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环境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对策选择

2018-04-01 09:37
生产力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常态环境经济

陈 亮

(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引言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到相对稳定的阶段,不仅经济结构逐步实现了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也随之出现变化。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关注的中心从总量经济转移到“调结构、稳增长”经济方面,强调以增长促发展,以发展促增长。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短期波动与中长期下行交织时期,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过去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已经不复存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式的担忧,做好相关研究和分析,更好地了解新常态环境,是推动我国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新常态环境概述

经济新常态指经济结构的对称态,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结构稳而非经济总量大,将目光从原本的GDP、人均GDP以及经济规模最大化等方面转移到经济结构科学合理,实现增长与发展的相互促进。经济新常态存在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消费需求以及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了经济社会的主体,呈现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三是由创新取代生产资料和资金,成为新的驱动力。应该认识到,在经济新常态下,并非不重视GDP,也不是不需要GDP的增长,而是应该在新的发展模式中,对GDP增长进行重新定位[1]。

有研究人员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阶段划分:2014—2017年,属于“新常态Ⅰ”阶段,该阶段的核心特征是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器的三期叠加,强调通过去杠杆、去产能、去泡沫等方式实现经济稳步增长;2017—2020年,属于“新常态Ⅱ”阶段,强调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在保证动力多元化的同时,实现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从适应新常态逐步转变为引领新常态。

三、新常态环境下中国宏观经济形式

(一)经济增速放缓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开始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增速换挡可以说是经济新常态的一个基本特征。首先,经济增速放缓是因为受到了周期性因素与中长期结构调整的共同影响。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为了尽可能减少其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在2009年实施了扩张性强刺激政策,保证了随后两年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后经济政策逐步回归中性,结合宏观经济指标分析,2009—2014年,固体资产投资增长率从原本的33.2%下降到了14.7%[2]。从外部因素分析,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进出口增长率均呈现为负增长的态势,2010年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进出口贸易疲软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之后持续下降;其次,经济增速放缓是中长期结构因素变化的结果。依照经济学理论分析,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全要素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利率,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快,给新常态环境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连续3年呈现为下降趋势,而全要素生产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35%下降到了2014年的-1.2%,资本增长率受储蓄率影响,同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然后,价格总水平下降趋稳,能够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都出现了下滑趋势,后者更是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表现为负增长。不过,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中国的就业形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失业率为5.1%,城镇新增就业数量稳步增长,登记失业率从2009—2014年下降了0.21%[3]。

(二)经济结构优化

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强刺激政策,使得宏观经济形式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了流动性泛滥和产能过剩的情况,经济泡沫化严重。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去产能化(制造业)、去杠杆化(金融业)、去泡沫化(房地产业),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一是产业结构开始朝着高级化演进,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产业主体,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增长,于2013年超过第二产业,整体占比达到46.9%。与之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服务主导的发展阶段,产能过剩问题得到缓解,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中的钢铁、水泥、煤化工等工业增产值所占比重明显下降[4]。二是需求结构变化,消费在拉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提升。具体来讲,一方面,消费贡献率上升,投资贡献率开始回落,到2014年,消费对于经济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了投资,达到51.2%,货物及服务的贡献率也从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另一方面,最终消费率持续增长,从2010—2013年,增长了1.69%,不过最终消费支出的同比增长从2011年的10.9%降低到了2014年的7.8%,对于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三是城乡结构逐渐实现均衡化,新型城镇化道路有效纠正了原本的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消除了二元化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达到54.77%。同时,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达到9.3%,超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个百分点,较经济增速高1.9个百分点。不仅如此,区域经济结构失衡的情况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无论是生产总值占比、投资、消费又或者出口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种“西快东慢”的增长情况,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初见成效,区域发展变得越发协调[5]。

(三)增长动力调整

经济发展早期,主要是以生产要素为核心,通过各种资源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这种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伴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为了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传统产业中应用高新技术,政府部门开始鼓励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技术创新。新常态环境下,原本以资源为要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强调技术先进、产品性能升级以及高附加值的科技产业化,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也从原本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变为结构驱动、技术驱动和创新驱动,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6]。

