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长安
(1.湖南商学院,湖南省“2011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205;2.湖南省区域与战略规划研究基地,湖南长沙 4102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持续推进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科学技术、知识创新越来越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场由知识和技术创新驱动的新型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作为知识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新潮流、未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新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实现经济赶超,越来越成为后发大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内涵、选择标准、水平测度、驱动机制、产业协同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进一步探讨,期望从中找到后发大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2009年时任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中国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水平测度与产业选择、技术创新以及驱动因素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虽然从学科进程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是我国国家领导人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要出发,在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一个科学概念,但是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国外要比国内早,国外主要将其定义为“战略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等。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最早起源于Hirchman(1959)[1],他将处于投入产出关系中最密切的经济体系定义为“战略部门”。Blank(2008)[2]认为新兴产业指的是在发展初期会面临一系列诸如发展前景、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等风险,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的具有高不确定性的产业。从产业环境出发,Stefan Kesting(2010)[3]将新兴产业定义为由于经济主体所面临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明显增长的新产业。不同于国外,我国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是由政府牵头的,温家宝[4]同志于2009年正式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核心技术突破为基础,能够满足潜在市场需求、物质消耗节约并且具有良好带动作用和综合效益的产业。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成为学术界、企业以及政府关注的重点,但国内学术界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定论。国家下发的《加快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界定》,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的是不断突破重大科技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引领带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知识技术密集性、物质资源节约型的高成长潜力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董树功(2013)[5]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能够带动、支撑、调整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群,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全局指导性、长远的动态调整性的作用。吴宇晖等(2014)[6]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能够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其他关联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新兴产业。孙国民(2014)[7]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出发,认为其是新兴性和战略性产业的结合体,不仅具有战略地位的多层次性,而且也是突破关键技术、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产业安全、影响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 兼具战略性、全局性、技术前瞻性、发展可持续性、区域竞争性等多种特征。
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研究,但大都从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阐释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进步和现实需求为发展基础的,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都具有促进带动作用,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群体,代表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能够成为引领和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后发大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产业,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资源优势、技术水平、产业基础等现实状况的不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也不同,为了更好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极大地发挥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带动作用,就需要依据不同的标准在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进行选择。国外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研究比较少,但是其未来发展方向是主导产业,因此对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可供国内学者参考。Hirchman(1991)[8]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出发,将关联度的大小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并且认为主导产业通过这种关联效应可以将产业优势在上下游产业之间传递。同一时期,筱原三代平(1991)[9]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两基准理论”,即根据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基准在不同产业之间选择。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Christopher Kask(2002)[10]提出了美国制造业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基本准则。国外学者根据本国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产业的选择标准,尤其是Hirchman的主导产业选择准则对我国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尹艳冰(2014)[11]考虑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存在逐渐趋同的现实问题,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区域的资源、技术等现实条件,构建了基于ANP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模型,并以此为区域产业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施卓宏(2014)[12]在研究钻石分析法的基础上,从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支撑产业、企业战略和竞争对手、发展机会和政府等角度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体系,并据此选择最适合地区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张凯(2017)[13]在了解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并在备选的31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产业分类的中类条目产业中进行选择,通过计算分析最终选择了电子器件制造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
产业发展必须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客观规律,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进行产业选择,确定不同类型产业的发展顺序。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因此在选择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产业选择要兼顾区域内外,保证区域内外均衡长远发展;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平衡发展,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技术和商业模式两者协同创新,以技术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三大原则缺一不可。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兼具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特征,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产业布局,其健康发展和壮大正如张和平(2010)[14]认为的必然受到政策、资源、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的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的战略性特征决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Porter(1998)[15]在其产业集群理论就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影响展开研究,他认为政府在影响产业竞争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完善制度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推动其市场需求和产出的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Hitaj(2013)[16]通过对1998—2007年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美国政府的税收优惠及现金补偿政策可以促进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李晓东(2015)[17]认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要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运用政府补贴等政策,找到政府和市场之间最佳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点,实现新常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阮航(2017)[18]构建了PVAR模型和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对我国285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9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政府补贴能够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另一显著特征就是高技术性,因此技术创新是影响其发展水平的又一重要因素。