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

2018-04-01 23:31:37黄鲁玙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黑龙江大庆163319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年5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翻转课堂思政

黄鲁玙, 李 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黑龙江 大庆 163319)

0 引 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意识形态功能的通识教育,同时也是壮大高校主流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高校能不能抓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为切实推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出诸多有益尝试,积极探索管理改革新思路,有效推动了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专题辅导课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鼓励大学生在教学中领悟团结协作,在合作中建构知识,享受理论学习的乐趣,在参与式学习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广大师生心中。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主体思想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融入了“互联网+教育”理念,日趋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互联网技术推动了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的不断创新[1]。“翻转课堂”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是教育技术的革新,也不同于以往简单的网络教学,而是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2]。亚伦·萨姆斯曾说过,“翻转课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用省下来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创新等高级学习能力[3]。

“翻转课堂”使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的教学习惯、教学模式发生了“颠倒”或“翻转”——变成“课前在家里听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或实验)”。“翻转课堂”结合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方式,是一种混合式学习模式,吸纳了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教学过程由课前的在线学习和课堂面对面教学两部分组成[4]。此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交流来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内化,特别是发展学生深层次认知能力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关注对学生的启迪,激发其深层认知能力,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努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5]。

2 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

“翻转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首先需明确课程教学的设计理念,教学改革的本真意义[6]。

2.1 课堂总体设计

在全校大三学年中选取理论基础相对扎实、人文背景较丰厚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班级,班级规模控制在50~70人。

课堂教学组织设计具体为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由教师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条件”2个问题,用时15~20 min;由学生代表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和原则”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路径”2个问题,用时20 min;最后,由教师对学生讲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和点评,用时15 min。课堂教学由教师讲解、学生讲述与师生互动3个环节构成。

2.2 教师主讲环节设计

课前向学生进一步明确,需要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师讲解是本次专题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用15 min时间简明扼要地阐述清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条件”两个问题。

(1) 重点明确4个方面“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①从不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变成残缺的梦、难圆的梦角度,诠释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7]。②从不全面依法治国,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是片面的现代化、支离破碎的现代化的角度,诠释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③从不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角度,诠释全面依法治国是迈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境界。④从不全面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就无法保证“党旗不倒、国旗飘飘”的角度,诠释全面依法治国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有力保障[8]。

(2) 重点从4个角度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条件”。①从发展规律的角度,解读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不二选择。②从历史经验的角度,解读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是对改革开放前治国理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9]。③从现实反思的角度,解读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是遏制腐败和保障政治清明的唯一途径。④从国际因素的角度,解读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2.3 学生参与环节设计

学生主讲是课堂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在课前,教师将教学班级分成6个学习小组,每组推选出1名组长,负责统筹小组学习进度,小组人员分工。原则上由组长代表小组发言,围绕教师事先布置的思考题及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

(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和总抓手[10]。主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终极关怀两个方面展开。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核心内容是在法治建设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主要分成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体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等5个部分[11]。

(3) 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路径。其核心内容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十六字法治纲领,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2]。在“科学立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严格执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讲:“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在“公正司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讲:“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全民守法”方面,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所谓全民守法,就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习近平对全民守法提出的具体要求。执法者: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民众:学法、尊法、用法、守法;全体社会成员:做法律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2.4 师生互动环节设计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在此环节,教师应当针对学生阐述的内容进行点评,并在点评过程中明确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比如,课上,针对学生发言,教师需要特殊强调和明确的问题。如,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兴衰的期率?依宪治国与民主宪政之间的关系?科学立法中的“科学”是什么?如何实现科学立法?党纪与国法是什么关系?在我国执法的主体是谁?严格执法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实现严格执法?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者?等。

3 教学实践的几点启示

在专题辅导课上,授课教师要在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的前提下,灵活采用视频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以与时俱进的角度,动态地完善授课内容;以专题教学的特性,整合和弱化课堂教学零散性的局限。在课堂上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学生们精彩解读了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宣传了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显著成效与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13]。

