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行业的文艺形象变迁与原因分析

2018-04-01 23:31周裕东
视听 2018年5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财会文艺

□ 周裕东

普通人在工作外能接触到的其他行业数量与深度有限,文艺作品就成了大众认识各行各业的窗口。某一行业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常常融入了外行人对内行的揣度、解构和再塑造,在这一过程中总会因许多不了解和“想当然”而造成这一行业形象的失真与脸谱化。但形象的好坏,往往体现了普罗大众对这一行业的理解与认识。

在以往,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媒体,在报道宣传中对财会人员的先进事迹都涉及甚少。特别是在20世纪的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中,塑造的各行各业的正面人物虽然数不胜数,却很少有财会人员的正面形象出现;即便有时出现财会人员,也往往是些小角色,形象上更是常被贬为保守派,甚至是反动派,把财会人员描绘成需要改造甚至需要打倒的对象。这不但不公平,也不符合历史事实①;不仅给广大财会人员带来了职业身份认同上的困扰,也对财会行业形象造成了损害。可见财会行业的文艺形象与财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历来是很不相称的,这足以说明当前面向社会公众、重塑良好的财会形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中国财会行业的文艺形象变迁

(一)古典形象:面目模糊的小角色

在现代会计的理论与制度引入中国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各类古典文艺作品中财会人员极少出现,偶尔出现也普遍是一笔带过、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丰满、鲜明的财会人员形象可谓寥寥无几。

(二)近现代形象:被丑化与妖魔化的反面人物

从民国时期开始,理财者的形象就逐渐和贪污腐败联系在一起了。新中国成立后,能以正面形象出现的多是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红管家”②。在近现代的文艺作品中,旧社会的账房先生多半被描绘成头戴瓜皮帽、留着小胡子,胳膊夹着大算盘、脸上架着厚厚的眼镜,平时跟在地主老财身后、专算穷人黑账的狗腿子形象。这一时期财会人员的文艺形象,稍好一些的便是墨守成规、小肚鸡肠、死气沉沉的老古董,属于不讨人喜欢的角色,令人生厌却也不可恨;坏一些的就成了敌人的爪牙,其形象类似于抗战作品中的翻译官,是阴险狡诈、刁钻刻薄、诡计多端的帮凶。他们要么是主角前进道路上需要克服的绊脚石,要么就是反面人物手下的鹰犬。两种形象均不属于正面人物,且戏份普遍不多。

在20世纪的几部经典老电影里,账房先生的形象都较为丑陋,例如《白毛女》中助纣为虐的穆仁智;《艳阳天》中所谓“百里挑一”的会计马立本是个跟着阶级敌人跑的反面人物;《山村会计》中,富农出身的赵有才自从当了大队会计以后,表面上很积极,背后却一直盗窃队里的小麦,还栽赃干部、煽动群众,企图把老支书周老实赶下台;尤其是1976年的一部电影《难忘的战斗》,曹铎饰演的账房先生更是沦为了暗藏的敌特分子,暗算并杀害了剧中的正面人物——警卫员赵冬生。1953年出品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由任伟民扮演的会计是个因循守旧、顽固不化的保守派,说高占武等年轻人若能搞成电站、修出水渠他就不吃粮食而改吃土了③。这一保守派形象对于同时期的影视作品中的财会人员来说已经算是相对不那么丑恶的刻画。

(三)现代形象:更丰满、复杂、多样,但仍显刻板

当今社会,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财会人员仍是性格沉闷死板、做事锱铢必较、终日只会写写算算的呆子。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财会造假事件,也让一部分人把财会人员与职务犯罪联系在一起,戴着有色眼镜来看财会人。长久形成的刻板印象一时难以彻底改观,但随着经济发展与行业建设,财会人员的现代文艺形象的确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与过去相比早已大不相同。以两部较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为例:

2006年的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红遍大江南北,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喜剧。其中的重要角色、被称为“秀才”的吕轻侯,他的工作便是同福客栈的账房先生。他是前朝知府的孙儿,后因屡试不中,穷困潦倒,卖了祖产尚儒客栈,在同福客栈打工做账房。

从吕轻侯这一角色身上,可以看出财会人的荧幕形象早已不再是奸猾的反派了,但吕秀才的形象仍然是脸谱化的。吕秀才既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死姬无命,也用口头禅“子曾经曰过的……”处处显示着他的迂腐。迂腐是他的标签,但也成为了让这一角色得到观众喜爱的元素,一旦吕秀才不再迂腐,也就不再可爱。这样的人物,不可能成为主角,只能是客栈生活中的一剂调味品。不过,一个迂腐而可爱的酸秀才,总好过以往影视剧中迂腐而令人生厌的老古板形象。