(四)矛盾风险突出

新常态环境下,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换挡风险。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政府部门作出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的判断,其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一种内在反应,也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将结果。不过在经济发展速度切换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停滞,严重的会对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影响。二是增长动力置换风险。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是经济发展方式过渡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动力断档,则可能会引发经济下跌的风险。就目前而言,以要素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弱化,但是新的以创新为核心的动力机制尚未真正得到完善,旧的支柱产业迅速衰退,新的战略性产业虽然了蓬勃发展,但是主导性与牵引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济发展动力没有顺利衔接,很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失速。三是发展体制转轨风险[7]。在以往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如何推动经济增长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方式方法。不过,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系统强调以投资为核心,配合出口导向型经济,来推动经济高速发展,本身存在不少缺陷和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经济发展模式中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问题越发凸显,经济增长方式可谓“大起大落”。新常态环境下,经济发展驱动力从原本的投资和出口转移到了创新方面,市场在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推动经济体制的转型发展。而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因为经济增长动力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引发宏观经济形势的整体波动,导致经济发展断层,影响其发展速度[8]。

四、新常态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对策选择

新常态环境下,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和展望,一是经济增长率继续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依次为7.0%、7.0%、6.9%,基本维持了合理的增长速度,不仅可以保障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可以为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提供可靠支撑;二是通胀压力缓解,通缩风险上升。自2014年进入新常态以来,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去产能化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负增长可能引发通货紧缩风险。基于此,面对经济新常态环境,政府部门应该做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调控,继续实施能够适应新常态的宏观经济政策,坚持多目标宏观调控,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9]。

(一)稳定宏观经济政策

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分析,确定经济增长目标时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将宏观调控目标从原本的“保增长”转变为“保就业”,充分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其对于民生的关注。短期周期性波动和长期结构性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同样必须能够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新常态环境下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在应对策略方面,应该继续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避免采用强刺激手段。一方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微刺激的方式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因为在经济衰退情况下,经济增速降低,需求疲软,实体经济会遭受负面冲击,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加上经济危机影响,财政部门需要担负起逆周期调控的重要职责,财政支出还会进一步扩大,而这样必然会导致财政支出与赤字规模的扩大。同时,应该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通过清理和归并等方式,对预算支出进行合理安排[10],同时适当简政放权,通过定向减税的方式,实现“还税于民”。另一方面,应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宏观调控目标及框架进行明确,通过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的相互配合,保证经济稳定发展。政府部门在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时,需要立足经济全球化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尽可能预防和规避大规模资金流动带来的风险和隐患。另外,应该高度关注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关键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降低利率、定向降准等,为其提供金融支持。

(二)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环境下,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尊重市场调节,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并不需要采用强刺激政策,而是通过有效措施来构建统一、规范、透明化的市场环境,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良好保障,运用市场化方式,对高杠杆与泡沫化等引发的风险进行有效化解,推动政府职能转型,通过定向调控、结构调控和区间调控等方式,对市场机制进行完善,预防市场失灵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做到简政放权,对商事制度进行改革,将审批事项下放乃至取消,尽可能减少行政审批流程,为创业者提供便利。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与落实,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释放改革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行强化[11]。在对国有企业及垄断行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打破部分领域存在的垄断现象,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行业准入限制及管理规定,同时也应该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尊重知识和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要求。

(三)重视民生工作

一是应该对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充分发挥其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的基本属性,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改革成果;二是应该重视教育优先,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大众对于优秀文化的需求;三是应该加快卫生医疗体系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可靠的环境支撑;四是应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将提高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为基本目标,对就业服务体系进行完善;五是应该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的可靠衔接,确保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实现对于城乡居民的全面覆盖,为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六是应该进一步加快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可靠保障[12]。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新常态环境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不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是更加强调弹性目标与发展区间管理,通过预调和微调等宏观调控手段,应对新常态环境下的新问题。对于经济增速下滑的现状,中央应该避免盲目的强刺激手段,以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推动经济的全面深化改革。

猜你喜欢
常态环境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