孙志洁(2017)[19]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目前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受到R&D人员、专利数量、税收和其他产业发展情况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的影响均属于正向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霍国庆等(2017)[20]从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需要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引领”、“定制”、“外溢”和“联盟”四种模式,得出了产业共性技术是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这一重要结论。区域内产业发展基础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杨英等(2012)[21]通过广东省相关数据对这一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区域间科技、市场和产业优势的差异,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实事求是选择本省相对有基础的产业,尽量缩短形成新的经济爆发点的时间。正如刘红玉(2013)[22]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展既离不开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又受到自身生命周期演变的规律的影响,因此在促进该产业发展时应该综合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对于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效果。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评价和选择以及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的梳理,对于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后发大国进行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产业协同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主体,两者在政策、共同利益的指引下相互协作以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一种状态。在这一状态之下,协作双方在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区域整体实力的增强。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放和扩大,各国经济、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不同产业之间纷纷走上了协同发展的道路,产业协同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产业协同集聚是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同处特定区域内的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或者机构,由于生产共性或者互补性而在地理区域形成的一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同处一条产业链,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彼此之间的溢出效应,实现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共享,从而获得规模效应,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集聚发展是目前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部署,最早提出产业协同集聚概念的是Ellison(1997)[23],他还对差异化产业之间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了研究。Kolko(2007)[24]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外溢和所建立的直接贸易关系是促进协同集聚的重要因素。李捷(2015)[25]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采取集群式发展模式,依靠的是产业内各部门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在地理空间上进行集聚,形成规模优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张宇(2016)[26]在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优劣势,通过区位熵和行业集中度两个指标测度了该产业在东北地区的集聚水平,并且发现影响产业集聚发展因素的排名顺序依次为:要素禀赋、消费者购买力、产业情况、政策和创新能力。包琼雪(2017)[27]在研究温州物流业集聚情况时发现,温州市的物流业集聚程度远远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温州市急需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不断地提高物流业的集聚程度,充分发挥物流产业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范晓莉等(2017)[28]研究了我国29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信息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明显提升我国东中西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产业之间为了寻求较低的生产成本,都趋向于集聚分布,但是随着世界性的环境和资源等问题的日益恶化,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由原来的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因此各经济体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纷纷寻求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实现经济发展转型。
产业协同创新强调协同组织内或者协同组织间基于资源互补而进行协作创新,以实现技术、文化、制度等维度的协同互动。随着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技术创新越来越复杂,单纯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创新变得越来越艰难,产业协同创新不仅可以尽可能多集结创新所需要的资源,也大大地增强了抵御创新风险的能力,因此产业之间协同创新越来越普遍。
在当今世界,协同创新日益成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实现产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Yang Dongsheng(2008)[29]通过研究建立了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的系统动态机制模型。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有限理性、信息获得性等问题,Hongzhuan Chen(2008)[30]以灰色对称进化链模型为工具对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稳定平衡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万幼清(2014)[31]在分析协同创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概念界定、指标选取、模型等对协同创新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马威(2014)[32]借助复合系统协同模型将我国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划分为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和辅助三个子系统,通过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2005~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一步测度我国高技术产业内部五个子行业的协同创新程度,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程度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协同创新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且五个子行业协同创新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马丽(2014)[33]认为产业协同创新是以主导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通过跨区域、跨组织集成产业创新要素,可以节约研发成本、共担风险,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和区域辐射效应。程金龙(2015)[34]从智慧旅游发展的背景出发,研究信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创新,论证了协同创新是信息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融合过程中创新要素充分共享并且深度协作的过程,是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姚瑶(2015)[35]以山西煤炭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省煤炭产业协同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资源层、网络关系层、宏观环境层和微观层在内的产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为山西省煤炭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依据。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协同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产业发展结构复杂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产业内部分工的精细化和不断出现的创新瓶颈是产业协同创新的内在因素。产业通过协同创新,既打破了自身在科技水平、创新要素、信息等方面的限制,又能够实现资源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等目的。在新时代,产业协同的优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因此学者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这一问题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兼具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性质,其所具备战略性、高成长性、高风险性和外部性的特征就决定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强化协作创新,实现产业发展由资本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问题也进行较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有关创新网络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Rowley(2000)[36]从网络结构主体之间的联系和网络结构对不同产业影响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弱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网络和强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网络、绩效、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之后发现不同网络结构会对企业绩效和产业类型产生重要影响。