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和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探讨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学术研讨会”述评

2018-04-01 04:34管文雪赵向东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子女养老农村

管文雪,赵向东

(1.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济南250014;2.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民政事务办公室,济南 250401)

一、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9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2%(按联合国传统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6.9%。截止2016年,这两项数据已分别高达16.7%和10.8%。据估计,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老龄化程度将超过25%,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我国老龄化具有人口规模大、增速快以及超老龄化趋势明显等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还长期城乡倒挂(尤其是常住人口),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条件落后,老龄化水平较高,并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绝对量和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城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虽然养老模式在逐渐多元化发展,但是目前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悉农村养老困境并探寻可行对策,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事业进步,山东行政学院于2017年12月30日在济南市举办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学术研讨会”。山东行政学院、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济南市商河县人民政府、济南市民政局等单位的2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二、会议研讨主要内容

与会专家研讨主要有如下方面:

专题一:农村养老体系构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忠武教授认为:在目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困境重在农村,农村养老的主要矛盾是养老需求与资源之间的不对称问题,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养老需求过大,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居住分散,经济条件差;应重点解决农村养老的生活照料问题;目前,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比城市要复杂艰巨得多,需要以举国之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全方位参与支持的养老服务体系,要以政府为主导,科学推进农村养老事业,逐步增加农民养老保障和困难救助力度,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把实现广大农民“住有所居,病有所医,难有所助”作为基本职责和政策目标;应在社区规范配建养老机构,实现养老机构全覆盖;要制定与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和战略;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要以农民为主体,发掘农村农民潜力,助其发挥积极主体作用;随着城镇化推进和年轻人大量进城务工,农村留守老人众多,可以在农村普遍建立老年协会,把广大老年农民组织起来,互帮互助,自娱自乐,抱团取暖,增强自养能力,这样可使许多老年人问题在自身内部消化解决。山东财经大学武中哲教授指出,解决当前农民养老问题,需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发展和壮大农村养老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要发展和提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增加农村养老服务力量;要让市场介入,引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要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兴办面向广大农民的养老机构和养老产业,可选择一批有条件的非盈利组织向专门服务老年农民的社会企业转型,不断增强其服务能力。

专题二:农村养老制度。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马广海教授侧重从制度角度解读农村养老问题,他认为:当前农村老人更倾向依靠子女养老,“养儿防老”现象居多,农村老人老无所养、养老困难以及养老质量普遍低下的原因在于老人在家庭中没有权威、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存在、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户籍制度缺陷等;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就要改革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等产权制度,赋予农村老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权力;通过对老年人赋权,提高老年人的权威,促进儿女赡养老人的主动性;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这种二元结构以牺牲农村、农民利益的代价而发展城市和工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农民收入严重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异悬殊,农村养老资源严重不足,进而导致许多农村老人老无所养;因此,要彻底改革沿袭已久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它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造成了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性制度缺陷;从相关制度安排的角度考虑农村养老问题,是彻底解决农村养老困境的根本途径。

专题三:农村养老质量。山东财经大学武中哲教授探讨了子女数量与养老质量的关系。他认为:农村家庭养老质量除了与子女经济条件有关外,还与子女数量有密切关系;多子女家庭并不能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养老质量,相对于少子女的家庭容易产生养老责任的懈怠;多子女家庭的养老责任可在子女(主要是儿子)之间分担,但这种分担还会受到家庭结构、子女经济状况以及居住空间距离等因素影响;多子女家庭的养老困境大都不是因为子女困顿,而是子女养老责任懈怠。

武中哲教授认同马广海教授观点,即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取决于家中老人的权威,要维护老人权威。他认为:如果老人缺乏足够权威,一旦出现子女不孝,自己就没有任何选择,只能任由子女摆布,无法保障好晚年生活,所以权威很重要;其次,要保持良好家风,家风是确保养老质量的根本因素,良好家风能使家庭和睦,不但助益培植子女孝心,而且子女间关系也能保持融洽,不会导致老人老无所养。还有参会专家认为:要注重男女地位的平等性,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依靠女儿养老的观念正在增强,女儿能给老人提供更多晚年支持,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老人养老质量。武中哲据此认为:农村养老要打破传统性别观念,儿女应平等分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能给老年人提供良好晚年生活就好;对于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可适当集中赡养责任,由一个子女担当主要责任,避免因养老责任分散导致责任懈怠,避免老年人没有固定居住环境,责任适当集中能提高老年人的养老质量。

专题四:发展农村易地社会养老。山东行政学院李学迎副教授认为:我国已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且老龄化和高龄化正呈加速趋势;老龄化进程一个重要特点是,与人口城镇化和农村青壮劳力进城同步;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村青壮劳力进城,不仅导致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和农业劳力严重短缺,还导致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长期倒挂,农村常住人口严重老龄化,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加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二元化和农村社会养老严重滞后,导致农村养老困境空前;鉴于此,应重点发展农村易地社会养老。所谓农村易地社会养老,是基于当事人自愿,转移和集中安置有社会养老需求的农村老人,尽量助其与赡养人同城,并为其提供较高水平的社会养老服务。

