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观念式纪录片

2018-04-01 23:31方子娴
视听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人物舌尖纪录片

□ 方子娴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让历史告诉未来》《河殇》《话说长江》等一系列大型纪录片和政论片在中国社会形成热潮,当时的中国纪录片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之后随着精英话语的异军突起及后来居上的大众话语,官方话语下的纪录片一度沉寂。然而纵观近十年中国官方主流媒体拍摄的精品纪录片,如《复兴之路》《再说长江》《舌尖上的中国》等,不难发现,中国纪录片一改旧态,沉寂之后重整上路,取百家之长避一家之短,中国纪录片转变出一种新的风格。

一、观念式纪录片的兴起背景

以往的中国纪录片可以说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多元共生的局面。从国内来看,主流文化的纪录片基本处于弱势,民众响应程度非常低;而独立纪录片只在圈内流传,大众文化也只是民间的自发,毫无规律性,质量良莠不齐。所以,中国的纪录片整体处于一种散沙状态。与此同时,国外例如国家地理、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的纪录片发展得非常迅速,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有的划分为艺术纪录片,也有给大众看的科普型、人文型的纪录片。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纪录片开始发生变化,主流文化的纪录片人提出了要在纪录片中体现独立纪录片的一些拍摄思路,同时又提出了大众文化中的平民路线,三种文化开始有融合的趋势,赋予纪录片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内涵,使得纪录片在普通百姓和圈子精英中做到有效延伸。同时中国纪录片人借鉴国外纪录片成功的地方,结合中国纪录片自身的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向。而这也是观念式纪录片诞生的背景。

二、观念式纪录片的界定

笔者认为,观念式纪录片是一种带有主观意识的纪录片,通常平凡而普通的事物或者人物是主要拍摄题材,通过故事化的叙事、多样的拍摄手法、人性化的主题来表达出宏大的主流价值观。

通过对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和相关文献研究,不难发现近十年的新风格纪录片仍是“观念先行”的方式,也就是先有观念之后再进行拍摄。观念式纪录片本身就带有编导或者其他学者对社会人文上的思考。观念式纪录片的内容题材、选取普通小人物、普通小家庭,以人为本,以人为主要题材来表达主流价值观的主题。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把不同的“节点”连成整体的“大网”,以拍摄个体从侧面展示出社会乃至国家这一整体。

从纪录片类型来说,观念式纪录片制作模式是工业型;从拍摄风格来说,观念式纪录片是审美型;从其实质内涵来说则是宣教型。在文化特征方面,观念式纪录片则兼具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位一体。

三、观念式纪录片的风格与特征

(一)题材多元化:大社会,小视角

2006年至2009年这一阶段的纪录片题材开始有所丰富,但大部分还是以国家事件为主,例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筑梦2008》《望长安》等,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是纪录片观念的改变,拍摄视角开始着眼于通过平凡人物事物来展现社会大局。2010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题材开始真正变得多元,有宏大的主题,如《中国股市记忆》《华尔街》《大市中国》;同样也关注微观话题,如《人民币》《中国名街》《汉字五千年》,2012年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证明了小视角表现大主题的可行性和可发展性。在这之后的《万象,一片茶叶的故事》《诗词中国》《家具里的中国》《一壶春秋》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主题人性化:大背景,小人物

观念式纪录片的主题主要体现为平民化,展示社会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情感生活、生存状态等等。在全球化发展如此迅猛、社会变迁如此之快的大背景下,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转型期的遭遇者,而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也就格外值得关注,同时他们也是最有话语权、最能解释这个社会变化的人群。

社会人文类纪录片最能体现这一点。典型的例子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每一个美食背后都联系着一种情谊或者是一个家庭,并且由于都是一些普通的小人物,观众非常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在既能欣赏到美食,享受着荧幕饕餮,又能感受到中国各地每家每户的情谊,体味到一些人生哲理,真正实现了人情“味”。但与此同时,在表现小人物的生活时,也将大背景与小人物联系在一起,表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

(三)叙事情节化:轻说教,重故事

我们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能够发现叙事故事化的大量运用,成为观念式纪录片的主要叙事方法,让观众在观看其他人的生活故事时,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发,感悟到纪录片中所传递出的主流价值观。例如在第一集中,拍摄的美食是松茸,是以一个采松茸为生的家庭为拍摄主线,就如陈晓卿所言:“讲的是中国人的故事,美食只是一个切口。”片子中的解说词大部分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不再是说教词。叙事的故事化更加吸引观众,在主题的传播上能得到更多的认同与接受。

(四)手法多样化:重技术,多表达

数字动画、水下摄影、空中摄影、各种极端天气下的摄影等,从最开始在2005年《故宫》中运用,到《舌尖上的中国》利用航拍拍摄,各种新技术运用使得纪录片在画面表现力、主题传达和故事叙述上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新技术能够在纪录片中得到大量运用,主要源于人们对纪录片的真实原有更加宽容的解读。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纪录片本身的意义、内涵和主题真实,不论技术如何发达、社会如何变迁,纪录片人对社会的真实体验感受和所感悟到的普世价值观在纪录片中得到真实完整的体现,这就是对纪录片真实原则最大的遵从;第二,在展现消逝的时空中建构出一种相对可观的真实,这一点比较适用于历史类纪录片,既然是过去的事情现在必然性或多或少地消失,我们只能根据各种真实文献数据中重构一个相对真实的事实。

(五)风格艺术化:重画面,强写意

中国纪录片对于通过画面来讲故事的这一观念形成得比较晚,开始意识到用画面取代解说来表达的是《话说长江》,但是真正做到将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来拍摄的却是从2005年《故宫》开始的。

中国纪录片人开始通过拍摄机位、色彩、场面调度等一些比较高级的视听语言手法,来传递编导的思考和纪录片的内涵,将纪录片与艺术电影结合。在众多观念式纪录片中,比较明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镜头数量多以及快节奏的剪辑方式,像《舌尖上的中国2》中,50分钟的片长中包含了1400多个镜头,丰富了画面内容,并且给人感觉节奏不拖沓。在景别的运用上,大多采用中近景,特殊情况还会运用微距、延时摄影让纪录片更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画面的表达胜过解说词直白的叙述,“面对日益平庸、从众和惯例化的现实生活,艺术就是理想的生存目标。”①风格的艺术化让我们在观看纪录片时不仅了解到知识、接受观念的传递,同时也很好地提高了大众的审美品位。

四、观念式纪录片发展的思考

观念式纪录片在当前的业界特别是主流的电视台的创作中有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也引起了市场、制作公司、观众的兴趣。其发展历时短短十年,直到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观念式纪录片才得到真正的确立,正式成为一种纪录片模式来进行制作拍摄。目前来说,观念式纪录片的发展势头良好,不论是从叙事方式、题材内容、主题、拍摄手法上,还是从风格上,相较于以往的纪录片,观念式纪录片都提升很多。

观念式纪录片是主流纪录片随着与国外不断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汲取别人成功的经验,根据目前中国社会的潮流风格调整纪录片发展方向,寻求探索出的一种适合中国的纪录片模式。观念式纪录片在艺术上的美学追求值得重视,将逐步形成一个独特的影视美学分支。观念式纪录片在对人文、人性等“人”的主题上的开拓和挖掘,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普世价值。

注释:

①陈旭光,王思泓.从新时期到新世纪:中国纪录片美学主潮的流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5):88-92.

猜你喜欢
小人物舌尖纪录片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小人物的大格局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