(1) 教师依然是课堂上的核心。教师的“教”,亦即教师的推理与行动,意味着“让学”,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转化成为某种可教的形式,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智活动的过程。教师对真知和学生的沉思,犹如对星空的凝望。离开了沉思,教学实践活动就会偏离其价值之源。正是充盈的沉思,指引教师通往优质的教学实践。拉维奇(Ravitch)强调教育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像早年那样,用扎实的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来培育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才是教育的本质。真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多通过情感传递、人格感召来影响学生。调动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组织学习进程,控制学习节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力量在课堂组织教学中闪烁着艺术的光彩[14]。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鲜明地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管理课堂秩序中,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预定目标所用的语言。

课堂教学活动包含小测验、研究性小组讨论、教师互动性疑难解答、实践操作个性化指导等,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知识的深化延伸,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等。

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本真关系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需要教师在其中扮演一个深思熟虑的指引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和引导学生经历有质量的学习活动,并转化为学生心智的发展。教师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理解是教学推理和行动的核心,也是教学作为思维和有计划活动的本质。“转化成具有教育力量,且适应不同学生能力及背景差异的教学设计和活动”。

(2) 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师传播信息时,由于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导致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只有当认知与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才能坚信不疑[15]。不只师生之间,不同专业、文理科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更需要思政课教师减少空洞的说教,多寻找一些生动的细节。

整合教学资源,到专题课程教学团队;从明确专题教学内容的重点和精髓,到将专题教学列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课程安排、纳入学分管理,多次明确专题教学是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前沿阵地、是引领大学生成长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力量的迫切需要的重大意义。

4 打造学生团队学习模式

在课堂上大胆交流和积极发言,通过与他人思想的碰撞,提升自我深层认知能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知识摄入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探讨,获得同伴的协助,在教师个性化指导下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对基础性、结论性的知识预先把握,并在课堂上完成深层理解与记忆力的自我超越,相互激发更多灵感和深度解析,课后拓宽视野,这一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16]。

课堂上,视频的运用、案例的引入、师生间与学生间的互动,增加了授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充分展示出“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氛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参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效果。

学习小组及团队的同学们积极参与,表现出认真、谦虚、严谨和超强的领悟能力、表达能力和时间观念,教师也从学生们的表现中感悟到激励、压力和动力。对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决策大有益处,也希望通过不断的大胆尝试,为以后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教师多次深入班级,召集团队负责人进行研讨,了解学习进度,并就教学环节设计、学习资料收集、教学案例选择、PPT制作等环节给予了认真细致的指导。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对同学们讲述的内容严格把关,既肯定优点、积极鼓励,又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解决学生们遇到的各种困惑。选用教学资料要有准确性和针对性,教学案例要有典型性和时效性,教学设计要注意逻辑性和严密性,PPT制作要注意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合理搭配。为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应亲自对授课班级进行小组分工,选定团队负责人,为每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

代表小组参与主讲的学生表示,以前曾参与其他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但此次却不太一样,感受到教师在备课中多次给予的耐心鼓励、严谨指导。虽然要花费时间查阅大量的资料,但通过认真的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和牢固,团队的共同协作使大家得到了进步和提高,收获要远远大于付出,同时亲身体会到老师们备课的不易。

5 结 语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中,学习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入研究探讨思政课教学方式的“翻转”,使得思政课的教学由“以教师讲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部分教学从传统课堂转向在线课堂,走向教师引领下的课堂研讨教学。“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就是“以教学任务为驱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翻转课堂实践应用。要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走得更远,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不断探索,找到一条适合之路,才能更好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更加高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朱 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变”与“不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69-73.

[2] 李喜英.翻转课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以《基础》课为例的一个尝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9-104.

[3] 高 静.MOOC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与反思[J].高教学刊,2016(15):140-141.

[4] 李梦云.以程序支撑实体: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4-98.

[5] 诸 云,关翔中.MOOCs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5):101-103.

[6] 郭巍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与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154-155.

[7] 陈 阳.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新思路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15(18):242-243.

[8] 孙 华.大学生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6):96-100.

[9] 郭 芸,白 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MOOC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4(11):61-64.

[10] 雷江梅.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56-58.

[11] 宋艳玲,孟昭鹏.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12]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13] 刘权政,赵绥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7(2):26-28.

[14] 江 岚.翻转课堂法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7-228.

[15] 冉新月,刘琳靖.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12):192-194.

[16] 龙春江.基于微课的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96-97.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翻转课堂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59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4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