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的综合素养探微

2018-04-01 23:31崔慧英
视听 2018年5期
关键词:素养

□ 崔慧英

电视新闻编辑是新闻节目制作播出的重要一环,直接决定了新闻的质量水平和价值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表现出过硬的职业素养,并且有更饱满的工作热情。特别是在地方台,条件有限,设施相对较少,新闻也是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的事件,新闻编辑比较容易失去工作新鲜感,职业成长也相对较慢。这些劣势加剧了地方电视台缺少人才的现象,形成了“恶性循环”。其实对于个人成长来说,环境是一方面,个人的学习意愿和能力则更为重要。新时期,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编辑要解放自身思想,提升职业技能,并且注意培养反应能力和决断能力等,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培养过硬的政治素养

政治是人思考和工作的出发点,政治观点直接决定了人的行为以及未来发展。众所周知,电视新闻对社会各界的影响力较大。新闻工作者不仅仅是在阐述新闻,同时也加入了许多个人的情感色彩,若新闻编辑没有过硬的政治觉悟,就难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就会偏离甚至是产生冲突。特别是在重大事件中,新闻编辑的观点会左右大众的思想,产生舆论导向。过硬的政治素养能激发社会责任感,可以从全局出发,客观公众地评价新闻。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现状和国家政策等,实事求是地进行新闻报道。要避免产生误导,也不能对未知言论产生引导,要对自己说出或是写出的每句话负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净化新闻工作环境,及时传播正能量,营造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因此要将政治教育落实于日常工作之中,学习相关政治理论,不断巩固编辑人员的政治信仰。学习并实践社会主义新闻观,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煽风点火”的现象扼杀在摇篮里,也杜绝“拍马屁现象”,不能盛行谄媚之风,要讲求事实,否则就失去了新闻价值。当然,对于腐败现象更要抵制和监督,避免死灰复燃。针对这一点,毛主席曾经提出过“政治家办报”的要求。另外,很多地方电视台新闻稿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很多都是经验性的空话,或是拿捏官腔,令人反感。其本质原因便是政治觉悟不高,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的表达能力,甚至误导了群众,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培养过硬的政治素养非常重要,能促进节目质量的提升。

二、培养自主学习素养

身处信息时代,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加工能力相当重要。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有方方面面的知识,对于未知世界更要充满探究欲望。通过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业务能力,快速掌握和处理信息。主要的培养途径有:向他人学习,简洁明了;从网上学习,信息量大;向央视或省级电视台学习,吸取优秀经验;从书本中学习,丰富理论知识。新闻编辑工作最怕“应付”,虽然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出差异,如同“温水煮青蛙”,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为时已晚。无法做到主动学习,就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要上进,就要学习,坚持理论和实践并用。同时,地方新闻编辑因为缺少必要的监督,或是对自身的要求不高,而在日常工作中有所松懈,有很多需要改变的不良习惯,否则将成为个人进步和新闻界进步的障碍。培养自主学习的素养,改变受困的现状。地方电视台内部可以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并回来讲课,通过有效的评价来提升新闻编辑的工作质量;或是组织内部的知识技能比赛,用奖惩的方式来激励同事更加努力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形式;又或是组建内部合作小组,不仅局限于新闻编辑工作者,组织台前幕后的更多人员成为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任务,在相互帮助下共同进步。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编辑时间相对较多,学习空间较大,应该借助这样的时机,实现自我水平的提升,写出更高质量的新闻。

三、培养浓厚的人文素养

新闻编辑离不开人,其描述对象也多数为人,或是与人息息相关。因此新闻编辑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尊重广大人民受众,培养对人民的感情,和人民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制作人民看得懂、喜欢看、情感上有共鸣的新闻。培养人文素养,要认识到新闻工作者是人民的服务者,“事无巨细”,只要是关于民生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在地方电视台,很多新闻都是非常“接地气”的。但是许多新闻编辑认为只有高大上的新闻才有意义,才能显现出自己的编辑价值,这样的错误理解对于踏实工作是有害的,而且不利于和广大人民群众产生情感维系。新闻人应该将自己看作是“新闻民工”,是来自于人民群众中的一份子,要回归群众,体谅群众,更关心群众,产生更加简单、朴素的人民情怀。在新闻报道中,人命优先,人的安全和生活保障才是应该关心的大事。例如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人跌倒,是为了新闻的完整性而“无所作为”,还是去帮助他们?自然是要选择后者。看似是播出事故,但实际上却更深层次地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对群众的关心,传递的是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人文情怀。

四、培养大胆的评论素养

新闻工作者都曾立志要成为敢说真话、敢于报道的新闻人。但却在工作当中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或者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初衷。抑或是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只去陈述事实,而不做任何评价,这样会降低新闻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力。

现实社会离不开网络,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数网络最丰富。微博、微信等的评论内容有时会盖过新闻本身,“神评论”更是一针见血地指明很多东西,给人启发。因此在新闻中加入“编前话”“编后语”等,能让新闻编辑发声,也有助于引导社会舆论。当然这需要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心作为支撑,并且有较高的评论素养逻辑。否则执笔写下评论,难以让他人理解,或是更易“带跑偏”。写下高质量的新闻评论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久的新闻撰写经验总结。并且能够将日常的新闻小事,转变成感动你我的大事,树立更多的优秀人物典型。在地方电视台,可能不会发生很多大的事情,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那些点滴行为也足以让大家感动。同时也要直言不讳地指出其他管理部门的不当之处,便于他们及时整改,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影响力。

五、培养优秀的语言素养

电视是画面艺术,但若是没有文字和声音的衬托,也会显得单调,而文字和声音则体现了语言素养。好的语言能够与画面相得益彰,可以更好地衬托画面,使其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因为方方面面的限制,地方电视新闻编辑的文字功底参差不齐,导致文稿质量差异较大。所以更要着重培养新闻编辑的语言素养,推选出文字功底比较好的人作为老师,每周上课,普遍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文学功底。另外,要根据新闻稿件的特点来使用语言风格,或是口语化或是书面化等。电视新闻的语言既不能像文章一般辞藻华丽,也不能像广播那样口语化。这要求新闻编辑在工作时能根据场合来调整语言风格,看似简单,却能令观众舒心。

总之,新时期,地方电视台因为受到地域和人员的限制,导致新闻编辑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要从日常工作的细节入手,提升政治觉悟,完善对工作细节的思考,并且要培养人文素养和语言功底,这是基本功,也是提升节目质量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燕鸽.新时期下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的综合素养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7(04):175+177.

2.徐海霞.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综合素养[J].西部广播电视,2014(18):125.

3.赵晓丹.探讨新时期下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综合素养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0):187+194.

猜你喜欢
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