专题五:扶贫角度下的农村养老。商河县郑路镇副镇长孟凡江正具体负责扶贫工作。他调查发现: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等,但还有一部分贫困户是因年老体弱、没人照顾而陷入贫困。其共同特点是年龄偏大,有儿女但不生活在一起,没有劳动能力等。这部分贫困户本可走出贫困甚至过上更好生活,只要儿女尽好赡养义务。对于这种情况,如何让子女自觉尽到赡养义务并让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针对当前扶贫工作,山东行政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经济建设领域首席专家、山东县域经济研究院院长高焕喜教授特别强调,要防止脱贫后再返贫现象。

孟凡江认为:我国农村养老方式应该多样化,应以家庭支撑为主,同时加强政府相关社会保障;子女小家庭贫困是其不愿承担赡养义务的主要原因,当然子女不孝也大量存在;针对于此,政府应大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宣传。孟凡江认同马广海教授和武中哲教授的维护老年人家庭权威的观点,他认为:提高老年人在家中的威严和地位是比较现实的一个问题,老人在家庭中有地位、有权威,才会受尊重,才会有更多获得感和支配感,生活才会更有保障;养老问题的解决有助于顺利开展扶贫工作和圆满完成扶贫任务;同样,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对养老工作起到很好促进作用,可为我们正在探索的养老问题提供更多有益启示和借鉴。

专题六:济南市机构养老现状。济南市民政局赵志强主任介绍了济南市养老事业发展状况。目前,济南市是山东省老龄化速度、老龄化程度、高龄化态势最突出的市。至2017年底,济南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133.6万,占比20.72%。预计至2020年,老年人口数将达到160万,占比达25%。近年来,虽然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满足老年人急需的养老需求,积极推进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工作有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养老机构总量不足、居家和社区养老发展迟缓、养老专业人才缺乏、医养结合工作困难等诸多问题。

目前,济南市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42家,其中农村敬老院67家,城市养老机构75家;建成包括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槐荫养老中心和商河养老中心在内的三家公建养老机构;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14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266处,农村幸福院802处。他认为:随着传统观念改变,农村老人养老开始逐渐倾向机构养老,社会养老需求日益增加,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养老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政府应与民营企业大力合作兴办养老机构;民营企业的参与不但能缓解养老困境,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创造社会效益,还能带动经济发展。据与会专家探讨,济南市民营养老服务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老年人收入水平还较低;民营养老机构大都是租赁房屋,房租上涨加剧了其经营困难;民营养老服务不但价格高而且服务还不够完善。相对而言,公办养老机构价格易于接受,但目前公立养老机构服务还是比较短缺。大家认为,在未来发展中,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应是工作重点,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配套政策,提高养老队伍专业化水平以及养老院服务质量。

最后,高焕喜教授做了会议总结,他强调:在当前“未富先老”的情形下,农村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养老条件和养老质量仍比较落后,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事业发展要切合当地实际,任何一种政策实施或体系建设都要充分考量可行性;另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理清,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农村养老困境只有依靠政府,才能妥善化解,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养老的投入力度,解决农村养老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设施,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三、会议特点与启示

此次“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学术研讨会”的参会专家多元化,参会专家既有高校博导、学术新秀,还有政府工作人员、期刊编辑、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在读研究生,有助于从多个层面探讨农村养老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了诸多化解农村养老困境的有益对策建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已刻不容缓,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需求远远超过城市,农村养老质量普遍较低,当务之急是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农村养老需求,重点推进机构养老和医养结合模式。

参考文献:

[1]丁玉龙.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2]杨燕绥.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4)[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王三秀,杨媛媛.我国农村机构养老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基于Z省B县的个案调查[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4]张建雷,曹锦清.无正义的家庭政治:理解当前农村养老危机的一个框架——基于关中农村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5]蒋军成.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演进与发展趋势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

[6]李俏,许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研究理路与实现方式[J].西北人口,2017(05).

[7]王成利.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6(12).

[8]韩小凤,苗红培.我国社会组织的公共性困境及其治理[J].探索,2016(06).

[9]王俊文,杨文.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江西赣州的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14(09).

[10]于长永.农民“养儿防老”观念的代际差异及转变趋向[J].人口学刊,2012(06).

[11]耿爱生,曹倩倩.农村医养结合适度发展:理论依据、现实困境及其消解[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03).

[12]范成杰.农村家庭养老中的性别差异变化及其意义——对鄂中H村一养老个案的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13]陈卫,杜夏.中国高龄老人养老与生活状况的影响因素一对子女数量和性别作检验[J].中国人口科学,2002(06).

[14]米峙.影响北京市女儿养老支持作用的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07(01).

猜你喜欢
子女养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