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昕婕
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导演之一,李安创作的华语电影出众,多次获得奥斯卡大奖。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尝试与以往不同的元素,充满好奇,不断挑战自我。早期的父亲三部曲之后,李安导演了英国古典庄园风格的《理智与情感》、反映美国性解放的《冰风暴》、南北战争片《与魔鬼共骑》、武侠片《卧虎藏龙》、改编自漫画的科幻片《绿巨人》、同性题材《断背山》、情爱片《色·戒》,半纪录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等等。在2012年底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又是他对奇幻冒险片的一次全新尝试。
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根据扬·马特尔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看起来,李安此次选择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小说中有大段的心理描写,有主人公大量对上帝和终极意义的拷问。同时影片要还原海上风浪,这一切对于影像改编与呈现而言无疑难上加难。纵观李安的作品,无论是题材、类型的把握,还是拍摄方法与技巧的选择,始终都有着同一个内核——对人类共通情感的表达,对欲望和人性挣扎的展现。
从李安的作品中,考察电影故事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故事的深刻内涵是一部电影的精髓,然而技术的合理使用也如同血肉,支撑电影,使其更富层次与美感。这里的技术不是狭义的数字3D技术,而是包含着视听技术、叙事技巧的电影技术。一些观点认为数字技术对于电影美学没有本质的撼动,只能成为奇观、消费的手段,而笔者看来,数字技术是包含在影像视听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电影发展、电影制作和电影观赏亦起着关键作用。
沃尔什在《与神对话》中写道:“正是在死亡的时刻,我们才明白,身体-精神-灵魂这三者中,哪个才是真正的首领。”①书中作者传达出灵魂对于人的主宰作用。笔者企图借用这本启迪心灵的书,将影像视听语言等同于人的身体,电影的叙事结构及策略等同于人的精神,而故事的文本内涵则相当于一个人的灵魂。正如死亡时刻来临,身体和精神已然左右不了你想要超脱的灵魂,电影中作为技术的视听语言或叙事策略,本质上也取决于故事的文本内涵。即真正决定一部电影能否得到大众认可,与它所传达的内核理念紧密相联。
本片讲述的不仅是少年派在海上漂流的冒险故事,导演还在结尾安排了另一个故事——一个残酷的人吃人的故事。正是后一个故事的揭示让我们猛然感到现实的残酷、人性的幻灭以及信仰的崩塌,于是我们理解了派心中的那头猛虎:带给他恐惧也带给他力量的兽性。种种奇幻景象随影片落幕,观众似乎更愿意讨论和猜测影片传递给我们的深层内涵——对当下的讽刺,对人性和兽性的思索,对善良与罪恶、科学与宗教、自然与信仰的选择取舍……电影中运用大量隐喻,动物所代表的各类人物、海上的暴风雨与海里的亲人、小岛的意象、发光植物包裹着的死人牙齿、狐獴的拥挤和同伴被食时的无动于衷,好像影片里所塑造的一切奇观在现实中都是有所指的。这些隐喻构成影片的独特韵味,让人反思,令人难忘。而恰恰是视觉奇观背后的隐藏内涵——对我们人类的深思,对整个宇宙的终极思考——拔高了整个影片的深度,也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仅仅停留在冒险和猎奇的娱乐中,不至于在观众消费后就被遗忘。
技术作为手段,必然要为隐含的故事内涵提供支持与服务,从而形成“有意味的形式”,即“我们可以得到某种对‘终极实在’之感受的形式”。②优秀的影片总是在这些“形式”背后,给我们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索影片蕴藏的意味与内涵。它就像是给我们一剂醒酒药,为我们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的生活赋予新的意义,我们开始思索与质疑,开始对全人类的生存、对心灵、对人生意义进行拷问。观影后,我们不禁怀疑,是否科技和理性已让我们心灵枯竭?信仰和宗教却带来安慰和力量?神是否真的存在?面对困境人类如何驯服内心的兽性?面对残酷的现实如何将回忆杜撰成美好过往?……影片饱含着导演对人类深沉的爱与启迪,他如屈原一般,辞藻华丽地赋一首《离骚》,发出李安的“天问”。可见,故事内涵犹如灵魂,占据着一部影片的首领地位。
