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盛,李国锋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拥有着先天的融合基础和后天的发展潜力,体育产业是内容产业,旅游产业是拥有良好的容器工具综合性无边界产业,优秀的内容配上良好的容器将产生体育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就是把体育运动、健身竞技表演等娱乐活动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游客在观赏民族风情、自然景观、特色文化的同时把自己融进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的氛围之中。采用专家访谈法、田野工作法,研究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为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当前,虽然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升,但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从发展的视角看,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越来越明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产业管理上部门分割和多头管理,在经营体制上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仍然属于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管理,存在一定的行业壁垒。产业融合已经使得产业边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使界限模糊,出现了新的地带,而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体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仍停留在浅尝试的阶段,存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和合作领域不宽广,旧的体制机制已不符合产业融合内涵及发展要求,不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甘肃省虽然制定了一些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政策,但融合的方面的政策还不够有效和完善,不能够很好的落实有关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政策,存在着融合政策落实不到位。
甘肃省体育产业在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产业要素都明显弱于旅游产业,即便是蓬勃发展的体育休闲健身、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往往过多的依赖旅游。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要素上的不对称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甘肃省体育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及新型体育市场体系的培育。体育产业的核心环节是体育赛事和健身休闲。然而甘肃省至今仍然没有高层次职业俱乐部或职业联赛,这充分暴露出来甘肃省体育赛事“跨越式”发展的“短板”或瓶颈。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仍停留在最初的层面上,没有系统开发出延伸的产品,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新意不足而结构单一,没有甘肃省地域特色,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比较少。
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宣传存在内容单调和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没有起到影响和吸引旅游者的作用,很多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体育旅游产业不了解,广大当地居民群众参与体育旅游产业的比较少,体育旅游产业因缺少群体而成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融合过程中,没有专门进行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企业,企业之间进行互动融合的情形也较少,企业开发技术能力有限,在融合的过程中未能有效地衔接和延伸上下游,导致体育产品与旅游产品的价值链没有得到较好的延伸、交融、合并及整合,没有形成融合性的品牌产品,未能有效地形成对游客的吸引。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只停留在最初的层面上,如只是在景区内开展滑雪、漂流、探险等体育项目,没有新的和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没有对延伸的产品进行系统、有效的开发,融合程度较低,吸引力和影响力较低,体育旅游的产业链尚需要延伸。
人才是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不可或缺的构建所在。目前,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严重滞后,缺乏既懂体育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知识结构合理和能力素质全面的高素质体育和旅游的通才;二是缺乏对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项目商业化运作实际营销经营和机能的营销人才;三是缺乏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研发人才。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体育企业和旅游企业的合作与竞争。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没有互动合作的意识,各自为阵单打独斗,没有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体育企业和旅游企业没有互相接力发展,没有充分发挥好企业合作聚力的作用。由于受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影响,甘肃省培育的体育旅游旗舰企业少之又少。
近些年来,甘肃省各城市都以自身的地域特色、人文景观、特色传统文化、体育场馆设施为依托,新建了一些体育旅游产业园区。从各个产业园区单位看出来地域、文化差异外,大都把园区定位在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旅游、餐饮、会议等上,同质性强,特色不明显,园区合作互动程度不高。甘肃省河东、兰州中心、河西走廊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个有千秋和侧重,然而,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却明显表现出不均衡发展状况,兰州中心和河西走廊的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体育休闲健身发展速度、规模及质量要好于河东,这说明甘肃省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错位发展做得不够。
当前,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内独立运营发展,两大产业的融合存在着部门分割的情况而产生产业壁垒,加大了两大产业融合的难度和“边际成本”。因此,为了促进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要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体育和旅游等多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委员会,建立开展“以体促旅、以旅兴体”的科学、高效的联动运作协调机制,政府和行政部门统一协调,相关的多部门积极配合,体育、旅游管理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和工作协调配合,要放宽产业管制,降低产业准入标准,破除产业壁垒,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产品、政策、项目、宣传等方面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相互支持激励、监督等有效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协同创新拓展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及市场空间。
政府的产业政策对推动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政府担任开拓者的社会角色,在积极调控市场的同时,重在引导体育企业和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鼓励支持体育企业和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共同开发融合型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在帮助解决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上下功夫,要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细、管理科学的体育和旅游现代企业制度。在促进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效融合中,结合甘肃省地域和区域特点,根据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多方面考虑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资源配置、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环境,制定有效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制度及联动、优惠的政策,逐步完善操作性强、接地气的配套扶持政策,扫除不利于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为此,一方面要深化体育和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放松政府的政策限制,为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管理体育和旅游企业互动合作,适时出台相应的产业培育和促进政策,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间的跨部门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新产品进行保护,同时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体育和旅游产业领域的有关规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鼓励各类资本进入体育与旅游产业领域为甘肃省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保驾护航,促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经济活动中如果缺乏企业的参与,市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不错位、不失位和不越位,尽责履职充分发挥政府有效、积极地政策激励和引导作用,要将企业放在产业融合的第一线和为企业自主发展提供健康发展政策保障措施,并考虑体育旅游者的需求前提下,引导体育企业和旅游企业建立竞争合作机制和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尊重体育企业和旅游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权,发挥市场对体育旅游资源配置的作用,放手让市场主动经营体育旅游产业,激活体育旅游市场经济的活力,促使体育企业和旅游企业研发自主创新的体育旅游产品,提高体育企业和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具有很好竞争力和强大影响力的龙头体育旅游企业,增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力量,增加“主动觅食型”体育旅游企业,提升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力度和广度。
培育合理的中观市场需求是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者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单一体育旅游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扩大体育旅游者的需求,企业应该通过以下三方面培养一定数量的消费群体:一要通过网络、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培养游客的认知能力,并适度的提高其对体育旅游产业的接受程度;二要考虑体育旅游者的需求差异,深挖体育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创新开发符合不同体育旅游阶层身心需求和喜好的体育旅游新产品,极大地满足体育旅游者的身心需求,开拓新的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三要设立体育旅游服务咨询处,积极引导体育旅游者知悉和正确选择、参与与自身相适应的体育旅游活动;四要通过大型节庆活动和营销理念来宣传推广融合性体育旅游产品。