而在2017年初爆红的“国民级”剧作《人民的名义》中,也多次出现了财会人员的身影。侯亮平查处头一个落马的“两亿处长”赵德汉的赃款时,对赵德汉说了一句话:“你这记账方式,你是学会计的吧?”而《人民的名义》小说原著中,赵德汉在罪行败露后也交代自己为了记录受贿情况,专门自学了会计。随后在赵德汉的豪宅中,银行员工清点赃款时使用的捻、戳、抓、推、拨等“花式点钞法”更是一度在网上成为热门话题。

而在剧情中作为关键线索之一的山水集团会计刘庆祝,掌握了官商勾结的大量犯罪证据,原著中他生前唯一的戏份就是给反贪局局长陈海打了个举报电话,随后就遭遇“旅游死”。像山水集团这样一个藏污纳垢、权与钱高度结合的贪腐集团,在大厦将倾之时,却是一个小小的会计首先被灭口,让荧幕外无数财会从业者心有戚戚焉。这些作品虽有文艺创作的夸张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大财会人员在现代企业中“知道太多,地位太低”的尴尬。

二、中外财会行业当代文艺形象共同点

(一)数量稀少,影响力有限

财会行业的文艺形象与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价值相比是极不相称的,这首先体现在文艺创作的数量上。以剧中有主角或重要角色从事财会行业(包括会计师、审计师、理财规划师等)的标准来划分,据统计,从1965年到2011年间中国共上映了13部有据可考的、与财会行业有关的影视作品(包括纪录片),平均每年约0.28部。其中大陆地区11部,平均每年约0.23部。

在这些影视作品中,还检索到两部主角是会计人员的电视剧。一部是1986年湖北省拍摄的以湖北汽门厂为背景,描绘母女两代会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遭遇的电视剧《大厦将要落成》④。另一部是2003年辽宁省财政厅与沈阳艺术团、沈阳市财政局联合录制的16集室内系列情景喜剧《核算中心的故事》⑤。在当时的宣传稿中,两部作品均号称自己是全国第一部反映会计行业、宣传会计工作的电视剧。但在互联网上均已无法找到视频资源,甚至没有任何百科词条或相关介绍。

另外,1987年国内创作过第一部反映政府审计工作的电视剧《人民不会忘记》。该剧由田壮壮执导,李雪健出演,项俊波任制片和编剧。但该剧可被检索到的资料很少,且田壮壮和李雪健的百科词条均未提及这部连续剧⑥。而2005年,由审计署出资、奚美娟主演的连续剧《审计报告》,在国内知名影评网站豆瓣电影上仅有3条评论,且没有评分。

另据ACCA上海代表处提供数据,在1971年到2001年间欧洲与北美地区共上映了27部与财会行业有关的影视作品,平均每年约0.87部,这一数字亦不能算多。由此可见财会行业文艺形象之稀少、影响力之薄弱。

(二)整体改观,但仍边缘化、脸谱化

在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以2016年10月上映的美国动作片《会计刺客》为例,这部电影把会计这一职业与美式英雄主义结合起来,将主人公沃尔夫塑造成了一个沉默而神秘的独行侠角色。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但事实上剧情方面涉及的会计专业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电影没有从会计职业的角度展开剧情,只有一两个桥段展示了其职业技能。虽然影片将会计师作为噱头,但剧情核心则是一个“边缘人”拯救他人和寻找自我的故事,硬派动作戏才是本片的看点。

电影中侧重的既不是会计的敏锐思维也不是刺客的冷漠无情,更多是一个自闭症患者尝试融入社会、寻找自我的过程。可以说,会计只是电影中的一个符号,是主角身上的众多标签之一,是给老套动作片换的一个新包装。而电影沉静压抑的气氛、缓慢的叙事节奏、灰暗阴沉的冷色调、主角沉默寡言又有社交障碍的性格特点以及主演本·阿弗莱克面无表情的表演,似乎都是为了搭配主人公从事的职业——会计。

从这一角度来看,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财会人员在文艺作品里似乎并不具有警察、医生等职业那样的性格多样性,无法像警察等职业一样,能够随意套用任何一张“脸谱”。不管是活泼开朗、幽默风趣、豁达豪爽,还是散漫轻浮、冲动鲁莽、逆反自负,这些性格特点似乎都与财会人无关。而财会职业在影视创作中似乎也成了那些社交障碍者固步自封、埋头工作的避风港。

不管是中国的吕轻侯还是美国的沃尔夫,这些丰满复杂的角色也都没能脱离标签化的形象,没能脱离人们对财会人员的刻板印象。但《会计刺客》已是近年来对财会职业进行的最正面的一次刻画,也是财会人员首次在有足够影响力的商业电影中成为主角。从小人到侠客,从龙套到主角,财会人员文艺形象的转变之路相当漫长。虽然财会人员的文艺形象依然被严重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但形象的不断改善已是不争的事实,行业整体形象的改观也是大势所趋。

