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人物类专题片的访谈要点分析

2018-04-01 23:31吴锦晖
视听 2018年5期
关键词:摄制组专题片北海

□ 吴锦晖

让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在荧屏上闪亮登场,大力弘扬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让他们真正成为当今社会媒体宣传的主流,是媒体人的使命与责任,也是进行作品创作的一个主要题材。人物专题片是电视社教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人物类的人物专题片则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类型,主要具有以下三种较为明显的特点。首先,采访对象是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里的杰出代表,具有一定针对性。其次,优秀人物事迹被广泛且普遍地宣传。最后,优秀人物的事迹多数为过去式。①由于优秀人物类的专题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主角的专访效果决定了专题片的成败。

一、良好的沟通是顺利采访的基础

确定了人物选题后,首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是采访对象的配合程度。优秀人物专题片的采访对象多数是社会各个领域里的优秀人才、行业中有杰出成就的管理者、企业家;有威望的专家、学者等。繁忙工作之余,他们愿意花多少时间配合节目组,影响到编导能否细致深入地拍摄、采访,也就决定了节目的质量。因此,预采访时编导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将为后续访谈打好基础。《北海儿女》栏目选定的首批拍摄对象是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北海籍杰出人物,其中一位是已故著名作曲家张文纲,我们要采访的是张文纲的妻子王克芬老师,她是我国著名的舞蹈史研究专家。当摄制组第一次去到她家时却遇到尴尬:由于张文纲夫妇离开北海多年,跟家乡的联系很少,王克芬老师对摄制组的来意存在疑虑,并没有马上接受记者的采访。为了取得王老太太的信任,摄制组除了出示宣传部门、单位的采访工作证明外,还多次上门与老太太话家常,聊家乡的人和事,?帮忙联系在北海的亲友,让老太太感受到了诚意,终于积极配合采访。由于跟老太太有了良好的沟通,在前后数次采访中老太太很动情地讲述了与丈夫张文纲一起工作、生活的经历,并想方设法找出大量的历史资料供摄制组拍摄,才使得观众在片中看到老太太与张文纲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真实可信、温馨感人,引起强烈的共鸣。

二、把采访对象看作自己的“对手”

在体育赛场上,两位高水平又实力相当的对手,往往能给观众奉献出一场精彩激烈的比赛。同理,在采访现场,记者也需要具备与被采访者相当的素养,才能引导对方顺畅地讲述自己的故事经历、人生感悟、心得体会。优秀人物类专题片的采访对象,通常在思想、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或者是在爱岗敬业、道德品质方面的典型模范。面对这类采访对象,记者既不能居高临下审问式地提问,又不能粗暴打断对方的讲述,也不能任由对方不着边际地漫谈,而应该像研究一位值得敬畏的“对手”一样,事先摸清“对手”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会事半功倍。首先,要根据对方的身份特点设计采访问题,采访过程中做到有亲和力,提问恰到好处,才能采访到符合人物身份以及性格特征的对话故事,并以采访对象最为真实且自然的形态来加深其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北海儿女》采访了一位曾见证长征系列火箭100次发射历史的火箭专家,采访前编导查阅大量资料,了解了这位专家参与长征系列火箭研发的经历,重点围绕他在各个关键节点所起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通过老专家生动的讲述,充分展示了我国老一代航天工作者的丰满形象。其次,记者应该在平时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面和专业素养。在另一集专题片里,采访的是一位著名的工笔画家。当时负责采访的编导在绘画艺术方面颇有研究,采访时能就专业问题与对方很好地交流,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加以引导和启发,使对方比较轻松地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画家感慨,这次采访就像是在艺术探讨中完成的,相比之前的另一个采访,由于记者提的问题过于浅白,始终不在点上,令她难有热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艺术理念。

三、及时调整采访对象的状态

人物专题片中,能否成功地塑造人物性格是节目能否打动人的关键。人物的性格,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如果片中主要人物的讲述生动、鲜活,体现出符合人物性格的精气神,就能够提升人物的饱满度。优秀人物专题片的采访对象,有的已经多次接受过各类媒体的采访,讲述的内容有逻辑、有层次却缺乏感受性的、情绪性的语言;有的因为讲述时紧张、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讲述内容不够精炼自然,即使事迹较为感人也难以引起共鸣。为了获得理想的采访效果,记者应根据采访对象的表现适时帮助其调整状态,让对方始终在专注、放松的采访氛围中真诚地讲述自己的故事经历。《北海儿女》栏目有一次采访本地一位民营企业家,该企业家之前曾多次接受过采访,但多数为企业宣传或者是新闻消息类体裁的访谈,面对镜头时总习惯性地说一些类似于“公司秉承×××的服务宗旨……”的空话套话。于是栏目编导调整了话题,随意地和他聊起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问题等,有效地让对方放松下来,一点一点地靠近重点,讲到精彩之处多用点头和眼神来鼓励他的表达。出现内容刻意拔高、无重点的漫谈时,编导再次提醒他要把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在编导的引导下,他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各个阶段所遇到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讲述时真情流露,把情感完全释放了出来。片子完成播出后,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有典型风格、有个人魅力的企业家形象。

四、抓住细节,引导采访对象讲出背后的故事

通过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人物专题片普遍认可的共识。编导在摄制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捕捉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跟主题有关的物品等,还需要在采访过程中保持好奇心。除了按事先列好的采访提纲提问外,还要保持敏锐性,善于发现能突出主人公闪光点的新细节,追问下来,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北海儿女》栏目组曾在北海斜阳岛采访过一位坚守孤岛教学的小学老师。该岛远离陆地,没有固定的航班船只,遇上恶劣天气几乎成了孤岛。尽管交通不便、生活物资匮乏,那位老师还是放弃了调回市区的机会,坚持留在岛上任教三十多年。采访中,他拿出许多旧相片给记者,其中有一张是大学同学毕业三十周年聚会的相片。记者注意到这张合照里并没有那位老师,就及时追问下去。老师告诉记者,聚会那天海上风浪很大,订好的船停航了,他最终无法离岛参加聚会。后来拿到同学寄来的照片,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这个细节引出了一个故事,也使观众深切地体会到老师在岛上工作的艰辛。在另一个专题片里,讲述的是中山大学一位年过七十的老教授,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贫困的农村考入中山大学,在全村人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并留校任教的励志故事。采访他的时候,编导留意到他在各种学刊、身份材料上用的都是同一张照片,给亲戚朋友寄的也是这张照片。编导好奇地问起缘由才得知,老先生评上教授的那天,心情很激动,就跑到照相馆照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总能让老先生想起往事,他认为,在过去那个年代,他能从农村贫苦孩子成长为大学教授,这个历程无比艰辛,有自己的努力,也有家乡父老乡亲的支持,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培育。由以上例子可见,用好细节讲出故事,是成功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结语

一部成功的人物专题片要做到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耐人寻味,是一项比较复杂和艰难的工作,除了要精心做好选题策划、运用典型凸显人物形象、善用细节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拍摄制作精良等因素外,采访是否成功,是决定片子质量的关键所在。注重采访的各个环节,才能塑造好人物形象,突出主人公的闪光点。

注释:

①李学锟.如何做好电视专题片中人物的采访[J].新丝路,2017(16):132-133.

猜你喜欢
摄制组专题片北海
北海北、南海南
理性思维 辩证思考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就能帮到这里了,企鹅们,加油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北海 美丽的地方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影视剧中的无人机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在高温与严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