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媚(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日记是把每日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可以写景、物,可以记人、事。日记画以绘画为主,配以少量的文字,是绘画和文字相结合的表达。日记画的文字用来描述内容,绘画也描述内容,文字和绘画两者结合、相互补充,共同描述内容。
当儿童步入小学阶段时,已经从完全的自我中走出来了。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是环境中的一部分,建立起空间秩序意识。他们会用自己的方法,在一个画面中描述不同延续的时间内发生的事。① 纵观国内外美术教育届专家对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特点的研究,小学阶段的儿童从主观的意像表现逐步萌芽出理智的写实观念。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能靠记忆与想象表达具体的情节和完整的场面;小学高年级的儿童能描绘客观现实,并能很好地体会画中的情绪和气氛,具有现实主义。
在绘画中小学生能尽情享受自我表达的乐趣。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还不成熟,需要从感性中获得经验,他们的绘画素材较多地取自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日记画是对生活体验和经验的描写,它将小学生的记忆、想象、写实的世界通过语言和绘画联系起来,能提升小学生洞察事物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日记画弥补了小学生言语的不足。日记画光靠纸和笔就能记录一天的喜怒哀乐,是小学生充分表达情感的极佳方式。
美术和语文有共通性,小学生日常性地绘画的练习,锻炼了语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了思维的灵活度,又丰富了绘画的内涵。图文结合的日记画便于成年人理解小学生的画中之意。日记画中美术与语文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是小学生认知的途径。
小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具有情节性的艺术加工,创作出充满个性的日记画,生动地体现了他们心中的构思。在小学生绘画中,经常看见语文中的拟人化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动物可以像人一样地上班工作、去学校学习、在家做饭做菜。语文的诗词中画面感十足,诗中有画,引发人的联想。比如小学生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山川的秀美,联想到语文教材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眼前的景象就会与诗歌的意境相联系。通过自然之景和诗歌之境的联系,结合旅游时的内心感受,便可创作出一篇含有文学韵味的日记画。小学生通过观察日常丰富多彩的生活,抓住事物的特征,组成绘画中的各种元素,用美术的语言如线条、色彩、造型来构思,再用语文的知识来提高审美内涵。经过对所描绘的情节和形象的联想,激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日记画创作是从身边的学习、生活中搜集素材,表现生活的情趣。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日记画的素材积累越来越丰富。小学生想要按照适合自己的绘画技法和语言风格,表达出一系列丰富的内容的日记情节,必须提高作品的表达能力。比如以前只能画出一个小情节,随着经验的积累,一幅画面已经表达不完所有的感受。必须画出多页的情节才能表述清楚。创作出像写作文一样有起承转合,多幅多页的分情节画。小学生把生活的经历用含有丰富内容的画面和文字表达出来,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和美术表达能力。
语文和美术学科都强调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健全的人格。在日记画中小学生需要表达各种主观的看法和情感,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管是语文还是美术的学习,都需要贯穿一条道德的主线,在培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化道德教育。小学生日记画中体现出的弃恶扬善、抵制不文明行为等的思想,是将精神转化为个人品质的内在需求,是追求高尚情趣、强化道德修养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律自省的态度,从内心深处真诚地去体会、去感受道德之美。培养发现生活之美和社会之美的眼睛,不仅是语文审美的需求,更是美术美育的需要。在德育和美育熏陶下的日记画是学生健全人格的体现。
小学生对日记的创作观念大多来自于成年人的观念引导。要顺应小学生的天性,引导他们的思维,不能代办。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重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要过多地在意画面是否画得技巧娴熟。当小学生有话可说时,画面的内容自然丰富。一篇小学生自己能口头描述几百字的日记画一定是有生命的、有意义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多用语言表达事件的内容,帮助小学生回顾和联想、创设事件的情境。家长要多帮助小学生记录生活中点滴,多与小学生交流思想、进行反思。 多鼓励、多欣赏、多赞扬,让小学生得到认同的愉悦,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进步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