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究

2018-04-01 18:11孙腾飞
视听 2018年7期
关键词:纪录片

□孙腾飞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被卷入其中,融媒体就是在互联网的压力与机会中诞生的。它利用媒介载体,吸收传统媒体的共同优点,又融合了新媒体的优势,为各行各业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平台。全面整合传统内容、传播媒介、人力、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是实现资源共享、传播一体、利益互融、内容互相借鉴的新型传播形态。在融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技术和形态上的差异,更表现在受众的接受心理不同,可以说融媒体背景是孕育微纪录片的温床,并使其得以迅速发展。

一、融媒体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含义

著名纪录片制作人胡纪革曾提出微纪录片出现的原因:随着网络、手机等流媒体的迅猛发展,文化市场需要大量的精短影像,反映、再现瞬间的历史和正在发展的事件、故事。目前,学界对于微纪录片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定义微纪录片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微”。微纪录片这种新兴的纪录片形式的特别之处正在于“微”。对于这里的“微”,胡纪革主要从其产生背景和表现形态总结为小、短、快,小成本制作,快速传播等。此外,还应该加以考虑的是其传受双方主体的“微”。在融媒体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拍摄制作分享微电影,并且众多媒体也加入到了制作微纪录片的行列中来。凤凰视频于2009年在全网首次开始运营微视频,如今在纪录片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12年“首届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中就特设了“最佳微纪录片奖”。央视纪录片频道也于2012年推出微纪录片《资本的故事》《故宫100》等。其他门户视频网站如优酷、腾讯、爱奇艺、搜狐等也纷纷开设“微纪录”等相关栏目。微纪录片的发展拓展了纪录片的艺术创作队伍和内涵,提升了传播效果。

微纪录片除了具有融媒体时代带来的特定特征外,还继承了纪录片真实美学的艺术创作规律,但与此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叙事和传播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微”特征。概括来说,微纪录片是指以新时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主要以网络移动终端为播放平台,具有纪实、商业、新闻等功能的艺术形式。微纪录片通常单集播放时长为3—10分钟。

二、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微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和传统纪录片相较而言还是有很多创新点的。传统纪录片以真实为基础,按照叙事要求将叙事内容组合成段落然后再排列组合,通常时长较长,多表达宏大主题。而微纪录片除了时长较短外,在传统纪录片叙事方式之外又加入电脑特效和新的创作手段,丰富了叙事表达的方式。在融媒体时代,和传统纪录片相较而言,微纪录片的媒介特性更为明显,对融媒体的适应性使其自觉调整叙事策略,主要体现在:

(一)选材以小见大,多元化

对微纪录片而言,从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来看,宏大的叙事无法适应其“微时长”“微传播”“微视角”的内涵,也不能满足人们当前碎片化的收视习惯。因此,这就需要微纪录片的创作者在选题材时转化理念,选题要做到以小见大,将视角转向普通人,寻找能引起观众共鸣的题材。2012年央视制作播出的美食类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观众寻找片中所提到的美食,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对选题的精准把握。该片从介绍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习惯入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与美食相关的人和事使观众顺利移情到中国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中。

在融媒体时代下,受众的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大不相同,不同的受众对于微纪录片有着各自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诉求,这决定了微纪录片选题的多元化倾向。在融媒体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拍摄设备日益优化、便携,除了微纪录片专业制作团队,人人都可以是记录者。通过自带便携记录设备每个人都可以对社会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方方面面进行记录。基于受众多元化的需求和创作者的多元化,决定了微纪录片的题材也呈现多元化倾向。除了以央视为代表拍摄制作的《故宫100》的历史人文纪录片外,自然风光类、社会现实类题材也纷纷涌现。当然不乏有些微纪录片为了在网络上吸引更多的点击率,选择拍摄更荒诞、怪异、具有猎奇性的题材。需要明确的是,经过互联网的大浪淘沙后真正能让观众记住的是那些选择拍摄新颖、有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多元化题材的微纪录片。

(二)主题诉求单一,避免刻意渲染悬念

受篇幅所限,微纪录片不会讲述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也不会表达多个主题,因此微纪录片的主题往往呈现出诉求单一的特点。微纪录片通常采用快节奏的叙事策略,直接开门见山进入叙事主题然后积极推进,以求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叙事任务,从而表达一个完整主题。例如,微纪录片《奥利奥100周年童真》在9分钟之内将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个视角快速穿插讲述,叙事迅速推进,最后让观众对亲子关系有了新的感悟,完成了让人对童年的美好向往的主题输出。并且,微纪录片在悬念呈现上往往避免叙事上的刻意安排,更注重生活本身的戏剧性而不是靠外在的渲染。例如,荣获“第二届中国学院奖”最佳微纪录片的《插旗》,讲述的是美国士兵在死去战友的墓碑前举行“插旗”活动,祭奠在战争中牺牲的年轻生命,全长只有4分钟。主人公是一位趴在儿子墓碑前痛哭流涕的母亲,在描绘这一场景时导演镜头调度使用得特别克制、冷静,并没有将镜头直接推向这位悲伤母亲的面部表情,只是拍摄她因不断抽泣而颤抖的背影,这样的侧面描写更让观众同情这位中年丧子的母亲。《插旗》以客观叙事的角度记录了这个事件单一、场景单一的插旗活动,但是却饱含深情,让人反思战争,珍惜生命。

(三)视听语言精致并赋有新意

微纪录片的拍摄不止是记录下来即可,也要有追求美的意识。相较于传统纪录片,想要在有限的时长内俘获观众的心,精致有新意的视听语言也是微纪录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体包括景深的变化、长短镜头的应用、色彩的搭配、光线的使用、优美的背景乐和专业的解说等。在贵州卫视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微纪录,观天下》中,一分半钟的时间里没有解说干扰,伴随着优美的背景乐,通过大全景的推进和光影的变化,让人全身心欣赏到了人和自然相处的和谐美。融媒体时代,电脑特效的成熟也丰富了微纪录片视听语言的表达。2018年,由央视推出的百集系列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五分钟讲述一个国宝的前世今生,通过运用电脑动画特技,生动有趣地科普了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古老的文物变得有趣起来,其有新意的视听语言让国宝“会说话”。

三、结语

在融媒体语境中,微纪录片的产生背景和创作环境与传统纪录片有着显著区别。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观众身份的改变也给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创新提供了基础。在中国微纪录片发展一片大好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和传统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的发展也存在局限性。微纪录片创作个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给微纪录片带来新的生机,同时也使微纪录片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中国微纪录片未来应向制作精细化发展,希望通过越来越多的专业赛事设置微纪录片奖项,来规范微记录创作队伍。

猜你喜欢
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ROUGH CUT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聚焦《歌剧院》:新纪录片讲述大都会搬迁史
谈短时纪录片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