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华
(1.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 老年学研究所,北京 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87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少子老龄化成为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常态,家庭存在及发展的总体格局也随之发生深刻转型。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广大家庭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新的诉求。2018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认真研究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推进家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要帮助妇女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做对社会有责任、对家庭有贡献的新时代女性。要引导妇女发扬爱国奉献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行动建功新时代,以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在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身发展,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中赢得出彩人生”[1]。把握和深入研究新时代家庭领域面临的新问题和新难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政策出路,更好地满足广大家庭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家庭的长期发展能力。反过来,家庭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推动妇女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推动广大妇女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女性面临工作、家庭双重压力。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多处于依附地位,母亲是其最重要的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念得以广泛传扬,男女平等观念大力推行,激发并推动了广大妇女走出家庭,追求独立,广大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夫妻关系趋向平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妇女角色的解构与重构并未以传统角色的“破”为基础,而是遭遇着“角色叠加”的困境[2],社会对女性的潜能、才干、贡献的认识仍然不充分。尽管中国妇女的就业率高达73%,但其发展的“天花板效应”十分明显,社会参与仍然不足[3]。当前妇女对职场发展有着更高的期许,对平等的家庭参与和社会参与有更高的诉求,希望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双赢,但追求独立的职业妇女既要履行家庭照料的责任,又要为家庭创造财富,承受着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
家庭赡养与抚养负担“两头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单位制逐渐瓦解,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向职工提供的婴幼儿照护与养育服务体系近乎崩溃,相关服务缺失,儿童照护养育责任“家庭化”趋势明显。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态势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养老责任依旧主要由家庭承担。在“全面两孩”或更宽松的政策背景下,在“80后”一代兄弟姐妹少、家庭小型化和核心化的情势下,“一小一老”的抚育和赡养负担沉重,家庭的脆弱性加剧。
育儿焦虑成为家庭面临的共性问题。少子化时代,精养精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当前,多数家庭都将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作为向上社会流动的敲门砖,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优质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购买学区房、确保孩子进入好学校,参加各类校外辅导班,这类由教育引发的焦虑成为广大家庭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孩子教育方面,广大妇女成为教育的主体,母职突破了私人领域的子女照料内涵,呈现出经纪人化的新特征[4],家庭的教育焦虑主要表现为“母亲的焦虑”。加之大众媒体对母亲角色的不断建构,“全能妈妈”的概念逐渐泛化,妇女既要照料家庭也要参与社会劳动,处于家庭和职业的夹心层,承担的压力进一步增大[5]。
一些家庭面临着特殊问题。比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长期偏高的出生性别比,欠发达地区出现“剩男危机”或“光棍群体”,其婚姻缔结成本(包括天价彩礼)[6]远远超过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因婚致贫现象比较突出,婚姻关系的建立反而成为部分家庭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提升长期发展能力的阻碍因素。又如,妇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社会大众仍将家暴视为“家丑”“家务事”,由于婆家、娘家及自己小家的“面子”需要维护,司法难以介入,妇女权益尚未得到全面保障[7]。
理论研究是改善家庭福祉与生存发展境况的重要推手。针对妇女和家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须拓展研究思路,把脉家庭发展的刚性与迫切的民生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力量还是多将关切和研究重心聚焦于经济发展方面,家庭好像金刚不坏之身,关注不关注、重视不重视、支持不支持,它都在那里。近些年来,家庭问题成为学者持续探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家庭研究不断进步,但也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抓住新时期的主要矛盾,厘清家庭研究的新方向。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新时代妇女和家庭发展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家庭友好环境的构建。必须进行细致、深入、严谨、扎实的科学研究,了解其面临的困境与矛盾,分析这些困境背后的前因与后果,明确研究定位,厘清研究方向,聚焦急迫问题。
将家庭生存与发展的研究纳入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视野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的生存与发展是嵌入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之中的,提升家庭长期发展能力与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紧密相关。家庭的新需求既是经济发展动力的催化剂,也是发掘经济发展动力的着力点,而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改善家庭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未来研究当结合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现实,探索家庭需求及其满足途径,撬动家庭这个具有巨大潜力和活力的杠杆。
推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供给侧改革。托幼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有助于缓解家庭育儿与养老负担,增强妇女的自主选择,提升家庭的长期发展能力,让家庭真正“好起来”。尽管近年来0-3岁婴幼儿的照护问题引发社会普遍关注,但其顶层设计和具体细节仍在摸索试点阶段,学界对服务主体、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等缺乏足够的关注,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服务标准和监督关系缺少系统的科学论述。相关研究必须关注托育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指导,纳入性别和家庭视角,为托育体系的建立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合家庭实际情况,精准预测服务需求,使体系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考察服务体系对性别平等、妇女发展的积极作用,实现对服务体系的效应评估,并确保服务体系与实际情况的动态均衡。
注重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的突破。妇女和家庭工作的实质性推进,需要更多具有历史视角和性别视角的实证研究。应鼓励相关学人利用综合性、全面性、时效性和纵向可比性的社会调查数据进行量化研究,也要通过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等定性研究方法,获得更多相关且鲜活的个案资料,综合历史与现实,进一步明确研究的问题意识,更有针对性地探索改善妇女和家庭发展的路径。应鼓励深描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家庭具有整体性,夫妻、父母仅是一种社会角色,妇女面临的诸多问题是社会、家庭和个体需求的混杂表现,仅关注妇女难以有效提升妇女和家庭的生存发展状况,仅仅强调妇女作用的发挥也难以满足妇女和家庭的实际需求。未来的研究需在分类识别、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家庭友好政策的出台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应引导全社会树立家庭友好理念,鼓励男女共同分担家庭责任,加强社会、社区对家庭发展的支持,创建家庭友好型的社会环境,确保广大家庭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夯实家庭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妇女在良好家教与家风的引领、弘扬与传承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必须正确评估妇女的家庭和社会价值,摒弃“生育是妇女第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价值”的观念,营造尊重妇女选择的社会氛围,消除职场的“玻璃天花板”现象,重视妇女家庭价值的社会效用,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入手,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抓手,完善家庭保障机制,提升家庭的长期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