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区林下经济经营模式及发展对策

2018-04-01 22:08罗家新本溪市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室辽宁本溪117000
防护林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林蛙林农林区

罗家新(本溪市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室,辽宁 本溪 117000)

林下经济又称林业高效复合经济,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内空间,选择适宜在林下生长的植物、动物、菌类等种类,进行科学种养殖的一种经营模式,能有效地实现农林牧各业资源共享[1]。东北林区自然资源蕴含量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既能合理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又能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缩短林业周期、节约资金投入、增加林农收入,对于加快区域内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1 东北林区自然概况

东北林区主要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脉。该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降水量300~950 mm,降水多集中在7—8月,约占全年降水的50%以上。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以中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森林面积5 442万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28.5%,森林蓄积量37亿m3,占全国森林蓄积量的27.3%。主要树种有柞树、落叶松、樟子松、红松、椴树、胡桃楸、水曲柳、白桦等。土壤类型复杂,广泛分布有棕色针叶林土、灰色森林土、棕壤、暗棕壤、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等[2]。

2 东北林区林下经济经营模式

林下经济按照生产方式可划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3种类型。

2.1 林下种植经营模式

2.1.1 林药模式 该模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以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利用和林下中药材人工仿野生栽培为主要形式,其产品在培育过程中不施任何药剂和肥料,且远离市区避免工业污染,自然属性和生态优势明显,营养成分(药物有效成分)较高[3]。人参、细辛、玉竹、淫羊藿、月见草、穿地龙、防风和蒲公英等耐阴药用植物适合在东北林区林下栽培。

2.1.2 林菌模式 林菌模式利用林下光强低、湿度大、氧气足、温差小的特点,以林地废弃物为部分营养来源,在林下种植食用菌的立体栽植模式[4]。发展林菌模式,能够在不破坏林地和原生植被的前提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以短养长,减少育林成本。目前主要以林间摆袋、林地撒播、木段(圆盘)栽培、原生态栽培等方式为主。适宜东北林区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主要有黑木耳、松杉灵芝、羊肚菌、鸡腿菇和滑子菇等。

2.1.3 林菜模式 东北林区主要利用林中空地、溪谷两岸等地块移栽或套种山野菜,保证林农的经济收入。种植前可适当降低林分密度,并对保留木进行修枝,改善林下光照条件。林下作物可以选择辽东葱木、刺五加、蕨菜、大叶芹、小叶芹和荠菜等。

2.2 林下养殖经营模式

2.2.1 林畜模式 在林龄达到中龄林以后,可在林下适度放养牲畜,在有效利用林下丰富的杂草资源的同时,牲畜产生的粪便还能促进树木增长,形成循环生物产业链[5]。该模式主要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的用材林地中进行,不宜在坡度较大的山地发展。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森林合理负担,控制养殖规模,维护生态平衡。适宜林下养殖的牲畜主要有山羊、鹿、野猪、狍子、野兔等。

2.2.2 林禽模式 林禽模式利用林下资源丰富、空气流通性好、温湿度较低等环境特点,通过放养、圈养和棚养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禽类饲养。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资源为禽类提供食物,林木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的氧气促进禽类发育,同时禽粪为林木提供肥料,促进其生长,能够达到林“养”禽、禽“育”林的效果。大力发展林下高品质、无公害蛋禽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促进林农增收。适宜林下养殖的禽类主要有肉鸭、鹅、肉鸡、乌鸡、柴鸡等。

2.2.3 林蛙模式 东北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环境条件很适合林蛙生长。目前国内林蛙养殖80%集中在东北林区,主要是利用林区沟系(两山夹一沟、山洼自然水塘、山泉、自然溪流、人工挖掘池等地带)和林区周边废弃的厂房、庭院式等发展林蛙养殖。养殖模式主要有半人工养殖和全人工养殖两种。半人工养殖包括封沟育蛙、围栏养殖、半野生放养3种方式。全人工养殖根据林蛙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人工模拟林蛙生长环境进行圈养,有效解决了鼠、蛇等天敌危害和回归率低的问题[6]。

2.2.4 林蚕模式 东北林区是我国传统柞蚕主产区,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占全世界的8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蚕业资源,柞蚕场超负荷经营,蚕场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不断退化。在退化柞蚕场内人工栽植红松,将郁闭度调整到0.5左右,可继续放蚕,增加林农收入,达到以蚕养林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增加柞蚕场生物和景观多样性,实现柞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4]。

2.3 森林景观利用模式

2.3.1 农家乐旅游 农家乐旅游主要由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提供,以接近自然为主题来放松身心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7]。目前农家乐旅游业态主要包括乡村酒店、生态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等形式。

2.3.2 观光采摘园 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观光采摘园的出现,让果林经济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有力的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观光采摘园依托乡土树种和当地材料,不受经营场所限制,更贴近于现在节约土地的理念,目前已在东北林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东北林区采摘品类主要有蓝莓、草莓、葡萄、苹果、梨、桃、杏、小柿子等。

3 东北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对策

3.1加强信息引导,提高林农对林下经济的认识

引导部分林农先行试点,摸索尝试,通过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村、典型户的先进经验及管理技术,引导农林复合经营向技术好、速度快、效益高的方向发展。对发展农林复合经营的成功典型、技术及模式,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提高林农思想认识,调动林农保护、培育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能动性,形成全面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3.2突出区位优势,建设特色林下经济产业体系

东北林区许多林区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优美,自然资源和森林资源特色鲜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林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越来越显著,逐渐成为都市人的青睐之地。要充分结合林区的自然地形地貌条件、资源分布特点和周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位优势,确定区域林下经济发展方向,着力打造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区和优势产业带。

3.3创新扶持手段,多渠道筹集林下经济开发资金

东北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开发多以家庭为单位,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热情很高,但资金有限。要完善信贷扶持渠道,加大有效信贷的投入,在信贷、税收、抵押和担保等方式给予林农足够的帮助。多渠道筹集农林复合经营资金,吸引科研基金、民间资本、工商资本、世界银行贷款等投入到林地的综合开发中,满足林业企业、林区职工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3.4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特色知名品牌

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努力提升林业效益,着力打造大产业、大基地、大龙头,吸引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林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安家落户。推广多元化市场化运作方式,完成对原始产品的加工、提取和研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非木质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打造特色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增效、林农增收,推动区域林下产业发展。

[1] 李科.洞庭湖区杨树林下间作及套养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2] 国志兴,王宗明,宋开山,等.1982~2003年东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8(1):155-163

[3] 赫尚丽,张良,路飞,等.我国林药、林菌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林业建设,2014(5):12-15

[4] 王强,金鑫.辽东林下经济模式分析及其产业发展措施[J].防护林科技,2012(6):92-94

[5] 另青艳,何亮,周志翔,等.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3(1):38-43

[6] 成秀贤,吴春霞.东北地区发展林蛙养殖业的探讨[J].黑河科技,1999(3):8-9

[7] 杜砚明.新乡县林下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猜你喜欢
林蛙林农林区
“八珍”哈士蟆传记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冻不死的林蛙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林蛙油逆转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