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娟,奥小平,赵育鹏(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沙枣(ElaeagnusangustifoliaLinn.),别名:香柳、桂香柳、红豆、金铃花等,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或灌木[1]。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区和内蒙古以及华北西北部,以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带为分布中心,少量的也分布到华北北部、东北西部[2]。具有耐旱、耐盐碱和抗风沙的特性,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已经被列为半干旱地区和盐碱地防护林带的重要树种之一[3],且沙枣的花、果实、叶不仅含有丰富的Cu、Fe、Zn、Mg等营养成分,而且还可作为治疗烧伤、慢性支气管炎、腹泻等病症的药物材料[4,5],特别是沙枣果实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较高,是优质蛋白粉和家畜优质饲料的原料。近年来山西省也在黄土丘陵区、晋北风区的荒地、沙化土地、盐碱地进行了引种栽培[6]。但全省沙枣资源现状与生长情况未进行调查,存在资源不清、利用不明的问题,为此,对我省沙枣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长与结实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沙枣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1.1 地理分布
沙枣在山西省既有人工栽培,也有天然分布。
调查发现,天然沙枣仅在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属的猪尾沟(隶属于沁水县下川村)有分布,地理位置111.99° E,35.43° N,海拔1 640 m。
人工栽培沙枣则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山西省原忻州地区(现忻州市、兴县、岚县)和雁北地区(现大同市、朔州市)进行了大面积人工播种造林,但20世纪80年代由于大面积开荒种地,人工沙枣林遭到严重破坏,到目前为止,保留的原造人工沙枣林主要分布于山西省晋北的风沙区,主要为大同市大同县和阳高县,忻州市五寨县、偏关县、保德县以及朔州市朔城区、山阴县和吕梁市兴县有零星分布,且主要散生于地埂、村旁、路旁,此外,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内也有1株近百年的沙枣古树。近10年内,山阴县的通道和盐碱地绿化、应县的盐碱地及浑源县的退耕还林地也进行了沙枣的人工引种栽培,怀仁县、右玉县和襄汾县进行了沙枣的造林和育苗试验,目前长势良好。由此可以认为,山西省111.00°—113.86° E,35.43°—40.11° N,海拔470~1 640 m的黄土丘陵区和风沙区均为沙枣的适宜生长区。
1.2 树木生长情况
1.2.1 天然沙枣生长情况 在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株天然沙枣树,是20世纪50年代随着“光头式”对所有林地的采伐而天然更新的,树龄约50余年,生长于杨树等乔木树种组成的天然次生林内,由于受杨树等高大乔木林冠层的影响,生长处光照弱,通风条件差,导致该树长势较差,部分枝条已枯死,近60年的生长,目前该树高约5 m,胸径7.85 cm,冠幅3.4 m。
1.2.2 人工栽培沙枣生长情况 人工栽培沙枣树主要栽植于晋北风沙区和黄土丘陵区,所有沙枣树均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属于“自生自灭”状态。人工沙枣树多栽植于地势平坦的缓坡或平地,但通过对各地居民的调查,发现由于沙枣树当初大多栽植于条件较好的土地,存在与农争地的现象,因此,虽然当时树木生长较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与较强的生命力,对防治水土流失与防风固沙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不足,20世纪80年代遭到人为毁林种地的严重破坏,目前,大部分地区仅在当初栽植地保存有未被破坏的零星树木,只有在大同县、阳高县等地保留有较小面积的林分。
目前,近50年生人工沙枣平均高7.0 m,胸径26.8 cm,冠幅5.5 m;10~15年生人工沙枣平均高6.0 m,胸径6.9 cm,冠幅3.9 m。
