任的局面。

(三)容易导致频道之间竞争无序,造成资源浪费

地方的新闻、节目、广告等资源是有限的,基层电视台不仅要面对同级报纸、广播、新媒体的竞争,还要面对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媒体竞争,这就使得原本有限的资源更加紧俏。由于频道制的节目、财务、人力资源、经营管理都是相对独立的,各个频道面对有限的资源必然会进行竞争,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可能导致恶性竞争,为争夺广告客户不惜纷纷压价,最后造成的是全台的损失。频道之间的竞争还可能导致资源和信息不能共享,资源重复配置,最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优秀人才留不住,缺乏竞争能力

现代媒体的竞争中,人才竞争是主要竞争因素之一。基层电视台由于体制机制问题,没有独立的带编制招聘的人事权,招聘人员基本都没有编制。有编制的老员工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在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心态下,缺乏冲劲。年轻的招聘人员有积极性,虽然频道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劳多得,但是基层电视台平台小,能提供给招聘人员的待遇相对不高,造成了年轻优秀人才的流失,影响了人才的创新活力,导致基层电视台竞争能力低下。

三、基层电视台频道制发展策略

(一)内容为王,提高节目质量

不管是“中心制”还是“频道制”,节目质量始终是受众是否观看节目的标尺,内容为王永远不会过时。因此,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基层电视台各频道要充分研究自己频道的特点,发挥电视媒体在权威性和公信力上的竞争优势,提高节目质量,增加节目深度和广度。比如新闻节目要进行深度报道,使受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用深度来弥补时效性上的不足;地方节目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增加受众的文化认同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提升来吸引年轻受众关注,改善受众年龄和层次结构。另外,作为主流媒体,各频道节目内容应能积极引导正向舆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创新频道定位,打造品牌栏目

基层电视台各频道要想具有竞争优势,必须创新节目定位,细分目标受众,使节目有清晰的、准确的定位,从而能够制定符合自己频道风格的特色栏目体系。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判受众的喜好和偏向,并根据受众的偏好进行频道的准确定位,增加受众黏度。特色频道体现了一个频道与其他电视台、其他频道的不同之处,能够让受众形成深刻的印象。频道定位准确后,可以根据频道定位来研发节目,优化节目编排,提高频道的竞争力。

(三)树立受众意识,建立反馈机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发生改变,基层电视台也不得不及时更新理念,频道要树立正确的受众意识。频道的总监要以受众为中心,将受众的喜好作为自己节目制作的依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馈机制,增加与受众的互动。可以利用传统的座谈会、热线电话等方式,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微博、QQ群、讨论组、论坛等形式,多渠道与受众进行全方位互动。了解用户对节目的态度、建议和意见,并根据反馈建议及时调整节目。为了增加受众数量,还可以在线上线下策划一些活动,调动受众的参与热情。

(四)优化考核机制,培养特色人才

完善考核机制,体现频道的权责利相统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按照收视率、经营收入、观众满意度、工作完成数量等指标进行量化打分,频道的从业人员既是节目的生产者又是节目销售者,通过绩效考核,从业人员按照得分情况获得收入,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这样既充分调动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平台,留住优秀人才。

(五)加快媒体融合,提高竞争力

技术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使得媒体融合势不可挡,基层电视台的频道也应及时顺流而行。频道制要开发利用新媒体,包括网络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既可以使自己频道内的节目实现二次传播,方便受众选择、回看、重播,不必等在电视机前,随时随地就可以收看自己喜欢的频道和节目;也为受众提供了参与互动和接受服务的平台。频道节目新媒体传播的快速、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方式,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年轻受众,提高了电视台的收视率、影响力,而且能够吸引商家投放更多的广告,增加经营收入,从而提高了电视媒体在传媒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虽然频道制改革改变了区域媒体的内外生态,但是每个基层电视台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电视媒体的管理模式有很多种,不是所有的电视台都适合频道制。因此,基层电视台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体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频道竞争受众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感谢竞争
寒假快乐频道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频道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小说月刊(2015年9期)2015-04-23 08: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