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1.教学观念不正确
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阅读教学等同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理论认为,词汇、语法和语言知识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许多教师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并把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阅读材料的细节性解释上,常常抓住一个单词、语法点大讲特讲,使阅读教学呈现“讲解生词一逐句逐段分析一对答案”的定式。
(2)将阅读速度等同于阅读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阅读速度加快就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并据此来开展教学活动。事实上,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并没有必然关系。有些学生阅读得虽快,但理解不佳,有些学生阅读得很慢,理解也不好。因此,教师应根据阅读材料的题材、要求、目的来灵活掌握阅读速度。
2.教学方法落后
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落后体现在,教师在课堂上只管使劲地讲,满黑板地写,一味地讲解生词、逐句逐段分析语篇。学生则在下面拼命地记笔记,被动地模仿、记忆和进行古板的、孤立的、教条式的句型操练和单句翻译。这种教学方法的应试性比较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技巧等均得不到培养,学生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不少学生听课时心不在焉甚至打瞌睡费时、低效现象严重。
教学方法落后的另一表现是教师对所有语言点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略读、寻读、猜测词义等阅读技能的训练以及从语篇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种方法把完整流畅的语言肢解为片断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对整体篇章意义的理解,导致很多同学在认识全部单词的情况下仍然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
因此,教师除对文章重要信息进行必要的解释外,重点应启发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并培养学生在词汇猜测、结构梳理、内容预测等方面的能力。
3.学生阅读习惯欠佳
高质量的阅读离不开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不良的阅读习惯对阅读理解会产生不容忽视的阻碍作用。然而,中国很多学生在阅读时都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视野狭小,不以句子为单位,习惯一个词或几个词地阅读。(2)不能按照文章的顺序进行阅读,时常发生跳读;换行时不能迅速定焦看清文字。(3)边读边将所读内容在心里翻译成汉语,然后再继续阅读后面的内容。(4)有的学生喜欢在心里默读或者唇读;有的学生喜欢用笔或手指着阅读;还有的学生喜欢不断回头重复阅读。
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不仅影响了阅读的速度,更影响着思维的连贯性以及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指出并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毛病,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以帮助提高阅读效率。
英语阅读教学包含培养学生的各种阅读技能,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辨认单词。2.猜测陌生词语。3.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4.理解句子及言语的交际意义。5.辨认语篇指示词语。6.通过衔接词理解文字各部分之间的意义关系。7.从支撑细节中理解主题。8.将信息图表化。9.确定文章语篇的主要观点或主要信息。10.总结文章的主要信息。11.培养基本的推理技巧。12.培养跳读技巧。
1.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进程。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特殊需要,因材施教,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相应地发展阅读技能。对于一些阅读成绩不佳、甚至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可以先给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阅读材料,并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多表扬他们,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对于一些基础好的学生,仅仅靠课堂上的阅读是满足不了他们的阅读欲望的,教师应向他们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如介绍和推荐一些通俗的世界名著等读物,以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
总的来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阅读教学的真实性
阅读教学的真实性主要指两方面的内容:阅读材料的真实性和阅读目的的真实性。
(1)阅读材料的真实性
阅读材料要尽量选取本族语者编写的材料。同时,阅读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需要,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文体多样、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能吸引学生兴趣的阅读材料。
(2)阅读目的的真实性
任何阅读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但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要以真实性为基础。人们阅读可能是为了获取信息或者验证自己已有的知识,可能是为了批评作者的思想或者写作的风格,也可能单纯为了消遣或者打发时间。不同的阅读目的就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此外,阅读的目的还在体现在阅读练习的设计上面,真正做到使学生通过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水平,实现阅读目的。
3.调节速度
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因人而异。有的学生阅读速度快,理解能力却比较差;有的学有阅读速度慢,但理解能力强。因此,阅读速度的快慢和理解能力的好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阅读训练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进程,设置不同的阅读速度,在最初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适当放缓阅读速度,重点关注学生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理解。随着阅读实践的开展,学生的词汇量增加,语义、句法知识增加,语感增强和阅读技能提高以后,阅读速度必然会随之增强。在这个阶段,教师就可以进行相应的限时训练,加强训练的强度,有效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
调节速度原则的出发点就是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做到张弛有度,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做相应的调整,避免因一味地追求提高速度,而忽略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4.激发兴趣
无论是何种学习,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对事物的热情,可以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学生对阅读是否有浓厚的兴趣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成效。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的学习当中。教师要注意适当变换教学内容,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尽量避免教学活动的枯燥乏味,使阅读教学经常保持新鲜感,使学生学会阅读,乐于阅读,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5.循序渐进
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阅读教学目标的完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合理的总体设计和长远规划。
在材料选择、任务确定、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教学的反馈等诸方面,教师都要提前做出全面、细致的考虑,并鼓励学生寻找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阅读方法,积极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稳步地学习,最终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水平。
6.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阅读教学大致可分为三种:精读、泛读和快读。精读比较注重阅读的准确性,具有高质量的特点,精读有助于学生巩固与扩展词汇、语法以及语篇的知识,提高分析性阅读的能力。泛读则注重阅读的流利程度,增加阅读量,泛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综合性阅读的能力。快读侧重培养学生的各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具有高速度的特点。精读、泛读、快读三者相辅相成,精读是泛读的基础,泛读是快读的基础,而快读可以使泛读更广泛、使精读更深刻。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要加强精读和其他各环节教学之外,还要切实抓好泛读和快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