John Hagedoorn等(2002)[37]认为跨组织的创新网络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Capaldo(2007)[38]构建了网络强弱联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框架模型,证明了网络成员多样性、分散能力、市场竞争、网络开放以及产业之间的强信任会对创新能力产生正的促进作用。牟绍波(2014)[39]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就要走集群式创新的道路,而创新网络正好是集群式创新的内在特征之一。杨连盛(2015)[40]从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效率影响的角度发现,如果区域内创新效率低,那么创新网络的密集程度会对产业创新效率产业抑制作用;反之如果区域创新效率较高,创新网络的密集程度就会对产业创新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即创新网络密集程度对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王明(2015)[41]通过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多领域、多组织的协同发展,构建在特定区域内的能够持续进行创新活动的创新生态系统才能实现促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国内外有关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研究比较零散,主要侧重于创新网络的概念、创新网络主题之间联系以及创新网络与产业发展关系等方面。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创新网络如何影响产业协同创新以及具体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少,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继续进行的思路。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或者企业之间,因此协同主体自身的技术水平、产业基础等因素均会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Henry Etzkowitz(2005)[42]从三螺旋的支撑环境和三螺旋如何运行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三螺旋对于创新的重要作用,在对比了苏联的政府主导的和美国的自由、独立的两种三螺旋模式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真正的三螺旋模式是三个部分之间相互交叉的模式,即政府、大学和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Woo Park等(2010)[43]基于三螺旋模型对韩国网络化关系中存在的纵向趋势进行了研究。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也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李煜华(2014)[44]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和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Logistic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在协同优化所形成的共生系统内,企业的资源、信息水平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可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庄涛等(2015)[45]通过测度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学研效率,发现企业吸收能力、高校参与程度对协同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李俊强(2016)[46]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人才和产业集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为U型走势。
黄蕙萍等(2016)[47]以全球价值链驱动机制为理论基础,发现研发是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键因素,但是R&D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强度对产业全球价值量升级的作用是不同的。张健等(2017)[48]应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下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博弈行为,发现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溢出效益等可以提高协同创新效率。赵玉林等(2017)[49]基于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二重二轻”问题,分析了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协同作用机制,并构建了两者协同驱动的哈肯模型,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部门、各发展阶段中创新与需求均存在协同,但是不同发展阶段两者的协同作用强度存在明显的产业差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涉及政产学研各个部门,因此需要各主体通力协作,共同创新推动其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与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内涵界定、协同网络构建、实证研究等方面,缺乏协同创新网络构建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对于技术水平较低、高技术产业薄弱的国家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进行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等问题的研究也较少,因此这就为本文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尤其是后发大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后发大国为了争取在全球新一轮新兴产业增长和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纷纷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后发大国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实现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欧阳峣(2010)[5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后发大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站在新兴大国崛起的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培养的背景和思路是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赵刚(2010)[51]在总结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后发大国可以从产业选择、自主创新能力、政策支持以及全球科技创新的角度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不仅如此,李进兵等(2014)[52]从内生增长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市场需求和组织制度等因素具有积累演进的特征,这种积累演进特征不仅表现在各因子内部的积累研究过程中,也发生在各因子之间的协同演进过程中,文章还通过对巴西乙醇燃油的研究验证了这一演进规律。夏林(2016)[53]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发展逻辑,发现技术变革和新兴产业存在不断协同融合的特征,而这种融合又会诱发新的技术和产业,由于后发国家在新兴产业演化的不同阶段面临优劣势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应该根据本国技术水平发展的高低选择进入处于不同演化时期的新兴产业,即具有较强技术赶超能力的企业应选择在新兴产业演化的萌芽时期进入新兴产业,赶超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则应选择在新兴产业演化的发展时期进入新兴产业。邓秋秋(2017)[54]总结其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的产业发展现状从技术研发、市场机制等角度思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后发大国为了应对日益越激烈的国际竞争都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的学者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本文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思路。纵观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协同创新才是长远发展的关键,作为具有高技术性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更是其长远发展的核心,但以往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不是很多,后续研究希望可以从产业创新的角度出发为后发大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其高技术性、高未来市场潜力成了各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但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后发大国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赶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话题。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世界,产业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以产业协同创新为代表的产业合作也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方式。因此,本文基于后发大国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在总结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寻求后发大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新思路。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不仅以不同的具体名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也从产业协同创新的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为后发大国寻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但是本文只是对以往学者们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以及具体发展路径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缺乏对后发大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相关实证研究,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更加注重模型构建和计量方法的运用,以提高结论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