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将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 泉州 362700)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是被动进行学习,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强,主观积极性不足,最终导致学习的综合效用不强。本文将从内化教学模式作为研究切入点,着重分析其在服装CAD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具备不可忽略的社会现实意义。
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围绕黑板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不强,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正是基于此种情况,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在2011年被正式提出,所谓的“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就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开发”性活动,进而促使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真正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总而言之,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其实质上是教育行为的主体由教师改变为学生,让教育的过程更加合理和科学。
一方面来说,在服装CAD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整体目标和各个学习阶段的目标;另一方面,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首先自己制定教学方案和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参与补充、修改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来查询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途径。举例来说,在制定关于男西裤制版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软件和未来实现效果,通过此种方式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参与制定教学目标的初期,本身也较为迷茫,教师不可完全放手,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以教师围绕黑板讲解的形式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强,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力不强,并且尽管课堂会安排讨论、提问环节,但往往在课堂快结束时,该环节占比较小,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尤其是对于学习服装CAD的学生而言,其个人见解、想法更需要表达和讨论,才能够切实促进学习效用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育中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引发讨论,带动课堂的活力和全体学生的参与性。举例来说,在讲述关于排料系统工具的使用时,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此话题表达每个人在具体使用中的技巧、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尝试、探索,最终能够解决每个学生的疑惑,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课堂教学本身的时间限制性较强,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掌握和技能的熟练,因此,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外教学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激发自主学习的优秀习惯,真正做到“知识内化”。举例来说,在学习服装CAD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课程进行课外学习内容的安排和引导,但是在课外时间又无法做到对学生进行情况的全面掌握,进而不利于学生整体学习效用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外学习任务的安排来灵活调整课堂教学节奏,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课外自学内容的检查和探讨,促使学生养成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
教学本身是基于课堂进行,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单一,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全面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协同学习,也就是说,以课堂学习为主体内容,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内和社会中组织的相关活动,让自身学习的内容能够有所施展,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到相关的企业中,不仅可以提前了解和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还可以帮助完成相关的作品,通过实际作品的需求还促进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真正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提高自己。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协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精力情况,对于基础相对差的学生而言,首要任务是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而对于基础相对夯实且精力旺盛的学生,可以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索,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学习效用,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自主学习,最终逐渐通过协同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通过阐述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其在服装CAD课堂中的教学应用,希望能够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模式的成熟运用,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讨,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用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