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领探析
——基于SICAS传播模型的视角

2018-04-01 20:15张帆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群体受众

□张帆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内容之一,致力于引领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大学生群体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当下,大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媒体环境、信息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教育环境更加智能化,知识获取更加简便。媒体环境日益多样化,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表达、互动、共享体验。信息环境更加碎片化,信息传递内容和传递时间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极富有群体特色,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与众不同。所以,我们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应探索引领模式的转变。

SICAS模型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针对数字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转变所提出的社交化营销模式,其中核心点为“用户需求耦合为中心”,重点描述了渠道建设、连接互动、体验分享等社会化转变。而这能与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提倡的“学生需要为中心”的课堂高度匹配起来,本文在SICAS营销模式下重新审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他们之间的相互感知,深化师生间的互动和话题引导,发挥意见领袖的教育传播功能。

一、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感知,及时推送相关话题

在SICAS模型中,首先强调的就是sense,这不同于传统媒体时期的AIDA模型,它强调的是attention,即传播者发送信息,以此赢得受众的关注和学习,从而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sense即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感知,这种感知是相互的,传播者需要感知受众的需求、兴趣,从而进行话题和信息的推送,并不断追踪了解受众对推送内容的反馈,适时作出传播内容的调整,从而去迎合和响应受众内心最真实的需要。

新媒体时代的教育传播也需与时俱进,特别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课堂,更不应该采取陈旧的“满堂灌”思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粗放地传播给学生。创新能够适应碎片化、自主化、社交化环境的理想信念引领模式:其一,丰富师生之间的感知渠道。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自由,媒体接触较多,对于新事物的兴趣较高,所以除了课堂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引领之外,更应当建立其他的交流渠道,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班群、朋友圈、生活交流会、校园广播、校报等,建立较为完善的师生感知网络。其二,增进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了解,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价值观问题,推送相应的话题和内容及时引导。比如,针对学生多为关注的微博热门话题——“中国女排”,引入关于信念、理想、坚持、爱国、奉献等精神的传播,引导大学生群体学习她们不服输的爱国气概;针对十一国庆期间的旅行热潮,以及人们对于旅游景点相关信息的关注,可以推送关于红色旅游景点的介绍、推荐、攻略等相关文章,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引导他们树立较为远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将其打造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第二课堂。

二、深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师生强关联

SICAS模型的中间步骤分别是interactive和communication,即互动和沟通,它强调的不仅是建立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连接,更多的是他们之间的深度连接。通过互相感知将信息推送到受众的屏幕之上只是第一步,能够针对某一话题展开评论、探讨、跟随达到深度的互动,将信息内化吸收更为重要。通过多次的互动沟通建立师生之间的强关联,更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导。

传统的课堂更多的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即使在线教育平台也是单向的知识传播,而相关数据表明,学生被动听讲的效率极差,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持续互动,增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内化为价值观念,才能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其一在课堂中,采取教与学并行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相应的时间去思考,并随机分组抛出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此加深对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解,鼓励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深刻体验艰苦朴素的旧时生活,引导其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其二在课外,特别是新媒体平台中,重点调动大学生的参与度。首先可以完善平台功能,注重平台包装,从而给大学生群体留下较为深刻的第一印象;其次,让大学生参与到话题中来,可多一些有趣的测试、知识竞赛、邀请信等,鼓励大学生积极讨论,发表感想,才能不断保持教育平台的活力和受众粘度。

三、鼓励学生自主分享,扩大意见领袖的引领力

SICAS的最后步骤为action和share,即信息渠道中传播者与受众的沟通行为以及受众主动体验分享的活动。在丰富的新媒体时代,保持线上平台、个性化网站、移动平台、社交化网络的通畅,且各个平台之间能够相互转化流量,共享内容和用户,才能大幅度地提升服务效率和受众的满意程度。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也成为了发声者,特别是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意见领袖,比如,论坛中的博主在其圈子中的传播更有针对性,所以,发挥意见领袖在传播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也应当重视学生的自主分享以及学生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让他们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其一,加强新媒体平台与课堂之间的合作并将大学生引流或者聚拢到相应的平台之上。课堂中可重点就相关理想信念的知识及经典案例进行教授和交流,新媒体平台则作为辅助性的渠道碎片化传播思想政治信息,实现多种媒体平台之间的内容互补。新媒体平台应当发挥其表达形式多样的传播优势,开发集视频、动画、音频、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实现多种媒体平台之间的形式互补。利用传统课堂的影响力有意识地将学生引流到移动类微媒体平台上,以短小精悍的语音、故事、文字、图片引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其二,突出学生特别是党员学生的信息分享力量。党员学生作为思想及实践中的先进群体,在班级中本就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和话语影响力,通过这些同学的自我分享和话题参与来引领更多的大学生群体的响应和追随,扩大话题的影响力。当然,大学生群体也是新媒体技术的掌握者,高校可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相关内容设置主题竞赛,比如“廉政微电影”“传统文化公众号运营”等,通过作品的创作过程、竞赛过程来达到传播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SICAS模型的启迪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领模式的改革过程如下:从传播主体看,教师和部分优秀党员学生均为引领者,甚至学生的体验分享更合群体口味。从渠道建设看,将传统的课堂与新媒体平台都作为引领的渠道,全方位覆盖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从内容上看,将理想信念教育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当下热点话题传递给受众,更易于学生接受。从受众反馈看,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和文化带入了校园,使得部分学生出现了崇洋媚外的思想危机和倾向,这需要我们在理想信念引领工作中能作为把关人分辨是非,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健康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SICAS模式下所提出的理想信念教育引领模式需要大数据技术的配合以及多种媒体平台运营,甚至需要相应的老师掌握新媒体信息编辑技术,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以高校为主体,增加教师队伍的新媒体素养培训,规范在线教育平台的管理,完善新媒体平台的教育、互动功能,实现传统课堂评价、学生在线作业、建立学生档案等,朝着与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向做更多的努力。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群体受众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