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现状与创新策略研究

2018-04-01 20:15魏晓莉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襄阳数字化数字

□ 魏晓莉

襄阳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因周宣王封仲山甫于樊而得名,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有古城遗址、古代墓葬、庙宇古迹等各种文化遗存达4000多处;共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300多项,其中民间文学《黑水传》,传统音乐“沮水巫音”“巫音喇叭”“老河口丝弦”“老河口锣鼓架子”,传统美术“老河口木版年画”,传统戏剧“襄阳花鼓戏”“湖北大越调”等8项入选国家目录;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其境内的保康、南漳、宜城等地,散落着大量的楚国遗址,形成了独特的楚人文化风俗;襄阳是三国文化的源头,《三国演义》120回中有1/4涉及襄阳,很多重要的战事发生在襄阳,襄阳有鱼梁洲、鹿门山、古隆中、习家池、马跃檀溪等诸多的三国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襄阳的母亲河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与《楚辞》均发源于此,并在此交汇,汉江女神的民间传说至今仍在襄阳广泛流传。

一、襄阳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

(一)数字化传播形式与功能较为单一

目前,襄阳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平台主要是传统媒体和数字新媒体,参与者除传统媒体广播电台之外,也有一些民间组织和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近年来襄阳地方台和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一些关于襄阳传统文化的节目,如央视的《文化大百科——襄阳古城》《舌尖上的襄阳.牛肉面》,地方媒体制作的《寻梦隆中》《古隆中新襄阳》《千古帝乡、智慧襄阳》《古韵新风精致襄阳》等。这些传统文化节目从各个侧面传播襄阳地区的传统文化。

除官方媒体之外,襄阳人王刚强个人出资拍摄公益纪录片《忆襄阳》,通过对40多位襄阳文化人物的采访,用镜头记录属于襄阳的文化记忆。该片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多家国内大型网络视频平台播出,对襄阳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襄阳的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尽管有诸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但其形式过于单一,平台过于简化。这里以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目前襄阳市共挖掘出300多处非遗,但其数字化方式基本都是以申报资料为主的数字文化档案库形式,缺乏极具个性化的有深度的个案专题数字化资料库。另外,数字化资料的形式也过于单一,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以数字化文本和图片资料为主,而多媒体的影像资源相对缺乏。目前,只有石花空心奎面、老河口木版年画、沮水巫音等少数非遗有影像资源,其他大多数非遗数字化的形式主要是图片资源。

(二)数字化传播效果有待提升

襄阳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数字化影像资料,传播渠道除传统媒体之外,主要是互联网视频网站。单一的传播形式,势必影响其传播的效果。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设的“襄阳非遗”官方微信公众号,为襄阳传统文化的传播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平台。自2015年以来,该公众号持续关注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主题,以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形式对襄阳非遗进行数字化新媒体传播。但该公众号传播形式单一,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三年来关注度也不够高,并未达到数字化有效传播的目的。关于承载襄阳历史文化的文物,目前,襄阳地区对其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也仅限于襄阳市博物馆的官方网站。而博物馆官网上数字化传播形式也只是单纯的照片和解说的音频。虽然襄阳博物馆创设了“襄阳博物馆”官方微信平台,但并未借助该平台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传播。此外,襄阳博物馆还未开发其官方APP,未建立交互式数字化文物展示平台。由于其传播方式传统而单一,因此其传播效果有限。

(三)数字技术复合型人才匮乏

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既复杂又特殊的工作,它一方面需要通晓地方传统文化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又需要精通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目前襄阳地区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工作,主要由政府机关和相关的文化部门承担,然而在文化部门和政府机关虽然有一些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但他们却缺乏数字技术应用的技能与技巧,这就势必造成在数字化传播上的技术短板。因而就造成了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中的突出问题,即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无法与最优势的数字技术应用相结合。当然,这不仅仅是襄阳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中的问题,这是国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对于襄阳这样一座地处鄂西北的普通地级市而言,人才匮乏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

二、数字化传播平台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加强多平台协作,提升地方政府数字化传播的效能

襄阳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不能仅依靠政府和传统媒体,政府应当积极发挥统筹作用,协调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媒体等多个平台相互协作,努力提升数字化传播的实力,扩大传播范围,丰富传播形式,提升传播效能。

