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芹
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档案管理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对提升医疗服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于医院方面来说:一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能够加强医患信息的沟通,减少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能够提高决策服务水平。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借助辅助管理平台,可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三是能够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降低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少档案管理人员,降低工作差误率,可以有效降低医院管理成本。
(二)对于患者方面来说:一是便于了解自身身体情况。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可以让患者通过了解自身情况,更加合理地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二是便于了解医疗信息。三是便于进行转院治疗。通过对档案电子化、信息化的管理,可以让患者在转院就诊时,医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过往病史和诊疗史,以便能够更准确地给出判断。
(三)对于科研方面来说:一是有利于常见病的诊疗方式更新。二是有利于疑难杂症难题的攻克。三是有利于突发性流行病的防控。信息的快速传输和汇总,能够使突发性流行病在爆发之初得到全面控制,并引起其他地区的重视,切断传染和爆发的路径,有效地做好防控。
(一)加强重视,完善信息化管理基础配套设施。一方面,医院要及时转变思路,紧跟时代步伐,把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及早地推广和普及网络化管理,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档案数据库。另一方面,医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医院实际的规范标准规程,开发研制一套适应医疗服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的系统软件和平台,配备购置一套集扫描、打印、传输、存储、安防于一体的硬件配套设备。
(二)建立体系,做好信息化管理下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一方面,要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规范工作流程、落实监督制度、实行奖惩考核机制等,为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制度保证。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用来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安装权威的杀毒软件、防火墙等,提高防御能力;及时更新系统软件,防范漏洞;运用最新的信息加密技术,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
(三)加大力度,打造一支专业化档案管理队伍。医院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高等院校、专业机构长期合作,成立培养基地,吸纳更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来院工作;聘请专家、教授等权威人士,定期来医院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开设专题培训班,切实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组织档案人员定期到全国、省、市专业的档案机构、兄弟院所等进行参观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开阔眼界,转变思想;鼓励、支持本院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自学深造等途径,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