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旅游开发商或经营主体的管理效力和决策实施速度,提高体育旅游景区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3]。通过改革和重组体育旅游开发商经营主体的体制,按照事企、政企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分离运营的多种有效途径,创新体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采取独资、合资和外资等多种多样的方式,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积极参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按照市场运作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开放有序的现代体育旅游统一市场,增强体育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体育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开拓融合的视野,以横向和纵向的功能为突破口积极拓展探索两大产业充分融合的各种可能性,提高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效率。
宣传是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没有创意和全面大力度的宣传,体育旅游就不会有纷至沓来的游客。甘肃省在体育旅游产业宣传方面,一方面创新宣传内容,设计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宣传内容,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体育协会、旅游协会和广播电视媒体、网络信息、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多途径的进行宣传,拓宽受众面,加大对体育旅游项目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体育消费观念、养成体育消费习惯,营造全民积极自觉健身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能力,从而积极踊跃投入到健身游玩中去。
在甘肃省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体育企业和旅游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甘肃省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实现。为了使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要多渠道保障资金的投入:一要创新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对体育企业和旅游公司开展“捆绑式”融资业务,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适合体育企业和旅游公司特点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产品,扩大融资规模的力度和途径,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体育与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二要政府对相关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设立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项目专项资金,并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担保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大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资金的扶持力度;三要培育、扶持一批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对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投入,建立政府为引导、市场需求为导向、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投融资平台,加快社会闲散资金进入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域。
人才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缺乏懂体育和旅游策划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甘肃省要加强复合型体育旅游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队伍建设,一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多渠道刚性和引进高端体育经纪、营销、研发和旅游开发管理等高端体育旅游复合型专业技术领军人物和团队人才;二要甘肃省高校和职业学院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科学、系统、有效地进行体育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培养融合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旅游文化复合型人才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培养融合型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三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旅游公司、体育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合作,建立体育旅游产业教学、培训基地及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多类型、多需求、多层次的体育旅游专业教育,并以此为平台,聚集一批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研究人才,跟踪国内外融合动态、趋势,为融合型企业开发新项目、研发新产品、提供新创意;四要采取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加强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甘肃省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型人才的培育和成长,学习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比较发达的省份,通过送出去和引进来的学习、交流和合作机制,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五要建立培育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人才市场,鼓励体育与旅游融合型企业优先录用退役运动员,加强现有体育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培训,充分发挥融合产业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六要整合甘肃省全省智力资源,加强甘肃省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中心建设,建立甘肃省体育与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的智库,加强对甘肃省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七要建立和完善复合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有突破、有创新、有项目、有产品或服务的经营人员予以奖励,对领军人物或拔尖人才予以优惠待遇,广泛吸引人才融合发展,实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建设一支融理论研究、实际操作、经营管理于一体,符合甘肃省体育与旅游城市产业融合市场需求和时代特点的国际化的体育与旅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专业队伍,高效服务于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企业是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中流砥柱。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要真正的实现融合发展,必须相关企业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为此,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过程当中,各企业在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特点、资金、技术等因素情况下,积极地用创新的意识和眼光与相关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和互助,进行体育旅游新产品的研发和创造,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体育旅游产品,使企业间获得效益和利润最大化。各相关企业也应该意识到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必然趋势,不能忽视了与相关产业的合作与互助,凭借着“单打独斗”的方式进行独立的企业市场运作,而应该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为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而产生的体育旅游企业少之又少,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在全面对体育旅游消费者的爱好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对地域特色分析的基础上,积极优化企业战略,大胆地进行技术创新,将一些比较有实力的体育企业、旅游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进行多元业务整合和重组,倡导内外兼容的投资制度,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体制和管理制度,培育旗舰体育旅游企业,打造特色品牌体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旅客前来健身游玩。
产业园区合作互动程度不高,据此,甘肃省各地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必须加快个产业园区的区域合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主动走出各自的圈圈,突破地域限制,尽快建立“战略联盟”或“区域产业园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统筹区域融合产业园区发展布局,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跨区域融合发展,甘肃省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要支持跨区域融合交流,建立跨区域的产业园区平台,打造跨区域产业融合品牌,打破部门分割、区域分割和行业垄断,从发展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角度整合体育和旅游的优势资源,并转化为资本优势,提升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竞争实力。甘肃省区域产业错位发展不够,甘肃省应在河东、兰州中心、河西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在遵循“办证位置、找准优势、发挥优势”的区域错位发挥作用的实质基础上应错位发展,依托现有的特色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先发优势,从全省整体的角度,站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强化各区域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筑巢引凤,搭建好外资兴业的平台,完善各种配套措施,消除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瓶颈因素,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要求出发,完善政策和营造宽松环境,搭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错位发展平台,从而强化区域产业错位发展。
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已经初见端倪,对甘肃省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甘肃省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较晚,以及甘肃省体育产业本身的发展并不成熟,使得在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结合现有甘肃省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区域特色等情况,科学的、针对性的采取有效对策,提高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度,推动甘肃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使体育旅游产业成为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