首先,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节目生产制作、内容传播的融合,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打造襄阳传统文化传播的全媒体平台;其次,通过政府文化部门、地方高等院校与媒体间的密切合作交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氛围,为襄阳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出谋献策;再次,实现媒体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为数字化传承工作集聚更多的财力、人力与物力。文化企业通过销售文化衍生产品获得收益,而消费者在购买相关文化产品的同时,间接扩大了传承群体。这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成功的营销方式,对文化传承建设工作而言也提供了必需的经济支持。

(二)丰富数字化传播的形式,积极推进体验式传播

襄阳地区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上,应突破单一的数字影像形式,积极搭建形式丰富的数字化平台。首先,完善官方系列公众号,如现有的“襄阳非遗”“襄阳博物馆”,这些数字化平台虽已开放几年,但并未形成自身的特色,在数字交互上几乎为空白。应加强对公众号的建设和维护,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其次,开发与地方传统文化相关的APP或网络游戏,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互动特点,提升传播效果。襄阳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开发数字虚拟博物馆,它不仅可以全位地利用声音、视频等元素立体化地展示静态的藏品,而且用户可以利用终端提供的讨论区,结合藏品展开讨论,这种探讨打破了传统博物馆观展时的时空局限,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互动交流与传播。此外,数字博物馆还可设置方便检索的数字检索区域,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调取相关藏品的官方馆藏数字资源,也可调取讨论区中的相关帖子资源,还能提供资源的检索与下载功能。

比如“老河口木版年画”兴盛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一种,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艺术。它以墨线为骨,雕刻强调陡刀立线,作品内容有中堂、贡笺、门神年画、喜画等20多种,蕴含着深厚的原始民俗意味。如果将其作为数字博物馆的一件展品,受众通过鼠标或触屏,只需轻轻一点,即可看到木版年画的雕刻制作全过程。而且可以借助APP游戏,让受众参与木版年画的雕刻与制作,通过体验式传播使其全方位了解这一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可以将汉水女神的民间故事、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等设计成网络游戏,让玩家通过角色扮演,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当地民间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情节,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地方风俗等。这样既有效地打破了地域传播的局限,也丰富了传播形式,提升了传播效果。

(三)积极推进数字虚拟复原技术的运用

随着数字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数字虚拟复原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文化遗址的方式。它主要采用数字三维图形原理、多功能交互传感器技术以及高清晰显示技术,为使用者建构一种可视的虚拟的立体化环境,同时让使用者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一个模拟的虚拟世界。在传统文化遗址中运用虚拟复原技术,即可让观众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身临其境的历史穿越感。VR技术与文化遗址、非遗等相结合,不仅可以通过用户的亲身体验生动形象地传播传统文化,而且可以通过全方位的开发实现其文化传播背后的商业价值,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例如,日本日立公司成立了一个集文学家、科学家、历史学家、画家、技术人员等专家于一体的小组,成功地把在历史和战乱中散佚了的日本古典艺术杰作《源氏物语图》进行了数字化再现,创作了《数字源氏物语图》。《数字源氏物语图》不仅体现了日本的传统文化,还代表了当今日本高科技的水平,是日本领导人出访国外携带的礼物,已成为日本的“数字文化大使”。美国专家已经通过数字虚拟技术“复原”了昔日宏伟的罗马古城。戴上AR眼镜,游客可以“穿越”到多年前的古罗马城。圆形竞技场的内部完美修复,广场中央模拟的人兽搏斗正在进行,凑近一些,甚至可以看到英勇的奴隶艰难地躲避雄狮的进攻,游客能体验一场上帝视角的时空旅行。在国内,文物古迹遗址的数字化重建工作也在积极开展,比如数字圆明园、鸭绿江大桥修复项目等。其中,由海淀旅游支持的“数字圆明园”项目,利用数字化技术让有着“万园之园”称号的圆明园用一部手机即可“穿越时空”,畅游盛景。昔日辉煌壮观的景象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得到重现,真实世界和虚拟情景完美地进行叠加,实现传统文化的多方位数字化传播。

(四)加强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增进跨地区、跨国界、跨学科合作与共享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在与数字化结合的过程中,均需要加强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当然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也不例外。数字化复合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坚实的数字计算机领域专业素养之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跨学科素养。具体到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这类人才则需要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在各个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对传统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等相关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提升他们的艺术、人文、资源环境等相关学科知识,把培养和引进此类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作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必将实现跨平台、跨学科、跨国界的全球化大传播。所以,襄阳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除了依托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之外,还必须加强国内、国际合作,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领域,不断创新数字化传播的新形式,搭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字化传播新平台,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文化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襄阳数字化数字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