三、财会行业文艺影响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财会行业与公众接触较少

据统计,全国财会从业人员超过千万,但长期以来财会行业的曝光度与话语权却与其规模相去甚远。虽然财会是最常见的职业之一,但财会人员不像医生、教师等职业那样与普通民众有足够多的接触机会,行业系统较为封闭。日常生活毕竟是不需要核算与监督的,普通百姓很少有需要和财会人员打交道的地方。同时,财会行业的工作性质也决定了财会人员在企业中充当较少露脸的“幕后之人”,进而成为了普通人眼中的“透明人”。

(二)财会工作缺乏戏剧冲突性

以新闻、设计、安保等行业为例,虽然普通大众与这些行业接触机会更少,但它们对大众而言首先充满了神秘感和刺激感,对这些职业进行的艺术创作,能够满足观众们一窥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能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这些行业在文艺创作中能更容易地设计出大起大落、曲折离奇的矛盾与冲突,因此以这些行业为基础的文艺作品会更有看点、更有趣味。

冲突是戏剧的灵魂,可以说,没有冲突,戏剧就不成其为戏剧。但财会行业的日常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流水账式”的,是四平八稳甚至枯燥乏味的。要在这一工作特点上进行文艺创作显然更为困难。因此即使是在财会行业可依托的商战剧中,财会人员往往也是配角,甚至在许多商战题材的作品中都不会出现,没有任何戏份。

但是在财会领域中,审计师这一职业还是具有一定的神秘感与戏剧冲突性的。相对而言,审计师的文艺创作潜力要强于财会领域的其他细分职业。

(三)专业性强,欣赏门槛高

要在影视剧中展现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存在两个难点:一是剧本创作难度大,要求编剧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专业性程度不好把握,太浅显会流于表面,无法反映行业真实状况;太深奥又会导致观众看不懂、欣赏门槛高、受众少。财会行业更是如此。

但相比于其他专业性较强的行业,财会行业的影视创作必然更为艰难。首先,在当前我国民众普遍缺乏经济与理财知识的大环境下,要让观众理解财会知识显然不易。影视剧中一旦出现较多财会专业知识、专有名词,必然会给观众不明所以之感。第二,财会职业工作缺乏展示性,难以呈现操作细节,更难达到“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平衡状态。最后,医务剧、侦探剧等类型的影视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科普,让观众享受获取知识的快感,也能在生活中将其部分应用或作为谈资。而财会行业由于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甚相关,对财会专业知识的科普更显枯燥且意义不大。

种种原因,导致财会人员历来在荧幕上难觅踪影。尽管财会行业形象已有所改观,但仍未摆脱“文艺冷板凳”。

四、结语

过去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对财会工作不够重视,在宣传上有失偏颇。在文艺作品中,财会人员的形象不够光彩,社会地位不高,财会人员不是反面人物的帮凶,就是不思进取的保守派。这进一步导致社会公众对财会行业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认识,也对财会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要使行业良性发展,不仅需要广大财会人员努力工作,也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和财会人员社会地位的提高。为此,新世纪的财会行业要想扭转整体形象,就需要推动行业文艺形象的重塑,为财会人员扬声造型。在文艺领域的形象定位,既要反对迂腐木讷、锱铢必较的“老古董”“酸秀才”形象,更要反对目无法纪、肆意妄为的“造假者”形象。其形象应定位为社会精英,以正确反映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在经济运行中的价值。通过更好、更多的财会人员正面形象让整个社会对财会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这对从业者、公众和社会经济都有利。

而任何一个行业的整体形象,都是由这一行业的每个个体组成。作为行业一员,每个财会从业者,都可能成为宣传报道的原型人物甚至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财会人员应当更多地从幕后走到台前,让更多人得见财会行业的“庐山真面目”,这也是每一位从业者应有的历史担当。

注释:

①朱守愚.应该大力宣传会计人员中的先进事迹——为新华社记者杨继绳同志的报道喝彩[J].会计研究,1982(01).

②陶必胜.跨世纪的工程——重塑会计形象[J].冶金财会,1998(11).

③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员形象谈[EB/OL].

http://www.chinaacc.com/new/234/236/244/2007/1/sh668859511921170023658-0.htm.

④湖北麻城市财政局会计事务管理所.为会计人员扬声造型——赞电视剧《大厦将要落成》[J].财会通讯,1987(05).

⑤辽宁省财政厅.崇尚诚信依法理财,塑会计行业新形象[N].辽宁日报,2008-09-25.

⑥道客巴巴.有关会计的电影、有关会计的电视剧汇集[DB/OL].http://www.doc88.com/p-783447356136.html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财会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对策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对提高财会人员能力素质的几点思考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文艺范
如何提高农业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研究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