李安的电影创作是在美国学的,有着规范的西方电影语法,他是一个非常注重技术的导演。他在自传中说:“我觉得以现代眼光来看,中国古典的东西的确有不足之处,必须借助西方的知识及手法来补强。不论是从西方的心理分析、社会学、戏剧性、语法、美学观点,还是西方结构的情节推理等各方面的优势,我都希望能做足,而不是靠个人自我的艺术感做单线性的发挥。”③他用娴熟的西方视听技术包装影片,又不愿去做消费娱乐的代言,于是将自己东方的美学修养、文化传统做内涵、做隐喻,使其作品带有深层的艺术感。
技术的艺术性在于将想象力与科技紧密结合,利用科技手段把我们的想象一步步实现。此时,作为身体或者说血肉的视听技术,就成了支撑着一部影片的基础。纵观影史,从早期黑白默片到有声片再到彩色片,是科技进步引领电影发展,同样数字技术也将电影带入新阶段,极大强化了其视觉效果。
单纯的炫技与合理的技术使用是不同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数字技术已不单是视听语言的一部分,更是参与叙事。片中数字技术描绘出的色彩绚丽、光芒神奇的幻想世界,以极高的饱和度使画面处于真实与虚幻之间。此时数字技术已不仅仅是为满足视觉奇观,它是写意的表达,成为叙事元素之一。试想如果没有瑰丽的海上美景,没有动人的海下世界,没有荧光的水母飞鱼,没有奇异的淡水小岛,没有这些虚幻、灵动的场景去吸引观众视听,如何能对比突出现实中叙述的真实残酷?三维数字技术运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观众注意力,才把这个虚幻的世界描绘得如此真实动人,才能让观众在反思电影时感到深沉与无力。劫后余生的派在叙述另一个版本故事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画面,正是这种刻意规避,留给了观众更大的空间去想象那个人吃人的现实有多可怕。有意的留白,与之前的绚丽色彩形成对比,虚幻的视听对应着虚构的故事,数字技术成了铺垫和衬托的叙事手段。
叙事策略亦作为“编剧技术”被用在电影中。实际上,电影借鉴戏剧和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也是一种将技术引入电影的证明。多重叙事让我们在感受事物时有了区别生活常规、打破线性的眼光。正如后现代文学影响下的后现代叙事模式(如《暴雨将至》的环形叙事),成为九十年代各国导演争相使用的“时髦”利器。如果说电影的内涵、如何讲好故事才是其艺术本质,那么如何将它区别于小说、戏剧或其他艺术?难道造成区分的不正是这些电影荧幕上的视听技术以及影像化表达的叙事手段吗?电影在把重视内涵、讲好故事作为首要目的的同时,也要注重组成其血肉的技术(广义上的技术),因其也是电影成败的关键。
也许有的导演不喜欢用这种成熟的西方电影技术去拍摄电影,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新方法,比如第六代导演娄烨喜欢用对比度极低的画面、手持拍摄、跳跃剪切等技术完成他的影片,以表现城市的游离感、慌乱感,不舒服的观影是为了展现这些令人不舒服的城市。这种几乎“没有技术”的电影技术,使他多次获得国际奖项。由此可知,技术使用是否高级并不能决定影片的好坏,只有合乎内容、对应内涵的技术使用,才能造就优秀影片,营造完美的艺术感。
实际上,我们去探讨技术,研究影片技术与内涵的关系,是要努力将现实用一种思考后的“哲学化”的影像去表达,在满足观众观影快感的同时,也让电影艺术起到净化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我们的着眼点应在于,用怎样一种更巧妙更合适的技术去支撑故事。电影有必要将内涵放置在第一位,继而大胆寻求适合的技术手段,创造出既具有人文性、艺术性,又具有商业性,被大众所喜爱的电影。
注释:
①[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对话[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101.
②[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36.
③张静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