另外,部分沙枣栽培地因地理位置的关系,被当地居民视为选择墓地的风水宝地而被砍伐。
1.3 利用现状
目前,沙枣的枝、叶、花、果在我国的食品、药物、造纸、饲草、木材、家具等方面均有利用,但山西沙枣的利用仍未见报道。
沙枣为喜光树种,生活力极强,山西境内沙枣高5~13 m,无刺或具刺,刺长10~40 mm,棕红色,发亮;幼枝密被银白色腺鳞,老枝鳞片脱落,红棕色,光亮。叶薄纸质,披针形或窄披针形,长2.8~8.0 cm,宽0.8~3.5 cm,先端钝尖或钝形,基部楔形,全缘,叶正面幼时具银白色圆形腺鳞,成熟后部分脱落,带绿色,叶背面灰白色,密被白色腺鳞,有光泽,侧脉不甚明显;叶柄纤细,银白色,长3~16 mm。
花黄色,直立或近直立,背部有银白色腺鳞,芳香,常1~3朵花簇生新枝基部最初5~6片叶的叶腋;花梗长1~7 mm;萼筒钟形,长4~5 mm,在裂片下面不收缩或微收缩,在子房上骤收缩,裂片宽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4 mm,顶端钝渐尖,内面被白色星状柔毛;雄蕊花丝极短,花药淡黄色,矩圆形;花柱直立,无毛,上端甚弯曲;花盘明显,锥状,包围花柱的基部,无毛;常见沙枣花为4个雄蕊,1个雌蕊,偶见3个和5个雄蕊。花期南部地区4月中旬开始,北部地区5月中旬开始,花期为2—3周,特殊春旱年份,花期可推迟1个月左右。
果实椭圆形,幼果绿色,密被银白色腺鳞,果实成熟期9—10月。
3.1 异地保护
为了保护山西天然沙枣种植资源,在冬春季采集天然萌生沙枣枝条进行异地扦插繁育,通过建立沙枣资源圃,保护现有沙枣基因资源,为发展沙枣奠定基础。
3.2 栽植地保护
加强沙枣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宣传,提高人们对沙枣树种优良特性的认识,对现有的散生沙枣和部分沙枣林分加强保护,避免滥砍乱伐;同时针对现有部分沙枣林由于长期缺乏管理,杂草丛生,沙枣树质量参差不齐,分化现象非常严重的问题,开展必要的修枝、整形等复壮作业,改善沙枣生长树势,提升其生态与经济效益。
4.1 加强关键技术研发
目前,沙枣以种子繁育为主,春播种子需催芽处理,秋播则会使种子在地里遭受鼠害,影响苗木质量,而沙枣现有的扦插育苗技术成活率较低,因此,开展沙枣扦插和嫁接育苗与造林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为沙枣保护与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4.2 优良品种的选育
沙枣资源丰富,各地生长与形态表现各异,为此,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利用目的的优良品种选育,为整体提高沙枣林分质量,推进沙枣产业发展,针对性提供优良品种。特别是对部分枝条无刺的沙枣品种,选择花期较长、花香浓郁、果实颜色鲜艳、挂果时间长的品种,可作为观花观果的园林绿化树种进行定向培育。
4.3 提高沙枣产品研发力度
沙枣的花、果、叶均有利用价值,是其他树种无法比拟的。但对其产品开发利用技术缺乏研究,目前利用情况较差。科研部门应尽快与相关加工企业合作,开展沙枣相关产品的研发,推动沙枣产业的发展,形成经济回报,既有利于林业产业扶贫,又可促进林业生态提质增效。
4.4 利用前景
沙枣树姿美观,花香浓郁,可做蜜源植物和提取芳香油,是公园、庭院及行道较好的绿化观赏树种,也是风沙区、黄土区和盐碱地上优良的造林树种和饲草、药物原料,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其利用前景广阔。
[1] 宿凤杰,戴永平.沙枣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4(2):19
[2] 王妮妮,刘增泰,李班,等.不同处理对沙枣硬枝扦插效果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7(4):127-128
[3] 杨升,刘涛,张华新,等.盐胁迫下沙枣幼苗的生长表现和生理特性[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4,34(1):64-70
[4] 郭丽君,王玉涛.沙枣种质资源特性及利用价值[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5):32-34
[5] 石磊岭,魏鸿雁,徐晓琴,等.沙枣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6-37
[6] 王妮妮,杨立柱,李忠武,等.盘锦地区沙枣硬枝扦插试验[J].北方园艺,2010(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